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徽州104】璜蔚:我本名叫黄郁,所以别叫我黄wei

【行走徽州104】璜蔚:我本名叫黄郁,所以别叫我黄wei

司马狂/文

我去璜蔚的时候,街口大桥还没有通车。早上自歙县县城,翻越长陔岭,一路折腾,差点晕车,才到了璜蔚村中。入村就瞧见了璜蔚村小学,校舍新得很,只是不知道这学校如今还有多少孩童在此就读。200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年璜蔚小学在校生尚有593人,那俨然就是一个大学校的规模啊,如今能有个零头就算是不错的了,这就是当下农村的真实现状。

紧挨着璜蔚小学的是纪家老宅,这房子修葺一新,在璜蔚村中算得上是佼佼者。房主老纪家是世代相传的油榨制作工匠,他家祖上在江南一带赫赫有名,经纪家做出来的油榨,出油率特别高,而且经久耐用,油坊主人能请到纪家的人去制作油榨,那就是品质的保证。现在,手工压榨的油坊越来越少,仅剩下的也多成为研学或者旅游的体验项目,不说新做油榨,就是修理油榨都很难找到手艺人。而老纪的一身技艺,可以说宛如屠龙神术。平日里,压根没有用武之地,可一旦需要的时候,却是千金难求。

沿着进村的水泥路继续往璜蔚村中而行,路旁有山溪潺潺而过,村民沿着山溪的两岸各自营建自己的房舍。我穿行在村中,倒是发觉了一个别的地方没有的特色。那就是村民的宅子正门之上,悬有“青狮”。或是木牌钉在门楣上,用毛笔字写着“青狮镇宅”。或是用金属打出青狮的样式,悬挂门楣之上。这是否和当地的地理风水有特殊的关系呢?木牌、金属牌,青狮的原材料越来越高级,人们对于家宅安宁的美好向往,依旧没变。

在我踏足璜蔚之前,我被诸多形容街源一带的民谚,比如“手捧苞芦馃,脚踏一炉火,除了皇帝就是我”所误导,总觉着这里的人们被长陔岭所阻隔,出山不易,所以会留存有很多的古建筑。而当我真的到了璜蔚的时候,顿时觉着,此间百姓生活之富足,丝毫不比别的地方差。你看,村子里的新房子一栋接一栋的盖了起来。只是,我偏爱徽州传统古建筑,于是在村里徜徉半天也难以寻觅我想要的风景。

在2004年底乡镇合并之前,璜蔚也是一个乡,璜蔚村里的商业氛围自然不会差。历史上的璜蔚,在鼎盛时期,更是有多达60多家的店铺。光是药铺就多达7间,而茶叶铺则更是整条街上随处可见。更有甚者,民国时期,璜蔚还有大烟馆、妓院、赌场,可以说此间曾经的繁华,着实让人惊艳。而造成这里繁华的原因,我一时还真的琢磨不出来,要说是地理位置的缘故,似乎并不像。

因为商业的繁华,于是衍生出了璜蔚的文化产业,其中最出名的则莫过于璜蔚的徽剧班子。璜蔚人胡光(广)荣素有“第一花脸”之称,其创建的新庆班,蜚声徽州府,后因演员不齐而歇业。此后,璜蔚保长胡春寿重招新庆班演员,创建了太平春戏班。这两个徽剧班,其实表演的是掺杂着京剧和徽剧一起演的戏码,甚至演员们的念白、唱词也是普通话和方言糅杂在一起的。戏班中的演员、琴师、烟火师,身怀绝技的也很多。

今人,多将璜蔚读作huang wei 其实不然,璜蔚本叫黄郁,至于黄郁这个村名的由来,我暂时未知。毕竟胡姓早在南宋年间就已来此定居,而在胡姓到来之前,也有苏、燕、曹、李、潘诸姓先后落户,但没有黄姓的踪迹啊。后人在黄字前加上斜玉旁,变为璜。而将郁改用它的通假字蔚,其实蔚本就有wei 和yu 两个读音。但是很遗憾,如今在标识牌的汉语拼音标注上,也多将璜蔚的蔚标成wei的读音。在《歙县地名录上》,以璜蔚村之山溪为蔚川,称蔚川横向流入街源河,所以村子得名横蔚,而后雅化称璜蔚。这段文字,雅化得很是突兀,且直接用wei的读音,似乎有待商榷。

在我没有行走徽州之前,我印象中璜蔚一直是和璜田并称的,吾乡人管那一带合称璜田璜蔚。彼时对于璜蔚没有直观的认知,甚至之前几年,路过璜田也并不知晓璜蔚究竟在何处。其实,徽州的每一个村落,都藏着很多宝贵的文化基因,需要我们身临其境去真实的感受一番,璜蔚亦如此。

附录:此前曾录视频,专门讲解璜蔚村名的读音,点击标题就能跳转阅读哦。

【司马狂说徽州70】歙南璜蔚、歙北太尉殿,到底怎么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