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领带373人东征,花3个月让队伍增加两万多人,上级:工作不认真
在我国抗日战争期间,出现了一位全能型将领。
他在战术、战略、文学、教育等方面有着很高的建树,在扩招兵马上也有着十分超强的能力。
他曾在东征时带领373名老八路,仅花短短3个月时间就让队伍增加到两万多人,为此上级在审阅他的汇报资料时,还以为他多写一个零,并批评他工作不认真。
他就是被毛主席称为“赵子龙式的虎胆英雄”的抗战全能型传奇名将——彭雪枫将军。
1939年9月初,彭雪枫将军服从组织安排带人东征,因为太过于优秀被批评为工作不认真。
具体事件是怎么回事呢?谜底还是要从整个乌龙事件讲起。
河南失守主席前瞻 百人东征万人归来
1938年,河南开封失守,河南东部大片国土被日本侵略者侵占。
9月初,毛主席致电当时在河南担任省委军事部长的彭雪枫,令其需趁着国民党仓皇撤退、日本侵略者根基尚未扎稳之际,即刻带领队伍东征,率先强于敌人之前开展豫东地区的敌后游击战争。
毛主席的战略眼光是十分犀利了,他看出此时是我军东征站稳脚跟的最好的时机,但是接到电报的彭雪枫将军却因手头公务无法脱身,迟迟没有奉命带队动身。
从9月初到九月中旬,毛主席的电报是一封接着一封,催促着彭雪枫将军迅速动身。
毛主席其实很清楚,彭雪枫将军的手上现在只有不到四百人的队伍,这么点队伍去东征,听起来像天方夜谭。
但是毛主席更清楚,此时是我军站稳脚跟的最好时机,时机不等人。
如果等彭雪枫将军的队伍壮大在进行东征,到时候日本侵略者已经站稳了脚跟做好了准备,一切天时便已然失去。
而凭借着他对彭雪枫将军性格的了解,是没有人能难住这位喜欢挑战的将军的。
他笃信彭雪枫将军一定是因为手头工作无法快速启程,而不是担心队伍人数少而故意进行拖延。
毛主席笃信的没有错,在当时,罗瑞卿、肖劲光、陈赓,李天佑、刘亚楼、王平、李志民、张爱萍、杨勇、苏振华,这些后来的开国大将和中将们都曾在彭雪枫将军的麾下。
能带领这些开国名将的彭雪枫将军岂是泛泛之辈,当手头公事一处理结束,彭雪枫将军就立刻按照毛主席指示,于9月29日带领着仅有的373名老八路的红军队伍赶到了伏牛山脚下,如期参加了由中共河南省委常委陈少敏主持的新四军游击支队的“东征誓师大会”。
在大会上,彭雪枫将军一身军装笔挺,代表373名老兵做了发言。
他表示:敌人的枪口、大炮对准过来,哪个敢跑,哪个敢不打日本人,哪个敢贪生怕死,哪个就不是中国人,不是一名抗日的战士。
虽然现在只有373名老兵,但是队伍不会一直这样渺小,是可以发展壮大的,任何的困难都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
这是他慷慨激昂的发言,却又不仅仅只是慷慨激昂的发言,因为,他是这么对党和人民承诺的,也是这么做的。
誓师大会结束后,彭雪枫将军便带领着这支只有373人的队伍,开启了东征的征程。
他们先是到达豫东西华县,与肖望东率领的新四军先遣大队和吴芝圃率领的豫东游击第三支队会合。
然后在经过睢州、杞县、太康地区沦陷区后,因见到处处新坟、处处尸体的百姓惨状后,专门向党中央发电报请在睢州、杞县、太康地区开展游击战争接触老百姓困苦。
到党中央批准后,彭雪枫将军先是想方设法收编了当地的武装,然后带领当地武装和自己的队伍一起,对当地日本鬼子和汉奸及伪军队伍展开了游击作战。
虽然我方人少武器装备差,但是机动且灵活,在彭雪枫将军的熟练指挥下,依旧将鬼子搅得不得安宁、无处可逃。
睢州、杞县、太康地区的游击战打得十分成功,我军东征的队伍人数也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借此态势,彭雪枫又趁热打铁,在几个地区大力宣传我党的抗日政策、并且亲自登门拜访几个地区的爱国乡绅及各地有影响力的人物。
在爱国乡绅和当地有影响力人物的帮助及号召下,大家的爱国热情纷纷被激发出来。
睢州、杞县、太康地区的大批爱国青年、当地武装、学生纷纷要求加入彭雪枫将军的队伍。
人数多的时候,一天就有数百名学生从各地赶来报名加入。
在如此态势下,仅仅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彭雪枫将军东征的队伍,就从原有的373人增长到了两万多人。
豫皖苏抗日根据地也已经初露雏形。
而这突增的20000多人,在党中央却闹出了一场小小的乌龙。
电报上传无人相信 加减一零中央沸腾
面对如此结果,彭雪枫将军将情况汇报给了党中央。
可是没想到,军委机要局看到了彭雪枫将军的数据报告后,竟然以为是出了差错。
他们怎么都不能想象仅仅三个月时间是怎么从373个人发展成20000余人的。
况且,彭雪枫将军带着队伍在睢州、杞县、太康地区这几个地区打游击,虽然是游击战,但是也是有伤亡危险的,人数不少就不错了,怎么可能突然多出20000人?
军委机要局的工作人员断定是彭雪枫将军疏忽,在汇报人数时多写了个零。
但是怀疑归怀疑,电报还是要继续往上呈报的,而看到电报的人都对此数据产生了怀疑,中央首长更是难以置信。
在回电中,中央首长在电报中对彭雪枫将军进行了严肃的批评,主要是说他工作马虎不严谨,多写了个零的问题,并要求彭雪枫将军重新整理清点人数,将正确的报告呈交上去。
面对党中央的误会,彭雪枫将军不但没有生气,还表示十分理解。
他第一时间亲自给党中央复电,保证之前上的上报及统计的数字完全正确无误,并没有误写。
复电刚一传过去,党中央霎时间沸腾了,毛主席抽着纸烟得意的对大家说:我说嘛,这个彭雪枫,越困难,他就越能折腾,越有干劲。
随后党中央不但撤销了对彭雪枫将军的批评,还给予了嘉奖。
而彭雪枫将军,也不愧为能跟发展队伍第一人的罗荣桓罗帅媲美的人。
到1940 年春,他便将东征的地区开辟出了30多个县,豫皖苏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建成。
然而这并不是彭雪枫将军最让人佩服的事迹,在他的戎马生涯中,最让人佩服铭记的还是曾经轰动一时的“乐安事变”。
师长叛变带团投敌 孤胆政委只身营救
1932年8月,我红军团二师,因为突然遭到敌人袭击,在反“围剿”战中被切割阻断,各团零散的分散在各个地方。
当时,担任师政委的彭雪枫带领师部直属队和第7团被迫转移到了江西军区驻地凤岗圩。
而第五团和师部特务连则由二师师长郭炳生带领驻扎在了江西抚州的乐安地区。
本来正常的操作应该是想办法汇合,然后共同打击敌人,岂料二师师长郭炳生此时却起了带着队伍叛逃之心。
当时师长私自调兵是要经过政委批准的,为了欺骗队伍里的将士、带着队伍一起投奔敌人。
二师师长郭炳生向将士们谎称二师政委彭雪枫已经不幸战死,并以彭雪枫的遗愿为理由,要求红五团全部将士跟着自己向全速向赣江急进,为政委彭雪枫报仇。
彭雪枫为人谦和又有能力,平时一直帮着师里的将士们进步,因此大家都对政委彭雪枫有着十分深的感情。
噩耗一出,红五团的战士悲愤交加,纷纷响应郭炳生号召,给政委彭雪枫报仇。
郭炳生为了能顺利叛变,派出了一支侦查小分队,去侦查二师其他团队伍的情况,而这支小分队在侦查的时候,却恰巧碰见了他们十分敬爱的政委彭雪枫本人。
这一偶遇让侦查小队的战士吓了一大跳,他们既惊吓又惊喜,再三确认后,还是大着胆子走上前去询问。
彭雪枫被战士的询问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待搞清楚前后的原委后,脸色骤变,立马意识到了郭炳生的阴谋。
而此时的郭炳生已经带领着剩余的队伍就快要靠近敌占区,千钧一发之际,彭雪枫来不及多想,拿起衣服自己就冲了出去。
其他将领说郭炳生心狠手辣,让他带着队伍去,但彭雪枫却胸有成竹地说:量他也不敢,我一个人去就行了,务必要在他进入敌占区前截住他。
随后,彭雪枫单枪匹马地追了上去,待看到红五团的队伍时,他激动地在红五团的战士面前大喊出自己的名字。
一心想为政委报仇的红五团将士看到彭雪枫本人,显然不相信,后来便集体爆出了欢呼。
郭炳生此时面无表情地盯着彭雪枫,四目相对,二人无言。
将士们似乎也觉察出什么,突然向着彭雪枫喊:政委,我们要回主力去。
郭炳生本想杀了彭雪枫,但是眼见他威望甚高,实在不敢贸然下手,只能带着自己的亲信连夜逃出队伍投奔了敌人,红五团则被彭雪枫完整的带回了主力部队。
这就是当时脍炙人口的彭雪枫月下追叛军的来龙去脉,而他的勇气与睿智,也赢得了毛主席的“赵子龙式的虎胆英雄”的赞赏。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有勇有谋的全能型将军,却将生命定格在了37岁。
日军挑衅我军收复 英雄师长血洒战场
1944年4月,日军集中五十万人攻打对中国平汉、湘桂铁路沿线,河南省几乎全部沦为敌人的日占区。
为了收复河南,我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命令新四军第四师为主力,全力收复津浦铁路以西地区。
此时的新四军第四师的师长便是彭雪枫,得到命令的彭雪枫十分激动,他早就想收拾那帮日伪军。
1944年8月15日,向孕中的妻子告别后,彭雪枫便率领队伍出发了。
到达了河南省夏邑县八里庄后,彭雪枫和政委张震制定了详细周密的进攻计划。
9月11日凌晨,战斗正式打响,在我军重火力的猛攻下,敌军阵地很快被攻陷。
眼看战斗就要在我军战士的冲杀中接近尾声,此时的彭雪枫却接到了通信员报告说:敌人的炮楼已经坍塌,现在没有了炮楼的火力压制,已经开始四散逃跑。
彭雪枫听后深知困兽的狡猾与奸诈,深怕出现什么变故,赶忙从指挥部夺门而出上了战场,直接指挥战斗。
在彭雪枫的指挥下,我军将士更是勇猛无畏,对敌人前后夹击,很快便让敌人缴械投降。
然而,就在这个临近胜利的时刻,师长彭雪枫的胸前突然晕开了一坨红晕。
一颗不知从哪里打出的子弹正好打在了他的胸口,瞬间,在战士们震惊的目光下,高大的身躯的轰然倒下。
他牺牲在了八里庄战斗完全胜利的前一秒,仅有37岁,孩子尚未出生。
为了不影响其余战士的士气,也为了保住他的孩子,党中央决定封锁彭雪枫牺牲的消息。
1945年2月2日,待他孩子出生后,才将他牺牲的噩耗公诸于世。
葬礼上,上万名群众前去吊唁,毛主席也悲痛不已,和党中央的战友们一起给彭雪枫送上了挽联,称赞他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彭雪枫
确实配的上称为英雄,在短暂又伟大的一生里,他将20年都献给了人民、献给了党,他参加过太多战役,打过太多胜仗,立下了太多的汗马功劳。
或许军人最好的归宿就是战死沙场,但英雄的陨落却也令人唏嘘。
为此,我们只有铭记,铭记这些为我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铭记他们的精神,也铭记他们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