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道德经“道法自然”?(上)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32 自然 道法自然 自然一词因为“道法自然”的经文而显示特别重要的内涵,至今难以领会。人们以为《道德经》中最难懂的术语是道,其实最难懂的是自然。老子五次使用自然一词,其他四次似乎很好理解,但道法自然一句使自然的重要性像一颗耀眼的新星出现在深刻的心灵眼前,令人迷惑,似懂非懂。

魏晋玄学兴起,竹林七贤之首的嵇康一句“越名教而任自然”把自然的地位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把名教与自然,儒家与道家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的差别凸显出来。王弼《道德经注》反复阐述自然的美好理念,魏晋玄学中,自然的重要性已经超过道的重要性。

道法自然产生了“任自然”的生活方式,华人心灵对自然纯朴产生了巨大的共鸣,突然发现自然的一切原来如此美好,奢华、争斗的宫廷生活和价值观是令人讨厌的。返朴归真、田园生活成为一种潮流,阮籍的《大人先生传》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激起了内心深处的“缺”,对真朴的缺。

陶渊明宁愿辞官回家种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一首《归去来兮》流传千古。陶渊明、谢灵运都是返朴归真的田园生活、崇尚山水的代表人物。诗歌、绘画的主题从宫廷转向了田园山水,牧童、牛、农耕、采櫵都是天真美好的象征自然一词的号召力远远超过了道的号召力,对自然的向往不可遏制,这是老子“道法自然”所焕发的内在激情。

那个年代几乎人人都研究老庄,注释家众多,义理探究愈来愈精微,汉代司马迁说老子义理深奥难明,玄学家对深奥难明的义理心有灵犀。魏晋玄学是华人心灵进入精微妙理的见证,《道德经》包含深刻而广泛的内涵,代表远古以来的修道运动的伟大成果和记载,在汉代被用于治理社会,但汉代对于老子思想的精微奥义不甚理解,感叹而已。

魏晋时代人们终于在现实的重压下回归心灵的探索,对生命和宇宙的根源表现出极大关心魏晋玄学开创了对远古修道运动的成果--《道德经》的深度探索,这种探索并没有因为玄学家的消失而消失。玄学兴旺200年之久,后世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道法自然经文引起了四大与五大之争。

在老子之前,文化主流是“天地人”的宇宙观,老子改造为“道天地人”的宇宙观。老子把“道、天、地、人”并列为四大,但自然的出现和后期的号召力,显然存在本体论的迷惑,自然高于道,那不是成为五大了吗?道法自然一句经文引发了文化精英对自然的崇尚,自然的外在表现展露无遗,但自然的本体论研究一直缺如,很多深刻的思想家都研究佛经了。

崇尚田园生活、热爱山水只是自然的外在表现之一。西方科学传入中华文化系统,翻译家借用老子的术语把英文的nature译为自然,然后再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二分,自然这个至关重要的老子道家概念更加陷入模糊之中。自然还派生出“自然的”这个形容词,自然、大自然、自然的、自然而然、必然等系列词语进入科学和知识体系,加上近代以来语言使用的不严谨,使“自然”和“道法自然”的深刻思想变得越来越模糊。

当今天研究老子道法自然思想时不得不探索自然的本体论内涵,以求更好的理解道法自然思想,不然道法自然只是一句美丽的口号,对认识华人深刻思想没有帮助。老子道家的自然和道法自然具有十分深刻的内涵,认识这一点对认识华夏文明和文化的高度是非常必要的。

英文的nature原意是本性与老子的自然是一致的。nature 的形容词natural翻译为自然的,意思是非人为的,另有“自动”和“自动化”都是非人为的。如果是人的行为,没有经过意识心的思考,也同样称为自然或自然的。

Nature指大自然,实际上就是宇宙这个客观世界。当自然(大自然)指客观世界的时候,老子道家的自然就与之分道扬镳了。当我们在客观世界这个意义上使用自然(大自然)这个概念时,显示了东西方对宇宙-道的本质的理解出现了重大差异。

也就是双方在使用同样的词,但表达不同的,至少有巨大差异的内涵,这样沟通就出现误解,甚至对宇宙和生命本质的看法都陷入混乱。老子显然并未用自然概念来区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甚至认为这种区分是违反自然的,因为老子的道是混成的,不容许主观和客观的分别。

翻译家把Nature翻译为自然,这更多的是魏晋名士的自然,符合山水派的意境,而不是老子的自然。西方文化的自然一词更多的是在反对神学概念上建立的,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家用自然来反对神学,但老子显然没有这样的背景。古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的《物性论》说:

如果你好好的认识并记住这一点,那么从一切暴主解放出来而自由了的自然,就能被看到是独立自主的作它一切的事情,未受到任何神灵的干预。(第124页)

诗中自然的内涵一目了然。法国哲学家霍尔巴赫写了《自然的体系》,再次重申自然与神学的对立自然科学的内涵越来越明确了,主观和客观的尖锐对立,达到水火不容的地步。动物学家、植物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等都被称为自然哲学家。科学巨人牛顿的划时代的著作就冠名《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达尔文被称为自然学家。

自然就是排斥神灵、排斥人为、排斥人的心理活动的“客观存在”人类主流思想进入了一个主客观分离的精神时代,而不知道主客观分离的主导者还是那个“该死的”主观。主观A在发号施令,A是客观,B是主观,站成两队,而A沉默不言,像个乖孩子。人们以为是客观的胜利,其实客观丧失了一切。这是本体论层面的结果。

主客观分离的思想潮流带来了丰硕的成果,科学突飞猛进,人类对物理(万物之理)的认识前所未有的深入,人类的能力大为增强。客观胜利了,自然胜利了,主客观分离的思想胜利了。老子宣说了道法自然的经文后再次入玄同大定,沉默不言,对后世掀起的巨大思想风暴置身事外。

孔子说:“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庄子·德充符),水静止时才有镜面效应,能够照见万物的真相,流水没有镜面效应,不能照见真相。世人的心流起伏不定,如同流水,照见的自然是真的自然吗?显然不是。

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并没有消除孔子(庄子心中的孔子)的担忧,爱因斯坦提出了观察者效应,站在月台上的观察者与列车上的观察者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他们都没有造假,是他们的观察者地位决定了观察结果不同被严格驱逐的主观又悄悄的回来了,自然的概念向老子的道法自然靠近了一步。

因为客观,答案是唯一的自然是唯一的,西方自然概念支持答案的唯一性,这就是确定性原理。自然主义认为一切都是人的错(老子也这么认为,但含义不同),只要彻底排除人为(想一下老子的无为),彻底排除人的思想活动干扰,答案唯一性原理是永远不会过时的。爱因斯坦证明,因为观察者效应的引进,答案唯一性原理崩溃了。

实际上答案唯一性原理早就崩溃了,只是人们(包括科学家)不愿承认罢了。牛顿和莱布尼茨发明了微积分,引进开方和虚数,数学上的答案就不是唯一的了。一个数学题有多个答案,几次方就有几个根,中学生都知道。数学早就提前摧毁了答案的唯一性原理,这只是一个信号,可惜物理学家忘记了这个信号。

认为这只是一个数学问题,而不是一个物理问题,因此可以忽略。观察者引进以后,证明答案不是唯一不只是数学问题而也是物理问题人类精神倾向于答案唯一性,这能够证明答案的正确性。现在看来不是这么简单。人类思想在接近自然,但自然在远离而去。实际上是自然拒绝人类思想的这种对自然的认知。

老子早就知道划分客观与主观的危险性,所以提出道的混成学说(“有物混成”)量子力学不仅承认有观察者效应,而且有观察态和非观察态的存在,这是一个马蜂窝。薛定谔的猫悄悄躺在那里呼呼大睡,但世人开始争论这只猫是死的还是活的?薛定谔的猫像禅师手中的麻雀,让你去猜它的死活。人们永远猜不出麻雀的死活,因为麻雀的死活掌握在禅师的手中。

如果答案不是唯一的,命运也不是唯一的现在是在不唯一的答案面前证悟唯一的答案,这是玄同得一的答案。这里还有一个更大的马蜂窝,就是老子的“复命”和楞严大劫的疑问:宇宙成住坏空为一大劫,安住在三摩地中的修行者只能看到八万大劫之内的逻辑,如果能够看到八万大劫之前或八万大劫之后的逻辑,那么现在的科学定律是否会失效?

复命意味着系统重置,宇宙是否也有系统重置的问题?老子复命和楞严大劫的疑问还是存在的。所以老子不说相同,不说大同,而说玄同,而说得一。如此说来,自然的内涵更加扑朔迷离了。自然的概念一个世纪的时间内从远远的离开又悄悄的回归,真是“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第25章)。

老子道家崇尚无为,反对人的意识心(分别心)对观察对境的干扰,这正是量子力学所追求的老子反对意识心(分别心)对观察对境的干扰,恰恰是为了更真实的认识观察对境(外尘和内尘),而不是反对认识。不是用主观去反对客观,反而要求更客观,比经典力学家更客观。

庄子说:“圣人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观察者应该绝对虚灵,不应该因为观察而伤害观察对象。老子道家对五官六根的不可靠性有深刻的洞察,五官六根本质上也是观察仪器,对观察对境(外尘和内尘)的真实性构成了威胁。五官六根是为了食物和生存进化而来的,不是为了认识宇宙-道的秘密而进化出来的。

动物的五官比人的五官要灵敏的多,人并没有在五官上超过动物,依靠五官而建立的意根也是如此。五官是地基,意根是建筑物,地基不牢固,建筑物还会牢固吗?如果说人的认识能力超过动物,那不是因为五官的缘故。世人普遍存在对五官的盲目崇拜,而却毫无觉察这一点,这正是世人依靠五官而建立认知体系(意根)的危险性所在。

今天地球上的动物都有五官,也许外星球的动物只有四官或者更多(六官或更多),庄子走到大街上一看大吃一惊,因为大街上的人眼睛都是横长的,十分另类,因此戏称为“横目之民”。庄子早就盯住世人的这双眼睛了,这是一双贪婪的眼睛,横长在额头上,与庄子在玄同大定中见到的高级生命不相同。

我们在地球上呆的太久了,认为地球上的动物就是逻辑上应该有的动物(老子警告:世人太热爱同,但自然没有同,只有玄同,几乎相同,但存在微妙的不同,正是这微妙的不同,足以改变未知世界的一切。多么像蝴蝶效应),外星球的动物也应该像地球上的动物,庄子嘲笑这样的落后观念。

所以庄子说“无物不然,无物不可”,任何想象的出来或想象不出来的动物都可能存在,都有合理性。一幅绘画作品拿来,一看就知道是横目之民画的,画的投影方式泄露了这个秘密。不仅知道了画家眼睛的长法,而且还锁定了画家的心智和鉴赏逻辑。对于老子庄子这样的证悟者来说,一张画作不仅展示了画作本身的意境,而且还泄露了关于画家更多的生物学秘密和心智秘密。

毕加索知道这一点,于是想隐形,不让证悟者获得这些秘密,就创作了隐藏画家生物学秘密的多视点画作,但还是没有能够逃脱证悟者的法眼--画家是个横目之民,但画家的心智已经与五官六根部分脱卸,获得一定的自由。

毕加索以前的画家的生物学特征是一目了然的,而且心智与五官紧密锁定,一点自由也没有。这里不是探讨艺术流派和未来艺术的发展方向,但画作和画家之间的生物学特征和五官与心智的锁定状态最为密切,因此最能揭示五官六根的生物学特征和天生缺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