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州的来历
信阳,1949年后人们还习惯于称呼“信阳州”。那么,信阳州究竟是个什么来历呢?这么说吧,南阳、信阳、驻马店这三者在历史上是纠结在一块的一片地方。下面让我们慢慢来解析。
我们都知道信阳古称“申”,据说是周天子(穆王)封叔齐的“侯爵封地”。
叔齐子孙有功于周被封侯爵,封于“西申”(姜氏之戎首封地在今陕西米脂,系华夏与异族混血);申国人以“姜、申”为姓,世与周王室通婚。
周厉王、幽王皆娶申女为后。宣王时封妻舅(伯爵)新的封地在“谢邑”(今南阳),并迁“西申”臣民至“南申”;南申其实就是“南阳之申”。
而被楚文王灭国后(前688),“南申”成为楚国的一个县(“宛邑”),其遗民一部分被强迁至山西;
另一部分流落到淮河以东,靠近“息国”的地方,这地方历史上被称作“东申”。
“申”“东申”即信阳最早的地名。
楚文王“实县申息”(前680)后,楚庄王想把申地赏赐给子重(前594),被申县的长官巫臣劝阻;
到楚灵王灭陈、蔡(前531)后,灵王赐其弟平王做“陈公”“蔡公”去管辖两地;
结果灵王死后(前529)楚平王不仅恢复了陈、蔡两国,还让迁至楚国腹地的申国人回归故里,申国也蒙准复国,其地当在“东申”。
信阳古称“申国”“申县”“申”,盖缘于此。
西周封国图
春秋时期汝水淮上流域封国
据说,最早时候这里还有“冥厄”(冥扼、黾厄、鄳阨)、“负函”的古称。
地处大别山和桐柏山两山之间的沟沟里的这块地方,最先是以“关”闻名的——所谓“冥厄”即“冥厄关”。
古时候争战夺隘靠冷兵器,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你从这里走最便捷,否则您就爬山去吧。这关,就是“冥厄关”,后来被叫做“平靖关”。
今天的人们走高速公路,都知道豫鄂间的“武胜关”是两省边界。武胜关其实就是大别山与桐柏山间的居中关隘,从前叫“直辕”。
武胜关是中间的关隘,在信阳右侧的东边还有处险隘,人称“九里关”(大隧、黄岘、广蚬、百雁)。这样,中间“武胜关”,东边九里关,西边平靖关,合称“义阳三关”。
至于“负函”,来源于《春秋左氏传》“叶公致蔡遗民于负函”,人们考证负函就在现在的信阳。
据说孔子公元前489年(鲁哀公六年、楚昭王27年)到楚国想见楚王,但只抵达负函这个地方,见到了地方长官叶公沈诸梁,相晤一场。人们考证负函就在今天的信阳一带。
义阳三关
冥厄和城阳
秦灭楚后,实行的是“郡县制”,并无“州”置。
古分“九州”,来自大禹治水,也是对三皇时期的继承。
但远古的“九州”概念都是虚的,只是文化地理的意义,并无具体实指的某个地理坐标点实际意义。
史载这一带被楚统一后,率先置县。
秦统一后的各个小国又都从楚国的“县”成为秦的“县乡”,诸如“息县”“雩娄”“期思”“城阳”“西阳”“平氏”“弋阳”等等。
“义阳”的名字就是这时候流传下来的,秦统一后南阳称“宛县”,信阳称“义阳”。南阳以“郡县”置,信阳彼时仅为“乡”。
秦以后汉代,西汉东汉405年,信阳一带混沌一片,延续着古时称谓,只是“义阳”的称呼和更东的“弋阳”称呼一同流传下来。
作为南阳郡平氏县的一个乡,一直到三国将尽时期,魏文帝正式把这里了定名“义阳”,并从“乡”晋“县”——从“南阳郡平氏县义阳乡”分出了个“义阳县”。
220年曹丕称帝后三年,从“豫州”分出个“汝南郡”;从“江夏郡”分置出“弋阳郡”、从“南阳郡”分立出“义阳郡”,魏天下“郡国八十九”,义阳居其一。
“义阳郡”,就这么来的。
三国时期属于“荆州”的义阳乡
郡、县头目称“郡守”“县丞”。
一直到“州牧”、“刺史”出现,才有了“州”的概念。
汉代的“州”大致上依然是虚衔,西汉的州是概念上的监察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有时候并非实际政区。
开始设“刺史”只是作为监察御史,中央统治直接到郡县两级。
到东汉末年刺史的权限扩大,监察区变成了实际上的行政区,才形成了“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
比郡更大的管理范围是“州”——东汉末全国十三州。
汉代皇家古风犹存,先有同性后有异姓封国,豫南有“淮南国”,辖雩娄、安丰、蓼等县。
东晋西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时期,州郡遍天下了。
乡晋县,县晋郡,郡晋州,官越来越多,地界越来越小。“官本位”体制下官越大越好,最大的甚至要复古到称“国”。
西晋一个时期,“南阳”(宛)“义阳”(申)开始正式分野。
弋阳(潢川)封国“光”,随着“豫州”衰微,“光国”变成了“光州”;而义阳也开始升格称“州”——“申州”“义阳郡”“义阳县”——三城同治。
西晋末年全国有二十一个州,南北朝时有五、六十个,到隋结束南北朝时全国已有三百多个“州”了。
那个时期“州”已经失去了实际意义,但概念上感觉是地方行政区中的“最高级”。
南北朝时期以淮河为界,南北攻来伐去,义阳时而属南时而属北。
梁时,527年在义阳置“司州”;北魏时,503年改称“郢州”;东魏怼回来把“北司州”改为“南司州”;550年北齐灭了东魏,又把“南司州”改回“郢州”;579年北周占住江北之地,复把“郢州”改成“申州”(同时把息县的“广陵郡”这么好听的名字,改作了“息州”)。
“申州”“义州”,就这么来了。
五代时期“豫州”四分五裂,义阳开始“司州”
隋唐时期,隋炀帝中央集权收缩“州治”,觉得还是一竿子插到底好,人家认可“郡县制”。
但到了唐高祖又恢复了“州治”,全国所有的“州郡”,都可以叫“州”,所谓郡县,实际上也是州县。全国竟有300多个州。
“州”上又延伸出“府”的概念——因为州太多,就把大的州叫“府”。
府州太多,皇帝一个人管不过来,就在“府”上增添加了便于皇帝亲自管理的“道”。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地面上的“规”“矩”就是道、路(由沿着道路负责监察、观察,向皇帝负责的官员,渐渐拥有行政实权)。从而,在中国的吏治层级中,正式开启逐渐形成“道、府、州、县”四级地方行政。
唐初10道,到唐末全国有道40多个,州府328个,县1573个。
“道、府、州、县”的长官分别是,“使”(采访使、按察使、监察使、处置使、节度使)、“刺史”(下设上佐、参军、判司)、“县令”(下设县丞、主薄、县尉)。
信阳这一带,此时仍然是“州郡同城”,称为“申州”“义州”。显然,不是大州,并没有称“府”;而南阳则拆改为2郡:“南阳郡”和“淮安郡”。
唐“淮南道”之“申州”“光州”
由于上面有了“道”这一层级,“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愈益严重,贞观年间“申州”“光州”归属于“淮南道”。
唐以后的“五代十国”时期,继续延续唐的地方层级。
梁唐晋汉周半个世纪,“义州”和“光州”分属南北。
到五代结束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南征北战,北破契丹,南摧南唐,将中国南北分界线由淮河推进到长江,尽得江北、淮南24州,“义州”“光州”均归周界。
大宋(960-1279)分北宋、南宋。300年的光景,因为随时面临北方来的异族威胁,自然也不得安宁。
历史上除了东周时期平王与西申、南申有那么一段渊源,信阳与帝王家几乎没有直接关联。但到了北宋开国,又有那么一次与帝王的遭遇,不过这次不像上次是亲缘,而是忌讳的瓜葛并且就此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赵匡胤(太祖)的弟弟赵炅(太宗)既避讳“光”,又避讳“义”。他自己原名赵匡义避讳赵匡胤改为“赵光义”。天下又得避讳他,“光州”“义州”这样的地方因避讳皇帝而改名。
据说,因为“信”“义”相通,义阳从此改为“信阳”,义州、申州,也就改为“信阳州”了。
宋·京西北路“信阳军”
明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令全国各州直辖于中央,府州县长官为“知府事”“知州事”“知县事”,简称“知府”“知州”“知县”。
州之上的“道”通通变“路”,北宋末不包括北方“金”“元”所辖地区,全国共有26路(相当于后来的“省”)。
由于战事频仍,适应军事调度,“路”之下还设“军、监”;
地方政区实行“路”“府(州、军、监)”“县(军、监)”三级制。
行政区划中多出的这个名目“军”,唐代即有,称“军镇”。
“军”多在边区,直管军队不理民政,属军事系统。唐后五代时期,“军”开始辖有土地兼管民政。
宋代“军”演变为地方行政区(有领县和不领县区别),不领县的“军”也就是县级政区;领县的“军”与相当于“府、州”但地位低于府州。
唐代还有个地域官衔叫“监”,是监督、监察的意思,治特派专职的使节。“监”与“军”的异同在于:“监”是国家经济监管系统,铸钱、矿冶、制盐、牧放等的管理机构;
也有领县与不领县的区别,层级不同。“军、监”的首长称“知军事、军使”“监事、监使”。
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宋改义阳为“义阳军置”,属于领县的“军”。
义阳改信阳后,义阳军即“信阳军”,属“京西北路”,辖县包括罗山。罗山和信阳历史上“一卵同生”。
宋元以豫南一带为边境,信阳军接近无人地带,淮河以北连同南阳均陷落成金国领地;息县、褒信也一并归金;
光州一度也改为“光山军”,是岳飞抗金的前沿阵地。
南宋与金对峙图
蒙古人在北方席卷各国,“辽、宋、夏、金”均不敌。1271年蒙古人在“汉地”建立了“大元”王朝,忽必烈称帝(太祖)。
元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全国按“山川形变”的大区分,共有10个“行中书省”。
行省下设“道、路、府、州、县”都是延续过去的形制;
“省”的首脑名曰“平章政事”,其余沿袭旧称。
元时“河南省”还没定型,称“河南江北行省”,辖境包括湖北、安徽、江苏的江北地区。
1276年南宋全境入元,今河南境内黄河为界,河北属元中央直隶“中书省”(辖大名、彰德、卫辉、怀庆府路),黄河以南,大巴山以东长江以北全归“河南江北行省”:包括监利、黄陂、汉口、黄冈、安庆、芜湖、扬州、通州、直至上海崇明岛。
元朝历时98年,席卷江南,大一统中国完型到海。
元朝,信阳沿袭古称,取消“信阳军”,依“义州”继续叫“信阳州”。
1277年(至元十四年)信阳曾一度称“信阳府”,只一年复为州治。兵荒马乱的年代信阳荒野茫茫,1283年(至元廿年)州治曾徙罗山。
1293年(至元卅年)元太祖忽必烈改蔡州为“汝宁府”,汝宁府归河南江北省辖,而信阳州、光州俱归汝宁府管辖。
信阳就此与“汝宁府”取得相关。
元·河南江北行省“汝宁府”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明朝延续元朝“行省制”,全国设13个行省,省长官始称“布政使”,后改“巡抚(主政)”“都督(主军)”。
明朝实行“省、府(直隶州)、州、县”四级制行政权力。
河南省版图基本定型,信阳以南为“湖广”,再南为“两广”,与今天版图十分接近了。
明代276年,信阳州属“散州”性质,地位基本与县相当。继续隶属汝宁府。
“郡”,源自秦;“县”,源自楚。
数千年郡县制贯穿中国封建统治,郡,含有经济政治中心和城市的意味;县,则多系乡土农村的寓意。
随着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变迁,州取代了郡,府取代了州。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成的东方城市,截然不同于西方,它脱胎于农村,与农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的城市虽大却决然难成现代化城市,因为它是自然经济的产物,是政治的产物,而不是工业化形成的城市化进程。
无论是“郡县制”,还是“州郡县”三级行政、“道府州县”四级行政,抑或“省道府州县”五级行政,都是换汤不换药的中央对地方统治。
这些层级都是围绕着中央政权服务的,必要时这些层级直接就转化成了经济、军事用途,例如“军”“监”这种不伦不类的地方政权机构。
而介于府州之上的道、路、省,其实就是中央的直接管理者。随着中央政权的集权体制成熟,这些派驻各地的大员形成了统治者层级。
中央政权就把“部”“厅”集中到首都,称为“京官”;从部厅遴选的大员到各地去管理,就称为“外放”。
中央集权的专断统治与西方民主政治形成对比,造就了富有特色的东方国家管理模式。明朝一代中国城市雏形渐显,市井生活逐渐有别于乡村。
明朝迄今,中央统治的威权和从中央到地方的层级统治日趋成熟,形成了中国特色和东方特色的集权管理模式:中国式行政区划。
这种体制自古以来就是自上而下的,不须民主,有的只是中央集权统治的自由,为中央政权服务行之有效。
明·河南“汝宁府”
清朝乃满族入侵的政权。
1644年清军入关后,满清除了接收了崇祯帝的皇宫外,也接受了明代成熟的政治经济和地方制度。
顺治时期依然设南北二京,体制上沿袭十三布政使司;顺治定都北京后,以盛京为“留都”,二京依旧。但改北直隶为“直隶省”,南直隶改为“江南省”。
康熙三年(1664年)元明时的“湖广行省”被分为湖北、湖南二省;
康熙六年(1667年)又把“江南省”分为江苏、安徽二省;
康熙七年(1668年)分出陕、甘两省,形成基本与今天版图相似的“汉地十八省”。
在政区划分上为便于统治,将“道”这个已经被淘汰了的层级捡起来,作为自己随意使用的统治工具加以利用,省下设“道”“府”“州”“县”四个层级;
非汉人地区则设五个“将军府”、“驻藏大臣”、“办事大臣”特殊政区,以管理西藏等少数民族。
到清末与东三省、新疆省合称“二十二省”,这种体制基本上一直延续至今。
清·汝宁府、光州
汝河入淮图
没有铁路时,内陆人以山脉走向、河流流域为界限,依方位划出地域,称“山川形便”。
东西走向的黄河是中原最主要的河流,“河南”“河北”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因为河北靠近京都,直属中央就叫“直隶省”,河南则是“行中书省”(行省)。
河南境内还有淮河及众多的河流,其中起源于泌阳五峰山下驻马店境内的“汝河”途径汝南向东流到新蔡,再流到淮滨的“洪河”注入淮河,汝河全长222公里,古代是处于中原的一条闻名河流。
汝南县就是以汝河命名。
汝南历史其实并不亚于信阳,信阳还是“申国”时,汝南地属“蔡国”。信阳流传一则传闻:毛泽东专列停靠信阳站,召见信阳地委书记路宪文问他“你们信阳有个上蔡县?”路喏。又问“有没有下蔡县呀?”路愕。半晌答曰“没有下蔡,只有新蔡。”毛笑,“新蔡即下蔡。楚国逼迫蔡平侯迁至下蔡,后来又迁往安徽州来,那是蔡国最后的所在。”
汉高祖时设置“汝南郡”,上蔡即为治所,说明其人口聚集的程度已经远超普通集镇的规模。汉景帝甚至封其子为“汝南王”,置其国曰“汝南国”。
今日驻马店世人诟病其地名莫如恢复“蔡州”或“汝宁府”,因为蔡州春秋战国即存在,汝宁府系元朝时期蔡州升府改称,源出一体,均历史久远。而“驻马店”仅为一无名小镇,源于明朝驿站。
历史上南阳、信阳、驻马店一带战事频仍,四分五裂,归属莫衷一是,但并非全系无稽之谈。
清·南阳府、汝宁府、光州
清康熙九年(1670年),在河南设“分巡南汝道”。
“道”如果要勉强比喻的话,相当于“军区”“专区”的概念,主“监察”“调度”作用。隋唐开始运用“道路”的概念,元明时期有“粮储、漕运、河道”“守备、分巡、督查”的功能,至清朝具有“大监察区、大军区”的性质。
“南汝道”虽然没有信阳的字眼,但道署设在信阳州。说到“南汝道”可看作信阳概念。
“南汝道”管辖包括南阳府、汝宁府、汝州(临汝)在内的24县2散州;雍正二年(1724年)光州直隶州亦划归“南汝道”(次年,令信阳州、邓州、裕州所属各县归府直辖),名称更改为“南汝光道”(南阳、汝阳、光州),辖域增加了光州所属的光山、固始、息县、商城和潢川(光州)4县1州;
又十年后,雍正十三年(1735年)汝州划出,所辖5县1州划出归“陕汝道”,但“南汝光道”名衔仍旧。
汝光淅道
“南汝光道”辖南阳府(南阳县、南召县、唐县、泌阳县、桐柏县、镇平县、内乡县、新野县、舞阳县、叶县、邓州、豫州)、汝宁府(汝阳县、正阳县、上蔡县、新蔡县、西平县、遂平县、确山县、罗山县、信阳州)、光州(光山县、固始县、息县、商城县),共22县、3散州。
南汝光道光绪年间增辖“淅川直隶厅”,所以又称“南汝光淅道”,道尹署驻信阳州,信阳州判驻平昌关。
这种行政区体制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影响甚至延续到改革开放后的“撤地设市”。
“南汝光淅道”延续至1913年民国北洋政府“废府存道”,本来尚属虚悬的清代“道”的层级为袁世凯所强化。
北伐成功后民国南京政府废除“省道县”三级管理,改为“省县”二级体制。
实践说明二级体制管理不易,因为系来自孙中山建国大计,便变通处理。
1932年实行“首县制”作为地区的召集者(南京政府最多是将县分为6类),创行“行政督察区”(专区)作为“省”的派出机构。
1949年后中共建政沿袭民国“专区”的设置,只做局部调整;
1971年改专区为“地区”;
1983年之后“改革开放”开始实行“市管县”,逐渐演化至后来“撤地设市”,成就今日“省市县”三级行政(其中“市”称“地级市”“大市”)。
民国·北洋政府“豫南道”
民国北洋时期河南分“南北东西”四道。
“南汝光淅道”1913年改名为“豫南道”,1914年6月又改称“汝阳道”。道署驻地俱在信阳县,所辖不变。
民国南京政府时期1932年在全国“废道设区”,设“行政督察区”。汝阳道属“河南第八行政督察区”,光州属“河南第九行政督察区”(署驻潢川)。1937年信阳东的光州改称“河南第九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1948年光州改称“潢川行政督察区”。
中共夺取政权前信阳及周边有众多的地下党组织,在省界沿边设置“豫鄂边工委”(1946)“豫鄂区党委、行署”(1947);在区域和县域周边设置“罗礼经光中心县委”“豫南地委、专署、军分区”“豫东南地位、行署、军分区”(1946)“汝正确信工委”(1947),纷纷纭纭不一而足。
1949年2月合并鄂豫区一、二专署为省直属“潢川专署”;
1949年3月设立“确山专区”,专署驻信阳市(7月改“信阳专区”);
1952年10月潢川专区撤销,辖地划入信阳后信阳专区辖16县。
1965年6月15日,增设驻马店地区,信阳地区和驻马店地区分置。
小结:
信阳州历史悠久,机缘天定,让这个地方有着“领衔”的义务。
信阳,先有“申国”“申县”“申州”,再有“义阳乡”“义阳郡”“义州”,“信阳州”。
信阳历史上与南阳、汝南密不可分,“申”其实就是一个逐步由西向东移动的概念。“西申”是申国的最早封地,“南申”即南阳“谢”地,“东申”乃信阳之申。
秦汉、三国时期,信阳是“南阳郡平氏县义阳乡”;两晋南北朝时期,州郡取代郡县,信阳是“义州”“申州”,一会儿属北国,一会儿归南国,又有“司州”“郢州”叫法;大唐时期,信阳依然是“申州”“义州”,归“淮南道”。五代十国“申州”“光州”有分有合,终统一于后周。
两宋和金元时期,“义州”更名“信阳州”“信阳军”,北宋属“京西北路”南宋属“京西南路”(两宋光州始终属“淮南西路”);元朝“信阳州”治“汝宁府”,隶属“河南江北行省”。
明代信阳是“汝宁府信阳州”,属散州性质。
清乾隆时期设立“道”的层级,把“南阳、汝阳、光州”合称“南汝光道”(后来加了“淅川”),又称“南汝光淅道”。道署就在信阳(原信阳地委所在地,今解放路西端“华庭酒店”左右)。
民国北洋政府将河南省分为“东西南北”4“道”,“南汝光淅道”又称“豫南道”(“汝阳道”)。
民国南京政府“废道设区”,“豫南道”拆为三个行政区:第六区(南阳13县)、第七区(淮阳8县)、第八区(汝南7县)和第九区(信阳9县)。
至于信阳与驻马店的关系,就是信阳与“蔡州”、“汝宁”(汝阳)的关系。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