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嘴!

闭嘴!
作者:李广生

观摩了几节小学一年级的课堂教学,发现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你知道一年级的老师在课堂上最怕什么吗?学生说话。那群小家伙啊,一旦说起话来立即神灵活现的,丝毫不顾及其他人,教室里一片嘈杂。这时候,老师往往要大喝一声“闭嘴!”还要把脸拉的很长,才能把局面稳定下来。“闭嘴!”在一年级的课堂上,你常听到这个词。

你知道一年级的老师在课堂上还怕什么吗?学生不说话。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小家伙们面面相觑,噤若寒蝉,也不知道是没听懂还是不知如何回答。教室里一片死寂,陷入窘境。这时候,老师往往又要大喝一声“说话!”然后还要补充一句:“让你说不说,不让你说乱说。”

结果如何?小家伙们像是受到了鼓励,瞬间活跃起来,你一嘴,他一嘴,又乱成了一锅粥。“闭嘴!”老师不得不又大喝一声,教室又安静下来。小家伙们眼巴巴的望着老师,一副很无辜的样子。估计他们心里在想:你倒是让我们说还是不说?

一节课,这样的情景反复出现,挤占了不少教学时间。

多年前,一位教师曾和我讨论过如何让孩子闭嘴的问题。我对他说,珍惜并善待吧,你知道吗,到了中学,特别是高中,你让他们开口,简直太难了。小孩子管不住嘴,是为天性,而且,语言对于儿童思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大概都知道这两位心理学家,一个叫皮亚杰,一个叫维果斯基。他们都是认知主义学派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

皮亚杰的提出了认识发展的阶段论,把人的认知发展分成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如果你的教师资格证是自己考下来的,这些一定不会陌生。维果斯基提出了社会文化理论,但他留给人们印象最深刻的是“最近发展区”。有不少人跟我说起过他,谈的都是“最近发展区”,好像这位英年早逝的天才(38岁去世)只有这一点发现。其实,社会文化理论才是维果斯基的最大贡献。他认为:人的智力结构和思维过程来自和其他人的社会交往,这些交往不仅只影响到认知发展,实际上创造了认识结构和思维过程。

皮亚杰和维果斯基都认为语言在认知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很大,相比较而言,维果斯基更为重视和强调。

小孩子管不住自己的嘴,经常自言自语。皮亚杰称之为“自我中心语言”,说明儿童不能理解别人,不考虑别人的需要和兴趣。随着不断的成熟,尤其是有了跟他们有分歧的同伴,儿童就发展了社会语言,开始学会听和跟别人交流。但维果斯基不认为这只是认知不成熟的表现。他与皮亚杰的分歧在于,他认为这些嘀嘀咕咕、叽叽喳喳、自言自语在认知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促进儿童自我调整行为、计划、监控、指导思考和问题解决。儿童用自己和自己说话的方式和自己交流,指导自己的思考和行为。随着儿童逐渐成熟,这种自我言语不是消失而是转入地下,由有声到无声。其实,我们成人在做某件事的时候,也在心里默默的提醒自己。维果斯基把有声的自我言语到无声的内部言语的转化看作是认知发展的一个基本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使用语言来完成重要的认知活动,比如定向注意、问题解决、行成概念、自我调控等。所以,维果斯基在课堂是不会轻易让小孩子闭嘴的。

如果你认同皮亚杰的观点,小孩子爱说话、管不住自己的嘴则是天性,是认知发展到这个阶段必然出现的现象;如果你认同维果斯基的观点,对这种现象应该更加欢迎才对,别看他们嘟嘟囔囔,其实正在经历认知发展的过程。总之,闭嘴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有人对我说,课堂上乱哄哄的,正常教学怎么开展?我的回答是,那也不能用“吼”的方式制止。如果靠“吼”才能组织教学,国家就没有必要花那么多钱聘请教师了,毕竟有很多人“吼”的比老师更有力量,而且要钱不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