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文旭:祛风除湿穿山龙
穿山龙,又名过山龙、土山薯、火藤根、穿地龙、地龙骨、金刚骨、野山药、野山药。为薯蓣科植物穿龙薯蓣和柴黄姜的根茎。生长于海拔300-2000米的山坡、林边、河谷两侧或灌木丛中,山脊路旁、沟边也有。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除新疆)及河南、湖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四川等地。临床治疗慢性气管炎、急性化脓性骨关节炎、甲状腺瘤和甲状腺机能亢进病,制成片剂、注射剂应用,有一定疗效,但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穿龙薯蓣为多年生缠绕草本,长达5米。根茎横生,圆柱形,木质,多分枝,栓皮层显着剥离。茎左旋,圆柱形,近无毛。单叶互生;叶长10-20厘米;叶片掌状心形,变化较大,茎基部叶边缘作不等大的三角状浅裂、中裂或深裂,先端叶片小,近于全缘,叶表面黄绿色,有光泽,无毛或有稀疏的白色细柔毛,尤以脉上较密。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为腋生的穗状花序,花序基部常由2-4朵集成小伞状,花序顶端常为单花;苞片披针形,先端渐尖,短于花被;花被碟形,6裂,裂片先端钝圆;雄蕊6,着生于花被裂片的中央,花药内向。雌花序穗状,单生;花被6裂,裂片披针形;雌蕊柱头3裂,裂片再2裂。蒴果成熟后枯黄色,三棱形,先端凹入,基部近圆形,每棱翅状,大小不一。种子每室2,有时仅1颗发育,着生于中轴基部,四周有不等的薄膜状翅,上方呈长方形,长约比宽大2倍。花期6-8月。柴黄姜与穿龙薯蓣十分相似,主要区别在于:植株较粗壮,根茎没有剥落的栓皮,花多少有柄,叶片有较多小刺毛。花期6-8月,果期8-10月。播种培育4-5年,根茎繁殖第3年春进行采挖,去掉外皮及须根,切段、晒干或烘干。以根茎粗长,土黄色,质坚硬者为好。
穿山龙含薯蓣皂苷等多种甾体皂苷,总皂苷水解产生薯蓣皂苷元、纤细薯蓣皂苷、穗菝葜甾苷、25-D-螺甾-3,5-二烯及对羟基苄基酒石酸;根茎中尚分离出少量25-异-螺甾-3,5二烯。药理证实总皂苷有镇咳、祛痰、平喘作用,并有改善冠状循环,增加心肌耗氧量、减轻主动脉斑块和肝脏脂肪沉积作用。
穿山龙出自《东北药植志》:“舒筋活血,治腰腿疼痛,筋骨麻木”。《山东中药》云:“治风寒湿痹”。《陕西植药调查》云:“制疟,止疼,消肿”。《陕西中草药》云:“治咳嗽,风湿性关节炎,大骨节病关节痛,消化不良,疟疾,跌打损伤,痈肿恶疮”。性味苦,平。功能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止咳平喘。主治风湿痹病,关节肿胀,疼痛麻木,咳嗽气喘,胸痹心痛,跌打损伤,疟疾,痈肿。用法内服煎汤,用量6-9克,鲜品30-45克,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简易治法
1.慢性气管炎:穿山龙片剂(每片含原生药2.5克),每次2片,第一疗程日服2次;第二疗程日服3次,均以10天为一疗程,具有镇咳、祛痰作用。复方穿山龙注射剂对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2.风湿痹痛:鲜穿山龙60克,水煎2次浓缩,加红糖分3次服。
3.大骨节病:穿山龙、透骨草各60克,白酒500毫升,浸泡7日,每次30毫升,日服2次。
4.肢体麻木:穿山龙15克,桂枝10克,三七6克,水煎加红糖、黄酒,每日早晚服。
5.闪腰扭伤:穿山龙、川牛膝、炒杜仲各15克,水煎服。
6.痈肿恶疮:穿山龙、苎麻根各等量,均用鲜品,捣烂敷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