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互联网的发展,中国的传统娱乐形式,逐渐被互联网等新型娱乐形式所替代。
其中传承了上千年的民俗文化“舞龙”,似乎也在逐渐的淡出历史舞台。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该是这样,它应该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永存的信念。今天,笔者就在这里,详细介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舞龙”。
舞龙组成:龙珠引导、鼓乐伴奏
舞龙由人、杆、龙、珠四部分组成,舞龙人穿着统一,人手一个龙杆支撑龙身,龙珠引导整条龙的舞动轨迹,伴随着鼓乐,通过舞龙人脚步和手势变换,完成龙的各种形象逼真的动作,如:龙滚、龙腾、龙跃、龙翻......在舞龙人的精彩的舞蹈下,一条栩栩如生的巨龙在观众面前翱翔腾飞、盘旋翻滚。在舞龙技术上,也追求四大要素,形、技、法、情。其中形指的是姿势,有圆、连、顺、灵四种;技指的是配合,舞龙人、龙体、龙珠、音乐之间的配合,法指的是方法,舞龙的舞法、舞龙人的步法、龙杆的握法、锣鼓的点法;情指的是神韵,舞龙时所表达出的情感,是喜是怒是哀是乐?
舞龙起源:祭天求雨、祈祷丰收
从古至今,龙就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在古人心中,龙是司雨的神灵,掌控者农作物的收成,粮食是人生存之根本,间接来讲,龙控制着老百姓的生死。所以,从夏商周起,民间就盛行祭天,祭天的时候舞龙,祈求神龙的庇护,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据《春秋繁露》记载,在汉代就已经有了形式完整的舞龙,春夏秋冬四季舞龙也都各有不同,春天舞青龙,夏天舞黄龙、赤龙,秋天舞白龙,冬天舞黑龙。再到唐宋时期,舞龙已经成为民间最常见的一种表演形式了。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和时代变迁,舞龙逐渐的演变出多种形态,思想上也从之前的祭天演变成现在的娱乐表演、民间体育,无论是舞龙的技巧性还是表演形式,也都演化的各式各样、丰富多彩。每逢喜庆的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等,大家都会请出神龙来舞,在娱乐和竞技体的同时,祈祷家人们平安幸福。
舞龙风格:南龙、北龙
中国因为地域辽阔,南北之间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也都各不相同,舞龙同样是这样,从大的风格上可以分为两类,南龙和北龙。南龙是江南一带的舞龙形式,南比较注重舞龙的气势,所以龙的个头会大一些,个头一大重量就上来了,所以南龙一般需要10几人合力才能舞动起来。因为更注重气势,所以就不能追求灵活,龙的个头也是越大越显气概,一般的龙身都有9米多,长一点的有20多米,甚至还有100多米的巨龙,龙头也是随着龙身的增长而增大。北龙是江北一带的舞龙形式,北龙比较注重舞龙花样,所以龙的个头也就相对小一些,个头小重量轻,所以能舞出来的动作多种多样,样式各异。北龙对舞龙人体力的要求比较小,技巧上相对要高。
舞龙种类:种类繁多、各具特色
中华民族向来就是一个极富创造力的民族,每一个地区的舞龙方式也各有特点,全国统计下来,舞龙种类足有上百种之多。首先是根据舞龙的材料进行划分,有草龙、纸龙、纱龙、百叶龙、香火龙等等;其次是根据舞龙人的人数进行划分,有多人舞龙和单人舞龙之分;最后还可根据舞龙的目的进行划分,例如表演性质的舞龙、竞技性质的舞龙和宗教性质的舞龙。因为种类繁多,所以大家在全国各地看到的舞龙都会不一样,各有各的特色,包括舞龙节日,全国各地也都有差异,但无论是哪一种舞龙,都是我们中华文化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文化精髓,是永远都值得我们骄傲的。
现在,国内的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娱乐方式逐步变迁,以前每逢佳节必有的舞龙节目,现在也很难见到终影了,多数人都是在手机里看到这些传统文化,想切身体会一下现场氛围,却也是越来越难了。相反,海外华侨们却把舞龙带到了全世界,每逢佳节,身在他乡的中国华侨便开始舞龙表演,以表达对祖国母亲深深的爱意,大声告诉全世界“我是中国人”,渐渐的,舞龙也变成了中华文化的历史标签。现在,全世界华人比较集中的国家,如新西兰、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国,每年都有华人进行舞龙表演,他们舞的不仅仅是一条简单的长龙,更多的是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舞龙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就好比是一颗大树上的枝叶。枝叶越是旺盛,就说明我们的民族越是活跃和发达。
老黑,自由撰稿人,喜中国文化,爱历史传承,尽绵薄微力,扬卓越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