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痿五要穴
概述
痿病首见于《内经》。《内经》认为,本病因情志内伤,外感湿热,劳倦色欲,导致精气损伤,筋脉失养而发。治疗上提出“治痿者独取阳明”和“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矣”的针刺治疗痿病的原则及按脏腑旺时取穴的方法。同时首次明确指出奇经之督、冲、带脉与痿病的关系:“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奚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阳明总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内经》之后,《难经》提出“五痿传变论”,指出痿病“一损损于皮毛,皮聚而毛落;二损损于血脉,血脉虚少,不能荣于五脏六腑;三损损于肌肉,肌肉消瘦,饮食不能为肌肤;四损损于筋,筋缓不能自收持;五损损于骨,骨痿不能起于床”。明确指出了“痿”的传变规律以及估计预后等方面的认识。
治痿五要穴
郑俭昭整理文献研究发现,治疗痿病频率最高的五个穴位是足三里、光明、跗阳、三阴交、复溜。
1、足三里
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归经:足阳明胃经
曾用名
下陵--《灵枢》《针灸甲乙经》
鬼邪--《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下三里--《勉学堂针灸集成》
足三里是足阳明之脉所入为合的合土穴,土经中之土穴,归于胃经,胃与脾相表里,是气血生化之源,同称为后天之本;凡脾胃功能失常,气血生化不足,气血亏虚所致的脏腑、器官、肢体虚症均可取本穴治疗,是强壮保健要穴,又为回阳九针穴之一,四总穴之首:“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循列缺、面口合谷收”,可谓人体第一要穴。
《千金翼方·杂法第九》曰:“一切病,皆三里三壮。”针灸足三里,可以补益后天脾胃,壮人身之阳气,补气血之亏损,调理脾胃,和降胃气,疏通经络。现代医学解剖发现,足三里有腓深神经和胫神经通过,在穴位上强烈刺激神经干,能促使神经兴奋达到治疗目的。
2、光明
位置: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
归经:足少阳胆经
光明。光明,光彻明亮也。本穴物质为阳辅穴传来的湿热风气,上至本穴后,此气吸热而变为纯阳之气,天部的水湿尽散并变得光彻明亮,故名。
光明为足少阳络穴,络,联络也。本穴气血所处为天之天部,足少阳胆经吸热蒸升的阳气皆汇合于此,本穴有联络胆经各部气血的作用,故为胆经络穴。《灵枢·经脉》有云:“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别走厥阴,下络足跗。实则厥,虚则痿躄,坐不能起。取之所别也。”明确指出胆经络穴主病。
《子午流经说难》则云:“(光明)证治不能久立。虚则痿痹。偏细。坐不能起。”胆经气血至光明穴后变为纯阳之气以营养胆经各部,从而使肢体经气充实,病邪不易侵犯。同时痿病发展到后期,往往出现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的情况。针灸光明穴不仅疏通胆经阳气,也起到了补养肝血以濡养肢体经脉的作用,实有一举两得之妙。
3、跗阳
位置:小腿后面,外踝后,昆仑穴直上3寸。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
跗阳。跗,脚背也。阳,阳气也。该穴名意指足少阳、足阳明二经的阳气在此带动足太阳经的气血上行。膀胱经足部上行的阳气至本穴后散热而化为湿冷的水气,由于有足少阳、足阳有二经上行的阳气为其补充热量,足太阳膀胱经的水湿之气才得以继续上行。本穴水湿之气的上行是依靠足背上行的阳气才得以上行的,故名。
膀胱经从头走足,也是循行路线在人体分布最广的经脉之一,其特别在背部和下肢走行较多,因此治疗背部和下肢部的病变,选择膀胱经腧穴也非常多见。阳跷脉起于足部,与人的肢体运动特别是下肢的运动有密切关系。
选择附阳治疗痿病,既可以通膀胱经所主的太阳经气,使经气疏通到达病变部位,同时也可以刺激阳跷脉,平衡阴阳,交通一身之气, 调节肢体运动机能的作用, 使肢体灵活矫健。
4、三阴交
位置: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归经:足太阴脾经
别名:
承命--《备急千金要方》
太阴--《备急千金要方》
大阴--《经穴汇解》
“回阳九针穴”之一,三阴指足三阴,交即交会,此穴系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三经之交会穴,故名三阴交,善于治疗足三阴经循行部位及肝、脾、肾三经病症,临床上应用甚广。
《普济方》曰:“治足痿不能行,穴三阴交。”三阴交可以补脾之中兼顾肝肾。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又能互化,故能培补精血,益阴固阳。又因肾有阴阳,寓真火于其中,补肾助命火,蕴熙脾阳,脾肾阳气充沛则生机旺盛,周身得以熙煖则阴霾之气顿消,故能补中益气,蕴中散寒。三阴交,气血双调,阴阳两补,肝、脾、肾兼顾,实乃补益之要穴,滋阴生精之中不失蕴煦之气,益升阳之中不失濡润之血。脾肾兼顾,气血得养,阴阳平和,则痿病可治。
5、复溜
位置: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归经:足少阴肾经
复溜:复,再也。溜,悄悄地散失也。复溜名意指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再次吸热蒸发上行。本穴物质为照海穴传输来的寒湿水气,上行至本穴后因其此再次吸收天部之热而蒸升,气血的散失如溜走一般,故名复溜。
肾经经穴:经,经过也,动而不居也。本穴物质为吸热上行的天部阳气,经过本穴动而不居,故为肾经经穴。本穴属金:属金,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肾经的天部阳气,性温热,与肺金之气同性,故其属金。
《针灸逢源》有云:“复溜,在足内踝后五分……虚则补之。治舌干涎出。足痿胻寒。”复溜治疗痿病多用补法。因为肾多虚证,而金能生水,复溜有滋阴补肾和滋水通经行气之功效,故只宜固藏,不宜泄露。肾为先天之本,藏真阴而寓真阳,针灸此穴,可以起到补肾益阴。这对痿病发病后期的治疗往往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正如《推拿抉微》中说:“治骨之痿败,宜滋补肾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