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肾系统
在中医里,人体就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内联六腑、五官、九窍、五体、五志、七情,外合自然界五方、五时、五气、五化、五色、五味的有机整体。
今天,我们来学习——肾系统。
中西所讲的“肾”含义是不同,中医学所说的肾,除了肾脏以外,还包括了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概括,而不是单指肾脏。
只要是跟“肾”主宰的功能相关的,都在 “肾”的范畴,比如:肾主髓,髓生脑,从而影响人的大脑功能,所以,保养肾精至关重要。
而在西医上的“肾”则单独指肾脏,这一点大家要区分清楚。
肾的位置:肾位于腰部脊椎两侧,左右各一,右微下,左微上,肾的外形椭圆弯曲,形像蚕豆,与膀胱、骨髓、脑、发、耳等构成肾系统。
肾的功能与特点
一,肾藏精
《黄帝内经》认为,肾为“藏精之所,主骨生髓”,意指肾为生命的“发动机”,所以古代医家又称肾为“ 先天之本’” 。
肾藏精——无论是先天之精还是后天之精都藏于肾,肾的作用是对精的封藏,称为封藏之本。
肾的精气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又是促进生殖功能成熟的物质基础。
人从幼年开始,肾的精气就逐渐充盛,到了青春期,肾的精气进一步充盛,体内产生了一种叫“天癸”的物质,这时人的生殖器官已发育成熟,男子出现排精,女子月经来潮,从而具备了生殖能力并维持到一定的年龄。
二,肾主水
肾主水,是指肾气具有主持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
肾中精气的气化功能,对于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起着很重要的调节作用。
三,肾主纳气
纳,就是摄入,收纳的意思。肾主纳气,是说肾有吸收肺所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道表浅的生理功能。
虽然人体的呼吸是由肺控制的,但中医认为正常的呼吸功能与肾脏密切相关,具体表现为,由肺吸入的清新空气必须降到肾,由肾来吸收,这样才能保持呼吸运动的顺畅和深度,从而能保证体内和体外的气体能够正常交换。
呼吸出入的气,虽主留在肺,但根在肾。肾气足所以肺气充,反过来讲,肾气亏损就不能助肺吸气,患者就会产生呼多吸少,并且有吸气不能到达丹田的感觉。
无论是肾气虚衰,还是肺气久虚,久病及肾,都会导致肾气的纳气功能失常,出现呼吸表浅,或呼多吸少,动则气喘等病理表现,称为“肾不纳气”。
一般的久病咳喘,特别是年老肾虚患者,多有纳气困难。
肾与形体官窍的关系:
肾的功能正常与否都可以在身体上反映出来。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 ,所谓“望” 就通过对身体的一些小变化,可以察觉出健康与否。
1.肾在体为:骨/髓
中医认为,人的骨骼强健与否,由肾之精气的盈亏所决定,肾精足,则骨骼坚韧,反应灵敏。
骨质疏松的人要补养肾的精气,肾的精气足了,骨骼就强健有力了。
肾还主髓,髓生脑,从而影响人的大脑功能。所以,保养肾精至关重要。
2.肾其华为:发
头发的营养虽然来源于血(所谓“发为血之余”),但头发的生机,根源于肾气。体内肾气的外部表现可从毛发上显露出来,青壮年肾气充盛的人,头发茂密光泽,年老体弱,肾气虚弱的人,往往毛发容易干枯脱落。
如果头发浓密黑亮,那么可以肯定此人身体健康,肾气充足。
3.肾开窍为:耳/二阴
肾开窍于二阴,指的是在下开窍于前阴后阴,
肾开开窍于耳,指的是在上开窍于耳。
大家常说“耳大有福’”,背后的原理就是肾开窍于耳,肾气充足则耳大饱满、精力充沛,做事业自然拼劲十足、无往不利。
曾国藩说:“功名看气宇,事业看精神。”就是这个意思,经常耳鸣或者听力下降的人,就表明肾气不足了。
二阴就是尿道以及肛门,肾的功能影响着大小二便。
尿液的排泄虽由膀胱所主,但仍靠肾的气化功能才能维持正常。
因此,排尿异常的病症,如小便清长,尿频,遗尿,尿失禁,少尿,尿闭,尿余沥等,就能表示肾气虚。
生殖系统功能也受到肾功能影响,如肾虚则会出现阳痿,遗精,早泄等症。
肛门,主要排泄粪便,虽然主要和大肠、脾等有关,但也与肾的气化、温煦、封藏功能有关。
因此,肾病时,常影响到粪便的排泄。例如,肾阴虚,可见大便秘结;肾阳虚则大便溏泻;肾气不固,则久泄滑脱。
4.肾在志为:惊/恐
惊与恐不同,惊是事先不知道而惊吓;恐是自己知道而恐惧,是因精神极度紧张而造成的胆怯。
惊恐伤肾,当人受到惊恐时,轻则心神不安,重则二便失禁。
在日常生活中,有人因遭遇抢劫而致二便失禁,有人因观看恐怖片出现四肢冰凉,面色苍白,更有甚者被惊恐的语言或行动暗示,惊吓而死。
这些就是“恐则气下”的后果。因此,治恐当补肾,治惊应安神。
养肾就需避惊恐,防止“恐则气下”,损伤肾气。
5.肾在液为:唾
唾为肾精所化,所以肾在液为唾,唾具有溶解食物,以利吞咽和保护滋润口腔的作用。正常情况下,润泽而不外溢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