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善城寺”见闻/赵生春

2018年5月12日,在肥东县作协主席刘永祥的带队下,作协一班人深入到牌坊回族满族乡进行采风。活动的全程,让我们感受到牌坊回族满族乡悠久的历史文化,了解到汉族、回族、满族在这片土地上民族之间融合、团结的一个个案例,欣赏到具有回族、满族风格的民族建筑、服饰、文化,见证了牌坊回族满族乡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和当地干部群众的热情友好。今天我就位于牌坊回族满族乡草庙社区的善城寺,记录点滴见闻。

在牌坊回族满族乡文化站站长胡文华和草庙社区书记王礼勤的指引下,我们采风的第一站就是善城寺。

善城寺主体有三幢高大建筑,粉红的建筑墙体,墙面上写着一个

个黄色的“佛”字,显示出佛家之富贵,房顶上浅红的琉璃瓦,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这三幢建筑被高高的红墙围着,分为主殿和后殿,而主殿又分为东殿和西殿。

在善城寺的前面有一片开阔的广场,供奉着面朝县城店埠的滴水观音,只见他脚踩莲花,手捧净瓶,宝瓶口微微朝下。那瓶里的水传说是天界孕育的甘露。当地民众期盼观音菩萨和她手上的那个净瓶能保佑家乡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让家乡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

善城寺西殿大门口有两个石狮镇守山门,山门在佛教里有着较深的寓意:佛教认为人生的快乐与痛苦均是自己造作之果,要清净自在,获得解脱就得无作,解脱人生的痛苦就要绝“声、色、香、味、触、法”。山门是僧俗两界的分界线。

进入山门,大殿中央供奉着面如满月、眉细纤长、鼻高修直、佛光普照的如来佛,如来佛旁边站着阿难尊者和迦叶尊者。如来佛是佛教创始人,民间信徒称呼他为佛祖,原名乔达摩·悉达多,被后世尊称为佛陀世尊。他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舍弃了贵族优越的生活,出家修行,在35岁的时候,大彻大悟,创立了佛教,之后开始到处传教,普度众生。在佛教中如来佛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最高统治者、最高法力神通的代表、慈悲济世修真正善的佛。

在如来佛的西边供奉着弥勒佛。他双耳垂肩,脸上满面笑容,笑口大张,胸怀袒露,双脚赤裸。这位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是中国的弥勒化身,任何人见到他都觉得他亲近友善,不自觉地受他那坦荡的笑容感染,从而忘却自身的烦恼。据说,弥勒佛是五代时期的布袋和尚,名契此。他身宽体胖,言语无恒,常背着一个口袋在闹市,布袋里百物俱全。后来他在浙江奉化岳林寺东廊磐石上圆寂,临终遗言曰:“弥勒真弥勒,分身百千亿,时时示世人,世人总不识”。到北宋时,便逐渐以笑口常开、常怀慈悲之心的大肚弥勒形象供奉于各庙宇。

在弥勒佛身后的是韦驮菩萨。他也是佛寺的最大护法神,他一手握杵拄地,另一手叉腰,面向大殿,察看着每个进出大殿的人。他面部表情严肃,和弥勒佛的表情形成鲜明对比。

在弥勒佛的西侧供奉着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他们三个被称为“西方三圣”,而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两个儿子——观音菩萨代表慈悲,大势至菩萨代表喜舍。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他代表光明无量,寿命无量。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劫时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广渡无边众生,成就无量庄严功德。

观音菩萨站莲叶上,手持莲花,神态庄严雍容,头戴宝冠,身披天衣,腰束贴体锦裙。观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观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被视为佛教的根本。佛教信众认为,观音菩萨具有平等无私的广大悲愿,当众生遇到任何的困难和苦痛,如能至诚称念观音菩萨,就会得到菩萨的救护。而且,观音菩萨最能适应众生的要求,对不同的众生,便现化不同的身相,说不同的法门。在佛教的众多菩萨中,观音菩萨也最为民间所熟知和信仰,在善城寺里可以见到许多大小不同、神态和装束各异的观音菩萨。

据佛教说法,大势至菩萨以独特的智能之光遍照世间众生,使众生能解脱血光刀兵之灾,得无上之力。大势至菩萨被认为光明智能第一,所到之处天地震动,保护众生,免受邪魔所害。

在如来佛的东侧,供奉着地藏菩萨。他盘坐在莲花台上,手捧明珠,头戴五佛冠,有点像电视剧《西游记》里唐僧的造型。他有两句话:“掌上明珠,光照大千世界;手中金锡,振开地狱之门”。佛典载,地藏菩萨在过去世中,曾经几度救出自己在地狱受苦的母亲,并在久远劫以来就不断发愿要救渡一切罪苦众生尤其是地狱众生。所以这位菩萨同时以“大孝”和“大愿”的德业被佛教广为弘传,也因此被普遍尊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并且成为了汉传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地藏菩萨两侧站着闵公和道明父子,左边的一位是道明和尚,右边的那位就是闵公长老。

在西殿的东西墙上画有形态、动作、表情迥异的十八罗汉,有坐鹿罗汉、举钵罗汉、托塔罗汉、骑象罗汉、笑狮罗汉、开心罗汉、探手罗汉、沉思罗汉、挖耳罗汉、布袋罗汉、长眉罗汉、看门罗汉、静坐罗汉、过江罗汉、降龙罗汉、伏虎罗汉、欢喜罗汉、芭蕉罗汉。根据佛教说法,如来佛曾令十八罗汉常住人间,帮世间人除去生活中一切烦恼,济度世人,帮世间人达到涅槃境界。

东殿门口也有两个石狮子镇守山门。迈进善城寺的东殿,大殿中仅供奉着一身财气、一脸喜意的财神,财神戴着招财帽,左手托着金元宝,右手拿着如意。财神崇拜,起初是商民们的行俗,而后为其他乡民所仿习。人们认为倘若得到财神的保佑眷顾,便肯定可以财源广进,步步高升。牌坊回族满族乡出现不少在外打拼的商贾大家,其中就有一个在北京的,被称为“石油大王”的王先生。他的成功被当地人津津乐道,善城寺广场上的滴水观音就是他捐资供奉的。

从主殿往后殿要经过寺院,寺院中央放置一只由信众和香客募捐的铁铸宝鼎,宝鼎两边放置两只铁铸大香炉塔,供信众香客敬香。敬香也称献香,我们这里多称烧香,烧香是表达对佛、菩萨虔诚的敬意。敬香旨在“以香达信”,即以人的诚心通过香烟达于神明,所谓“一柱真香通信去,上圣高真降福来”。在佛门里敬香,有迎请、供养、祈愿之意,佛门早课唱念炉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薰,诸佛法会悉遥闻。修行者通过唱梵呗来净化自身、净化自心,与诸佛菩萨感应神交。待在善城寺大殿,周围梵香缭绕,似应和大殿唱梵呗行者的天籁之声,仿佛置入仙境。

在后殿粉红墙边,放置着一块块刻有香客名字和捐钱数额的石碑。这些香客按照佛教说法他们也是寺庙的护法者,在这些石碑中还有一块特别显眼的庙序石碑,它较为详尽地叙述了善城寺的历史变迁。为真实记录,我把原文(除更正两个明显的别字外)抄录如下:“善城寺序: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魏吴相争魏王曹操兵分三路伐吴,下路以庐州,今(合肥)东北乡古金城村(草庙)设立军需后勤通道,来往人员众多,包括车推驴驮在此风餐露宿,因馆驿狭隘,参军叠呈上奏,魏王阅后亲批“日往千夫饮,扩建膳食城”战争魏强吴弱,期间魏王来淝考察军情,见金城村气势非凡,便在此建五间草房庙宇,庙内供奉神像—东岳大帝,庙名“膳城寺”(俗称草庙),至唐朝太宗三年国家统一,大庆之年,唐王想此三国魏王伐吴(投鞭江水断流)在古金城宝地,号吉祥,将原有庙宇扩建三路砖瓦古寺。史料记载,明代永乐帝六年(公元1409年)大修一次。清朝雍正八年维修一次。民国三十年(1941古历10月1日),日军一杀二烧,杀死居民一人、炸伤百姓四人、烧毁民房数百余间。次年三月,国民党军阀将大庙拉倒。自此草庙有名无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国策实行改革开放,国家昌盛,人民富裕,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社会和谐。应草庙人民对古文化、古建筑的迫切要求,失去了七十余年寺庙,得以复建……公元二0一一年古历八月”。

进入后殿,只见大殿中央供奉着东岳大帝。东岳大帝的塑像是帝王一样造型,他头戴紫金冠(有点像电视剧《西游记》里玉皇大帝戴的帽子),手拿绘有七星连珠的笏板,身穿绘制有龙腾、七彩云、潮水等图案的黄色龙袍服装。他威风凛凛,居高临下,有金童玉女陪侍在身边。东岳大帝又称泰山神,他掌握人们的魂魄,主掌世人生死、贵贱和官职。自战国至汉代,泰山始终是君主告成于天的封禅圣地。秦汉以来,泰山神的影响逐渐渗透社会各阶层,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信众敬奉东岳大帝作为阴阳交代,万物之始的神灵,在保国安民、太平长寿的基础上引申为可以召人魂魄、统摄鬼魂的冥间之主。

东岳大帝的东边供奉着送子娘娘。送子娘娘是民间宗教信仰中掌管生子的神,神像安详端坐,右手托着一个可爱的小男孩。求子的女子摆上香果供品,拈香跪拜祷告,请求“娘娘”赐子于她。得子后,还要来拜谢,奉之以油饭、鸡、酒。因此,这里香火十分旺盛。供奉送子娘娘寄托着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

东岳大帝的西边供奉着左手拿书、右手握笔的速报师,他负责记录人间疾苦和善恶之事,并及时向东岳大帝汇报。

在后殿的东南角,悬挂着一口巨大的钟。成语有“暮鼓晨钟”,即早上先敲钟,以鼓和之;晚上先击鼓,再以钟应之。钟在佛门中具有断烦恼、长智慧、增福寿、脱轮回、成正觉的功效。早晚叩钟的目的在于提醒修行人要以精进用功的击椎,破除自己无始以来的贪嗔痴烦恼——“贪嗔痴”,又称三毒,是人们痛苦的根源—同时应以深切的慈悲愿心,让这份沉稳悠扬的钟声与愿力,上彻天堂,下通地府,使听闻到钟鸣的众生,都能得到心灵的安定,启发自性、迷途知返。佛教认为每个强烈的贪念都会引发相对强度的恐惧,因为唯恐得不到所求,或害怕失去所得,以佛教的语言来说,这样的恐惧就称之为“嗔念”。

据了解每到农历3月28日,善城寺都举行庙会。经过多年的发展,“善城寺庙会”这种原由村民自发组织的祭拜活动,已经逐步演变为今天牌坊回族满族乡群众表演民间技艺、体现传统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平台。庙会中有舞灯、唱庐剧等民间艺术表演,参与者达千余人。人们在寺门前放炮仗、点燃蜡烛,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盛、国泰民安。在善城寺的诸佛诸神面前,信男信女烧香祈祷,求家庭幸福,求家人平安,求子女升官发财。这一百姓自发组织的民俗活动,不仅成了当地百姓竞相参与的活动,同时也吸引了周边乡镇群众来此观看、祈愿,场面热闹非凡。整个庙会可谓是一个原汁原味、充满浓郁乡土味的传统民俗文化节。

现在国力强盛、民众富裕安康,牌坊回族满族乡民风淳朴,当地群众知道美好的生活是靠自己奋斗得来的。

李桂英老人是善城寺主持修建的牵头人之一,据她介绍,他们认为佛教劝人为善,劝人做好事;同时佛教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他们希望在这纷繁芜杂的生活中,有部分信众能在家乡善城寺这片净土,找到了精神上的慰藉,也算是重建寺庙者为父老乡亲做一点贡献吧。

作 者 简 介

赵生春,爱好文学,作品零星在《清明》《未来》《分水岭》《小说时代》等发表,曾荣获首届"中国.包公散文奖"优秀奖、首届"曹植诗歌奖"优秀奖、第三届"中国·包公散文奖"一等奖等。





第二届行参菩提散文奖由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陈州官窑艺术总监张辉(电话/微信13526260505)提供奖品赞助

各奖项入围奖皆颁发“第二届行参菩提散文奖 金奖”证书,证书不标注名次。为使获奖者享受获奖的荣誉和成就,本届获奖名次在“第二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征文作者交流群中通报,在新媒体《行参菩提》刊登。

征文时间:自2018年元月1日起至2018年6月30日止。

稿件处置:选出优秀的征文作品刊登在新媒体《行参菩提》【第二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栏目的,读者打赏不再返还,作为本届征文行政管理费用使用;稿件达不到征文要求的,会列入新媒体《行参菩提》非征文栏目刊出。

重要提醒:征文将根据“文章点击率”、“打赏率”、“评委意见”评出入围奖和等级奖;获得各奖项的作品,新媒体《行参菩提》即获得版权,结集出版时不再向作者支付稿酬。

投稿方式:要求投送Word或WPS电子版稿件,不收纸质稿件,邮件主题请注明“第二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

征文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第二届“行参菩提散文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