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现实:“家底”薄弱的人,在婚姻里都会极其被动,无论男女

我们早已脱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缔结婚姻的形式,如今的婚姻也不再重视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的门当户对,但却对精神思维层面的匹配有了较高的要求。那些“精神家底”丰厚的人,更容易在婚姻里获得长久稳定的幸福。
当然这里的“家底”并不是物质层面的,而集中在思想精神层面,人的行为活动归根到底是大脑思维结果的执行。那些能在婚姻里游刃有余、进退有度的人,大都有着丰厚的“精神家底”。
一个人的“精神家底”来源于他们成长的家庭,即在原生家庭里形成的内在模式。
通常一个“家底”丰厚的人,更容易在组建新的家庭以后复制这种丰厚“家底”,而一个“家底”薄弱的人,则容易复制薄弱的“家底”。
一个从小到大在家里总是被漠视被冷暴力的孩子,成年以后在新的家庭里更容易成为冷暴力的对象;而一个总是得到真正正确爱的孩子,在新的家庭里更容易获得爱和幸福。
这是人类社会的规律,但这种规律不是恒久不变的,个人如果能意识到并长期刻意练习改善,也可以扭转不利局面。
我们的“精神家底”其实就是我们从父母身上得到的爱,内心的安全感以及处理关系的能力,我们和父母之间这一系列的情感交流都会形成固定或好或坏的模式,并且在未来的生命历程中不断重复这一模式。
也就是心理学上的“强迫性重复”,但强迫性重复的根本目的其实是人内心深处对治愈的寻求。
比如我们总能碰见一些品学兼优、长相漂亮的女孩子,在找对象的时候总是找比自己条件差的,但心里实则看不起他们,所有必然会迎来分手的结局。
这类女孩的童年通常都被父母忽视,缺少关爱的她们内心始终有一个绝对不要被人抛弃的“隐性内在誓言”,害怕被人抛弃的恐惧促使她们不敢选择优于自己的异性。
当她们进入婚姻,如果伴侣的“隐性内在誓言”和她们相反,就会阻碍夫妻关系的和谐。
“精神家底”就像秘密魔咒,总是在人不经意的时候,影响人做出关系巨大的人生决定。
比如一个小时候总是被母亲辱骂斥责的女孩,内在誓言通常都是:我绝对不要成为像她一样的妈妈,但往往在自己做了母亲之后,她会没有意识的像她的妈妈对待她一样,对待她的女儿。
妈妈是她年少轻狂拼命想要逃离的人,最后却成为了她的样子。
这叫做“假性脱离”,尽管我们在物理距离上努力远离原生家庭,逃离生长的环境以及带给自己痛苦回忆的人,但若没有深度的自我觉察,意识层面依旧不会剥离原生家庭,不管你年方几何?身处何处?
曾经带给你恐惧的东西,依旧会时不时的跳出来干扰你的生活。
但人之所以和别的物种不一样就是因为人拥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修正、自我治愈。不过度沉迷于过去的创伤,潜心修炼升级自己的精神内核,也可以谱写自己不同的人生。
东野圭吾曾说过: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决定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
面对上帝随机分发的命运,我要接受它,但接下来的每一步要认真走,唯有这样我们才能逐渐拥有更强掌控人生的能力,而不是被内心的恐惧牵着鼻子走。
自我救赎的第一步,首先是接受承认自己,曾经受到过伤害。
要明白造成这样的结果并不是你的错,他们有他们的不如意,但罪责不应该由你来背。
可能的话探索父母婚姻模式背后的成因,并反思自己的婚姻中是否出现过相同的现象,如果这样现象会带来不良的后果,我们该如何避免或修正。
其次,建立合理的界限。
任何关系如果界限模糊,一定会迎来毁灭性的灾难。
人都是环境的产物,如果你的父母是界限感很差的人,总是对本应属于你自己做主的事情指手画脚,那么大抵你也会是这样一个人,这种情形隐秘难以让人察觉。
如果你的原生家庭总是反复干涉你的人生,影响你的生活伤害你,就一定要和他们保持合理的界限,如果固执地认为他们是你的亲人,注定只会遭受更狠的伤害。
任何长久的关系都是因为保持了合理的距离,哪怕亲人夫妻,该划清的界限一定要划清。这不是不在乎,正是因为它在乎,所以才希望它能细水长流。
最后,觉察自己、建立新的行为。
治愈自己必定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你的人生过去没有治愈的伤,在经验累月的发酵后,变得固执难以治疗,你需要对自己付出更大的耐心,觉察自己的感受。

可以从问问自己以下问题开始:
1,从小你最想要得到但始终没有得到的东西是什么?
2,你经常会有什么负面情绪?
3,你的那些创伤或者在你童年最强烈的感受,对你的人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审查自己的问题出现在哪里,然后尽自己所能满足自己。既然你无法让风不吹,那就改变帆的方向,最终你的船一定能开向你向往的码头。
父母没有赐予你丰厚的“精神家底”,那你只能自己动手,为自己打造健康健全的内在世界,就是最丰厚的嫁妆。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只要你习得了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拥有掌控自我的力量,那么你不仅在婚姻中不再被动,在工作以及其他领域同样也会获得更多的自主权。
我们每个人的境遇不同,而造成我们“家底”薄弱的父母,他们的父母通常也没有给到他们足够的关爱,所以原生家庭的问题真的不是我们停滞不前的借口,你的命运掌握在你手里。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1] Rawlins, W. K. (1994). Being there and growing apart: Sustaining friendship during adulthood. In D. J. Canary & L. Stafford (Eds.), Communication and relational maintenance (pp. 273-292). San Diego, CA: Praeger Publishers.
[2] Anthony, E. J. (1987). Risk, vulnerability, and resilience: An overview. The invulnerable child, 3-48.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