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万份涉诉裁判文书“诉讼之王” 中银消费金融增长压力抖升

中银消金的产品取向策略相对大额,由此引发诉讼为主的风控模式,如此模式是否需要自我革新?

出品:每日财报

作者:裴岗

新年发红包已然成为当下的流行趋势,但有些红包却让很多人收的莫名其妙,心生担忧。

近日,不少用户反映,突然收到来自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简称“中银消金”)的打款,金额数十元至数千元不等。收到打款的多数用户表示,借款早已结清,甚至有部分已超过一年未使用中银消金服务。

由于这些打款没有提前通知也没有任何解释,有些用户担忧其实为网贷套路、影响征信而投诉至投诉平台,要求向中银消金退还这笔款项。

有媒体联系中银消金客服得到的回应也不一致,有说该退款属于回馈以前贷款过的老客户,给减免利息;也有表示为对部分产品新老客户随机回馈。

业内人士认为,中银消费金融此次莫名打款可能是为了迎合监管要求,进而退还相应的费用。且此次消费金融公司退费并不会是个案,未来也会有其他的消金机构退费。因为近期有消息称持牌消费金融被要求将贷款利率调整至24%以下。

不过截至目前,打款给客户的中银消金投诉量却大幅上升,增加的多为要退还打款,怀疑套路贷的投诉,这结果也是令人啼笑皆非。

《每日财报》就上述疑问向公司发出采访,遗憾的是截至发稿并没有收到回复。

老牌企业压力渐增

中银消金作为四大行中唯一的消费金融公司,成立于2010年6月,是经中国银监会批准设立的全国首批消费金融公司之一,中国银行旗下的综合经营公司,也是且是最早试点消费金融牌照的消费金融公司之一。

不过近年来,中银消金的日子并不好过。

消费金融竞争加剧,监管趋严,爆发中的消费金融市场开始降温。中银消费金融虽为有实力的老牌消费金融公司,2017年还是净利润最高的消费金融公司,但2018年起也开始大幅下滑。

根据《每日财报》的统计,2018年,中银消费金融公司总资产为362.17亿元,同比下滑8.98%;净利润为5.59亿元,同比下降59.35%。

究其原因还是监管合规压力趋大,贷款规模扩张受限,然而贷款规模却是消金公司的主要盈利来源。

另一方面,受监管要求资本充足率红线影响,公司资金等成本上升,业务规模以及营业收入受限。

《每日财报》注意到,从资本充足率来看,2018年,中银消费金融的资本充足率10.95%,较2017年上升了0.52个百分点。

相应地,2018年中银消金贷款规模为360.79亿元,同比2017年末的402.92亿元下降10.46%。贷款规模的下滑,极大导致了总资产规模的收缩。

此外,资金成本高也是中银消金业绩下滑的一个重要因素。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的负债来源大多依赖同业拆借。

在中银消费金融负债表中,拆入资金占负债的比例达到87.84%,而银行拆入占比就高达83.79%。2018年,中银消费金融仅增加了13亿元的其他金融机构拆入资金。资金来源相较单一,融资成本较高,从而要面临较大资金成本压力。

当前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贷款规模甚至无法比拟国内的三流银行,银行更是具备吸储能力,资金成本低,息差浮动空间远远高于消费金融机构;再加并行的资金成本压力,非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压力可见一斑。

采用诉讼式催收

《每日财报》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1月7日,中银消费金融因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借款合同纠纷起诉他人的裁判文书合计近26000份,其中,中银消金2017年裁判文书3018篇,2018年裁判文书8444篇,2019年(前三季度)裁判文书9688篇。

显然,中银消金主要靠法律诉讼进行催收最终工作,起诉借款人已成为中银消金"风控"的重要手段之一。也因此,中银消金在聚投诉的投诉量只有782件,涉及投诉内容也主要集中催收骚扰层面。

除此之外,如此庞大的起诉量也显示出中银消费金融的客群质量及客户之间关系并不乐观。

且案由记录显示,中银消金历史裁判文书中99.17%为原告,其中17600篇为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占比77.3%);3009篇为借款合同纠纷(占比13.2%)。这些起诉基本都是中银消费金融胜诉,但息费上限多被降低至24%,同时借款人的贷款金融动辄几万元起,很多是十几二十万元。

这一结果显然暴露出两个问题,一方面监管部门不断强调,不得收取砍头息或者违规收取金融服务费,是以利率上限大概率规定为24%;另一方面中银消金偏向相对大金额的贷款,这能带来更高的利润,但显然大额贷款的偿还过程相当艰难。

中银消金的产品取向策略相对大额,由此引发诉讼为主的风控模式,如此模式是否需要自我革新?

消费金融行业已迈入下半场,中银消金显然还没做好准备,此后是改变产品取向策略还是加大金融科技手段应用都未可知,一切静待时间的检验。

(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