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花开处照宫闱”风光荣耀?弄明白榴花隐喻,才知贾元春危险

贾元春判词图画,画了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弓主军事和杀伐。香橼隐喻没有福寿不得恩宠。贾元春的结局会“虎兕相逢大梦归”也就不奇怪了。
不过金陵十二钗薄命册,每个人都由图画和判词两部分组成。图画当然最重要,可判词作为图画解释,能更直接的表现出图画的意思,也是重要线索。贾元春的判词前后矛盾不免令人好奇。
元春判词既有“榴花开处照宫闱”被脂砚斋评为[显极]的“好话”。也有“虎兕相逢大梦归”,指元春黄泉路近的“坏话”。那么,这里到底藏着什么样的故事?
本文将专门就“榴花开处照宫闱”做一下解释。聊聊这句“好话”背后不那么好的事实。
元春判词图画画了两样“物事”弓和香橼,还有四句判词。拆来看“弓”代表军事,对应的是“虎兕相逢大梦归”。暗示贾家和贾元春卷入皇权争夺,两方势力对立对抗。贾元春因此而死。
“香橼”与恩宠有关,对应的是“榴花开处照宫闱”。关乎贾元春一生荣宠故事。
问题在于“香橼”本身没有福寿的意思,真正具备福寿隐喻的是香橼的变种佛手。曹雪芹故意不给贾元春佛手,而是给她香橼,就是暗示贾元春没有福寿,[恨无常]韶华早夭。
香橼没有福寿却对应“榴花开处照宫闱”,古人作文作诗善于用典。探寻“榴花”典故背后,就会发现“显极”背后的不一样故事。

首先,先辟谣。

榴花,就是石榴花。不过并不代表多子多福。“榴花开处照宫闱”常被指贾元春怀孕之兆,并不正确。
石榴在东汉传入中原后分了两种。一种是结果的石榴,花为单不怎么好看,以结果为主。一种是观赏的榴花,花为重叠,极美却不怎么结果。古今吟咏“榴花”的诗文,都是指“榴花”而非石榴。
“榴花开处照宫闱”,不是贾元春怀孕的代指。而是曹雪芹借以隐喻贾元春命运的两个典。一个是首词,一个是个人。

先说“词”。

《庆清朝·榴花》·王沂孙·宋
玉局歌残,金陵句绝,年年负却熏风。西邻窈窕,独怜入户飞红。前度绿阴载酒,枝头色比舞裙同。何须拟,蜡珠作蒂,缃彩成丛。
谁在旧家殿阁?自太真仙去,扫地春空。朱幡护取,如今应误花工。颠倒绛英满径,想无车马到山中。西风后,尚余数点,犹胜春浓。
王沂孙的《庆清朝·榴花》,上阙是王安石“(金陵)代表的变法新党,与苏轼(玉局)司马光代表的反变法的旧党,因变法形成的北宋新旧两党权力对立的政治格局。王安石变法失败归隐金陵。苏轼被陷害“乌台诗案”差点掉脑袋。还是王安石替他求情才保命被发配。
曹雪芹借《庆清朝·榴花》影射了《红楼梦》背后的朝政格局,指名贾家之败源于两派权力斗争“虎兕相逢”。
下阕借杨贵妃身死马嵬驿之变后,唐明皇的心路历程,隐喻失去皇位的太上皇与皇帝之间的“不和谐”。
贾家是太上皇老臣,对太上帝言听计从,从贾元春省亲可知。对新皇帝却像焦大一样骄狂自大,不臣服。
曹雪芹借词表达“虎兕相逢”的结果,是贾家卷入了一场马嵬驿之变,贾元春像杨贵妃死,贾家像杨家灰飞烟灭。

再说“人”。

“榴花”事关“金陵”的另一位故人,就是三国东吴孙权皇后潘淑。孙权当年宠爱潘淑,曾为她修建榴环台,并立潘淑儿子为太子。后世将榴花命为五月花,潘淑就是五月榴花神。
潘淑貌美,备受孙权宠爱。但孙权病入膏肓时,潘淑因卷入儿子继位之事,莫名被几名宫人勒死在榴环台。几个凶手被孙权处死,潘淑之死真相成了历史悬案。后世推测潘淑是被孙权下令缢死,避免子幼母壮的“吕后故事”。
贾元春判词图画中,“弓”本就涉及杨贵妃马嵬驿故事。香橼涉及五月榴花神潘淑故事。二人生前虽是万千宠爱的皇后和贵妃,却双双都被缢死结局,无疑昭示出贾元春的结局也是被缢死。
潘淑、杨贵妃和贾元春三人之所以没有好下场,都因为卷入皇权斗争。
“榴花”结合“弓和香橼”的背后隐喻,证明贾元春晋升绝非皇帝恩宠,而是赤裸裸的政治因素。
皇帝忌惮贾家与北静王等四王八公老臣结党,对自己不臣服(看焦大表现),不得已晋升贾元春以作安抚,也是向贾家抛出招揽橄榄枝。
可惜贾家昏聩没接住,“骄狂自大”与皇帝对抗,妄想黄袍加身扶持新君,再现宁荣二公辉煌。最终贾元春与贾家就像杨贵妃和潘淑一样,因权力斗争灰飞烟灭。
文|君笺雅侃红楼,欢迎点击关注,文章持续更新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 ;
《红楼梦》程乙本·启功校订;
《红楼梦》绘全本·清·孙温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