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MRI这13个“坑”,千万不要往里跳!
来源:磁共振之家
作者:MR LiaoY
授权转载
MRI多参数成像造就了其图像的多样与多变,使得各组织在不同的序列表现为不同的信号;同时由于MRI成像原理复杂,图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容易产生相应的伪影,如伪影掩盖病灶,则会造成漏诊,如错将伪影当作病变,则会造成误诊。所以正确认识磁共振图像变化特点及伪影特点对于提高MRI临床诊断水平非常重要。
下面的这些“坑”,千万不要往里跳!
1
大血管搏动,引起的“占位性”病变!在颅脑及肝脏多见,增强扫描比平扫多见,常出现在相位编码方向上;改变编码方向或多序列对比解读可排除是否为占位性病变。
2
在小脑中脚的后外侧有一绒球状结构即绒球,绒球与蚓小结之间的纤维束为绒球脚,绒球脚和蚓小结、绒球即构成绒球小结叶。绒球呈对称或不对称;即使对称在扫描定位时不可能完全的做到双侧对称扫描,此常被误认为小脑的病变,应与小脑旁占位鉴别。在解读不对称解剖结构或很难做到双侧完全对称扫描的结构时应特别注意。
3
图1:SAG T1WI FSE。腺垂体(前叶),在T1WI及T2WI表现为信号均匀,与灰质信号相当。神经垂体(后叶)内含抗利尿激素的神经分泌颗粒在T1WI上呈高信号(图1箭头),常被误认为病变,应与垂体出血鉴别。
图2:SAG T1WI FSE。垂体稍增大,常被误认为垂体微腺瘤,部分垂体稍增大属正常表现,应与肉芽肿性、淋巴细胞性、感染性等垂体炎鉴别。值得注意的是如细胞代谢活跃,腺垂体内磷脂双分子与自由水的小分子结合可在MR图像的T1WI上表现为高信号,如新生儿,孕妇,产妇的垂体前叶等。
再如:前交叉韧带
由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特殊的解剖结构及位置,其在PDWI或T2WI上可表现为稍高信号,信号增高的前交叉韧带常被误认为成韧带的损伤。所以应注意微小结构/特殊群体或结构的特异性表现。
4
部分容积效应或“刚好”遇见。如箭头所示,由于扫描层面刚好在其血管层面或扫描层厚较厚(部分容积效应),常被误认为成占位性病变,应与占位、脑膜瘤鉴别。改变定位层面或成像体位、减小层厚可避免。在解读图像时应多序列对比解读。
5
由于组织的某些固有的物理属性造成一些不应该有的结构,如:化学位移如箭头所示,在水/脂界面常出现化学位移伪影,常会被误认为腰椎硬脊膜结构。
6
流体运动在MRI中极易造成相应的伪影,如脑脊液流动伪影在脊髓扫描时,随着脊髓腔的增大(胸椎常见),如箭头所示,常出现脑脊液流动伪影,常被误认为成病变,应与椎管占位鉴别。
常见的脑积液流动伪影在颅脑也常见如:
侧脑室内脑脊液流动伪影,应与侧脑室囊肿及占位鉴别。
导水管内的脑脊液流动伪影。
7
图为AX T2 FLAIR序列
由于某些原因如金属异物引起的磁场不均、中心频率偏移、层间串扰、参数设置不合理等导致压水不完全,常被误认为常水肿、感染等病变。
同样的,由于某些原因导致的抑脂不均,也会被误认为“水肿”信号。
改变扫描序列或使用更均匀场强可明显改善!
8
中枢神经系统内一般无组织细胞,因此颅内的黄色肉芽肿发生机制尚未定论。颅内黄色肉芽肿常表现为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DWI为高信号,增强呈轻度环形强化。其在侧脑室内,常被脑脊液的高信号掩盖,造成漏诊,应与侧脑室囊肿,侧脑室占位等鉴别。
9
在关节扫描时,如解剖结构与主磁场轴形成55°角度,正常的解剖结构可出现信号不均匀或分层信号,常被误认为成损伤。
磁共振“魔角效应”的定义:在磁共振扫描时,置放于磁场中的解剖结构,如解剖结构与主磁场轴形成一定角度(在磁共振原理中,54.74 度角被称为“魔角”(magic angIe)),正常的解剖结构可出现信号不均匀,甚至分层信号。上述信号表现被称为磁共振“魔角效应”。在使用短TE序列扫描半月板,肌腱时常见,使用长TE序列时消失。
10
血流的信号较复杂,血流生成何种信号取决于扫描层厚、血流速度、TE时间等。静脉血和动脉血在同一序列表现的信号不一,常被误认为病变,应与动脉瘤,血管畸形,占位性病变等鉴别。
11
图a:由于吞咽运动的影响,其伪影叠加在脊髓上,常被误认为脊髓病变。
图b:在其前添加饱和带可明显改善!
12
扫描矩阵较小,图像分辨率不足,导致的截断伪影,常会被误认为脑膜病变或脊髓病变。提高图像分辨率可明显改善!
13
在扫描肝脏时,由于呼吸动度的影响,在肝顶常会产生磁敏感伪影,常被误认为病变。
使用改善图像质量的选项或多序列对比解读看明确诊断。
参考文献:
伍兵, 王玉. 磁共振“魔角效应”新技术的临床应用[J]. 华西医学, 2004, 19(1):151-151.
杨正汉, 冯逢, 王霄英. 磁共振成像技术指南[M].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7.
Bruno Kastler. Comprendre l'IRM[J]. comprendrelirm, 2011:385.
靳二虎. 磁共振成像临床应用入门[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