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文赏析 | 《自然资源学报》:贫困的“物以类聚”:我国农村空间贫困陷阱及其识别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如何有效减少贫困一直以来都是各国面临的巨大挑战。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作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以来,我国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连续7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实事求是地说,如果没有我国区域性整体贫困的基本解决,世界贫困人口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有可能是上升的。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政策问题是:区域性的整体贫困是如何形成的?这种贫困是不是还带有某种持久性的色彩?在减少持久性区域贫困上,有没有可供参考的普遍做法?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时至今日,我国仍有4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其中绝大部分分布在传统意义上“连片特困地区”,有很高的概率再次陷入绝对贫困。因此,这项空间贫困的研究对于我国的城乡与区域发展至少在三个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第一,正确评估空间与贫困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二,建立更有效的区域反贫困瞄准机制;第三,提供“看得见”的贫困地区发展政策建议。

图片来源:http://news.cctv.com/special/fupin/index.html

我们基于大规模的县级层面的面板数据,综合使用可视化与经济计量手段,从空间聚集与收入持久性两个角度考察了我国农村空间贫困陷阱,其相关研究成果刊发在《自然资源学报》2020年第10期上,论文的基本内容与主要观点希望能在此与大家分享交流。

原文请到中国知网下载

01.

空间集聚的影响

我国现有的农村贫困人口中主要生活在中西部“连片特困”地区,这些地区一方面自然环境恶劣 (多为深石山区、高寒区以及灾害频发区),产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相对困难;另一方面,劳动力流动的受阻还导致了较为显著的贫困代际传递。

内乡县后坪村易地扶贫搬迁点

图片来源:http://fpzg.cpad.gov.cn/

与此同时,2010年与2016年,我国贫困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也几乎没有改变,特别是,绝大部分的贫困人口分布在胡焕庸线的东南侧,这显然是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相悖。因为胡焕庸线东南侧的区域聚集了我国93.77%的人口和95.70%的GDP,在经济上是高密度且发达的区域。照此理解,如果传统意义上经济增长与劳动力流动能够自动减少农村贫困的传统论断成立的话,我们应该无法观测到我国农村贫困的这种空间分布特征的。那么,一个自然的推断是,我国农村贫困的空间聚集可能与经济增长的关联不大,而是更多地受到空间外部性的影响。

我国贫困人口的时空分布特征

02.

地理因素的影响

既然我国的农村贫困与空间外部性的关联如此紧密,那么,首当其冲的一个联想就是恶劣的地理条件与农村贫困二者之间的关系。基于我国贫困县与非贫困县的数据,我们对比考察了地理因素在我国农村贫困陷阱中的重要性。具体而言,我们考察了贫困在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分布频率。我们发现,大多数贫困县都是位于坡度4~16度的区间内;而非贫困县绝多数位于1~4度的坡度区间内。相同的研究结论也显示在不同海拔下的分布频率中,绝大多数贫困县分布在400~2000米的区间内;而非贫困县主要分布在400~1000米的区间内。概括起来说就是地理条件越差(坡度越大、海拔越高),贫困发生的概率也就越高。

不同坡度下贫困县与非贫困县的分布频率

不同海拔下贫困县与非贫困县的分布频率

03.

持久性贫困

既然地理劣势与贫困的分布正相关,接下来的推论是,这种空间上的劣势会不会造成持久性的农村贫困?同样地,我们基于大规模的县级层面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回归后发现:(1)贫困县的农村人均纯收入存在低水平的均衡,而这一均衡在非贫困县没有得到相应的体现。这意味着我国的贫困地区存在收入上的“贫困陷阱”。(2)农村人均纯收入在贫困县与非贫困县之间还具有“俱乐部收敛”的特征。换句话说,收入在贫困县与非贫困县两个“俱乐部”之间的变动是趋于一致的,但是在“俱乐部”之间,收入差距却没有收敛的趋势。比如2000年贫困县与非贫困县之间,农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为995元,而在2015年这个数值上升到了7440元。显然,贫困县与非贫困县之间农村纯收入的变动是“扩大”而非“缩小”的。

图片来源:http://fpzg.cpad.gov.cn/

不可否认,经济增长是减少农村贫困的重要力量。然而,正是由于“空间贫困陷阱”的存在,公共支出在减少农村贫困中的重要性开始凸显。事实上,较新的研究已经开始注意到区域特定的外部条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化制度等)对贫困减少的影响。特别是,2009年世界银行在《中国贫困和不平等问题》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在中国扶贫投入逐年增加的同时,不仅相对贫困现象显著,返贫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财政扶贫资金的减贫效率。”那么,在“空间贫困”下,农村公共支出的减贫作用机制是什么,如何提高公共支出的减贫效应?这将是一个极具价值的研究方向。

本文是在我国制度背景下,考察农村的“空间贫困陷阱”。虽然本文讲述的是我国的“故事”,但是其背后的“空间”与“贫困”的互动机制却具有一般的理论意义。特别是,在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农村贫困的发生均与资源环境和劳动力流动程度有关。在这个研究方向下,未来是否有更一般的理论框架同时刻画空间外部性、劳动力流动、农村贫困,以及区域反贫困政策的转变?这同样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

我们的祈愿

“苍天在上 我愿埋首人间”,贫穷不是原罪,而是不幸。因此,以经济学“世俗”的眼光来看,除了毛姆( Maugham)笔下的圣徒和古龙笔下的浪子,没有什么贫困是不值得去拯救的。孩子张开手跑来,再坚硬的心也会变得柔软,愿我们作为学者此刻的努力,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愿土地丰腴、万物生长。

作者简介

罗翔  副教授

江西省九江人,经济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土地资源管理、区域经济学、应用计量经济学。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已出版《土地租佃契约理论研究——对1949—2009年中国农业绩效的考察》专著一部。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发表于《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中国农村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自然资源学报》等国内外重要期刊。

Email:philiplaw@163.com

张祚  副教授

湖北武汉人,工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城市住房、土地与空间利用管理以及GIS应用与空间分析。近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项目。在《Applied Geography》《Land Use Policy》《中国科学》《地理学报》《中国软科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Email:zhangzuocug@163.com

转载自   自然资源学报

经作者授权转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