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一墓——牛河梁遗址(古物地域性研究资料必备欢迎关注、分享)

本周之器物仍然为之前介绍过的牛河梁遗址所出,经慎重考虑,缘牛河梁遗址在红山文化器物遗址中的不可取代地位和重要性,特做重复发表,以助爱好者加深理解和记忆,望能把各标准器、坑口环境特征做进一步认识和体会。

遗址名称:牛河梁遗址

遗址时代:约为公元前3600年--前3000年

发掘单位: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

发掘时间:1983年开始

地理位置:辽宁省建平县、凌源市交界处

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境内的凌源市与建平县交界处,东经119度30分,北纬41度20分。是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祭祀建筑和积石冢群相结合的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于1981年发现,发掘。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群的发现,充分证实了5500多年前那里曾存在着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社会。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群被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它的发现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意义,对了解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具有重要价值。它在国内外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遗址出土有众多文物,其中以女神头像最为珍贵。玉雕值猪龙、玉雕鹄鸟(猫头鹰)等,造型古朴神似,也令人叹为观止。

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第十六地点的发掘被评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且建立国家遗址博物馆。

遗址以“女神庙”为中心,周围分布“女神庙”泥塑女神头像积石冢群。“女神庙”背依的山丘,顶部有一处大型山台遗迹;积石冢间有一座石砌圆形三层阶祭坛。“女神庙”是由北、南两组建筑物构成的半地穴式木骨泥墙建筑,南北总长23米多,部分墙面有彩色图案壁画。

女神

庙内出土的人物塑像具女性特征,保存的部位有头、肩、手、腿、乳房等。其中一件彩塑“女神”头像为一全身人像的头部,高22.5厘米,面涂红彩,眼内嵌淡青色圆形玉片为睛,额上的箍状物可能是发饰或顶冠,塑工细腻生动。

有人认为,女神可能为生育神和农神(地母神)。已发现积石冢20多座,平面为方形、长方形或圆形,周边石台基的内侧排放着作祭器用的黑彩红陶无底筒形器。

冢内往往以一二座地位尊贵的大型墓为主墓,周围或上部附葬多座小墓。墓内随葬品多玉器,有猪龙形玉雕、钩云形玉佩、玉璧和玉龟等,种类和数量随墓的大小而异,也有些墓空无一物。

一般认为,牛河梁规模宏大的祭祀场所,是原始社会晚期一个规模很大的社会共同体举行大型宗教祭祀活动的圣地;积石冢所反映的社会成员的等级分化,显示出原始公社走向解体的迹象。

遗址景点

女神庙

1983年,考古专家们在牛河梁清理发掘时,发现了一个馒头状的红烧陶物。经过挖掘,发现牛河梁南侧竟有一座女神庙,数处积石大冢群,以及面积约为四万平方米的类似城堡或方形广场的石砌围墙遗址。

已发现的女神庙由一个多室和一个单室两组建筑物构成。多室部分南北长18米多,东西宽7米左右;单室部分南北长2米多,东西宽6米多,为土木结构,墙壁以原木为骨架,经过结扎禾草秸把、敷泥和表面压光处理,然后在上边彩绘以赭红色相间、黄白色交错的三角几何纹、勾连纹图案。女神庙内堆满了女神、动物的塑像,有资料显示,这仅发掘了遗址的一小部分,就出土了人物塑像的头、肩、乳房、手等残块和玉猪龙、大鸟雕像数十件。人像残块至少分属五六个不同的人像个体,均为女性形象,形体有大有小,或与真人相当,或大于真人若干倍,有的一只耳朵就有12厘米长,塑像的表面还涂以朱色。这些塑像表现出相当高的造型技巧,其中有一尊基本接近真人大小的彩塑女神头像,头高22.5厘米、面宽16.5厘米,耳长圆,鼻梁低,眼内嵌圆形玉片为睛,颧骨高耸,嘴大,面涂红彩,出土时仍很鲜艳。在女神庙中还发现了一些祭祀用的陶器,说明当时女神庙中曾经有过较大规模的祭祀活动。

积石冢

积石冢一般都是用高30厘米、长40厘米、宽20多厘米,经过打制的大石块砌成的,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每座冢的占地面积都相当大,一般有三、四百平方米,最大的达1000余平方米,平均的垒石高度在1米以上。每座积石冢内,一般都有数十人列“棺”而葬。他们可能因为身份的不同而被分别安置在大小各异的石砌棺材之中。目前发现的最大的石砌棺材(位于墓的中心),长宽各3.5米,一般的石砌棺材长仅有1.5米,宽仅0.5米。

在这些大型的积石冢中,随葬了数量众多、十分精美的各式玉器,总数达数十件。玉器一般放置在死者的头下、胸前和身边,种类有作为原始宗教信仰之物的玉猪龙,有挂于胸前的双联、三联玉壁,有勾云形王佩、扁圆形玉环、圆桶形玉箍,有作为艺术品的玉鸟、玉鸽、玉龟、玉鱼、玉兽等,工艺精美,造型上追求神似,别具风格。其中以玉猪龙为代表的玉器已经成为红山文化的代表器物。


金字塔

在距离牛河梁女神庙一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小土山,经初步发掘证实,这座土山竟全部是人工夯筑起来的,地上部分夯土堆直径近40米,高16米,外包巨石;内石圈直径为60米,外石圈直径约为100米。夯土层次分明,估计总土方量在数十万立方米以上。

小土山的形状为圆锥形、小抹顶。上面是用3圈石头围砌起来的,每一层石头伸进去10米,高度为1米,山下面亦有3圈石头围砌起来。围绕小土山周围的山头上,还发现有30多座积石冢群址,整个积石冢群都是圆锥形、大抹顶,和古埃及的金字塔相比,布局是一样的。故考古专家将其称为中国的“金字塔”。

具体分布

牛河梁遗址第一地点(女神庙)所在山梁的地势。所谓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即以此地为中心分布。当然,目前所知的所有十六个地点的分布,并不一定都在牛河梁上,只不过是以这个中心地点名命而已。牛河梁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从小里说,位于辽宁建平县、凌源市与内蒙古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三县交界处,往大里说,位于辽宁省、河北省与内蒙古自治区这二省一区的交界处。不过,这些现代的行政区界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因为这些区界在6000年前并不存在。牛河梁地区真正耐人寻味的地方,在南北方向它是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过渡的地带,在东西方向它是东北地区通往蒙古草原的前沿地带。

所以牛河梁具有这样的特质:东北地区的渔猎文化、蒙古草原的游牧文化与华北平原的农耕文化在这里汇合,在远古时期,它也是这三种文化的人群往来迁徙与交流的咽喉地带。

第一地点第一建筑N1J1(女神庙)全景

土木建筑的半地穴式神庙基址。到目前为止,这里只是经过初步的试掘,正式的考古发掘还没有全面展开。作为神庙,这个长度只有18米,最大宽度只有9米的地方可能略显狭窄了,这与现代庙宇根本不能相比。也许这处庙宇只是牛河梁上当年众多庙宇之中规模并不算大的一个,而其它的庙宇也许尚未被发现,或者早已被漫长的岁月冲蚀掉了。

女神庙被发掘以前的样子

山岗上满是现代人工种植的松树林,为了发掘,一些松树被砍掉了,留下一片树桩。在这样一片到处是砾石和沙土的地方,种植松树也许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出土的泥塑人像上臂部分残件

神庙内的神像不止一个,从目前发掘的情况来看,大约有五、六个个体的残留,这些泥塑人像有的如真人大小,有的则是正常人体比例的两倍或者三倍。此外还有一些动物泥塑的残留。


女神庙出土的泥塑熊爪残件


女神庙出土泥塑熊的鼻吻部位和泥塑的熊下颌残件


女神庙出土泥塑猛禽残件——鹰爪


女神庙出土泥塑猛禽残件——鹰翅

对照第16地点4号墓出土的玉鹰,可以发现这件泥塑的鹰翅与玉鹰翅膀所用的表现手法是相同的。由于女神庙直到现在并未经过完整的发掘,我们不知道这座庙宇还有没有其他表现动物崇拜的泥塑,以及这些动物形象的出现到底是作为守护神,还是作为祖先神?毕竟,以动物作为祖先神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很普遍的,特别是在人类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年代。


女神庙内墙彩绘壁面的残块


女神庙出土的熏炉器盖以及圆底钵形器


女神庙第2建筑址西山台边缘处的圆坑状遗迹

在第一地点,除了女神庙之外,还有另外3个建筑址,那是3个用石头砌墙筑成的山台。第2建筑址北部山台的边缘发现有大片红烧土堆积,在此地采集到一些泥塑人像的构件,这里是否是另一座庙址尚不能确定。但是本博猜测,神庙周边的山台和灰坑,很有可能是一些制作陶器的现场。女神庙及其周边位于山梁的斜坡之上,由于这里的地形不适合摆放大量陶器,所以要在土坡上砌筑石墙,这样就便于在石墙内填土形成较大的水平台地。台地边缘的土坑以及大片的红烧土,正是烧制陶器的火塘。


女神庙第3建筑址表层的陶器碎片堆积

这些都是无底圆筒形陶器的碎片,大约有上百个圆筒形器的个体。在这个制陶坑的坑底以及坑壁上,都发现有火烧的痕迹。


女神庙3号建筑址出土的陶筒

这是牛河梁特有的宗教用陶器,一种没有底的圆筒。到目前为止,没有人能令人信服地指出它们的用途。这些圆筒常见整齐地排列在积石冢的周围,看似守护着冢内的神灵。牛河梁遗址出土的陶筒有数千个之多,这些圆筒的高度约20~60厘米,高矮不一,直径约20多厘米。


女神庙第4建筑址内的柱洞和火塘

在这里发现了一些古人类的生活用品,包括一些石器和陶制的炊具碎片,因此,本博推测此处遗址可能是一个厨房,因为即便是巫师们也不可能不食人间烟火。

牛河梁遗址第10地点出土的陶罐

这种陶罐在牛河梁遗址墓群中比较典型。一般来说在牛河梁遗址积石冢下层的墓室中会有一两件这样的陶罐陪葬,而在年代较晚的上层墓葬中基本上已不见陶器陪葬了,要么没有陪葬品,要么只有玉器陪葬。

陶罐线描图

罐身的彩绘,似乎能说明红山文化地区曾与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存在着密切的交流。在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被发现之前,人们根据传说认定民族女祖先女娲出生于仰韶文化地区,但是牛河梁遗址女神庙的发现,使这一地区很快成为研究女娲文化的新热点。


第2地点一号冢(N2Z1)全景鸟瞰

古人往冢上堆石头的风俗不知起于何时,内蒙古草原的敖包、青藏高原的玛尼堆,都是这种积石风俗的流传与体现。《山海经》记有“禹所积石之山”,恐非为治水而积石也,可能也是为坟墓而积石。积石的用意,最初可能是为了使这些坟墓免受风雨的侵蚀,从而起到保护的作用。时间长了,积石演变为一种宗教仪式,以表达人们对于祖先和神的尊敬。



第2地点1号冢出土的扁钵式筒形器

这也是一种谜一样的宗教祭祀用陶器,因为它也是没有底的。

如果是比较高的长筒,人们很容易得出结论说那些长筒的作用是为了“通天”。但是这种推论却并不适用于这些扁平而且带有收口的陶筒。它很像现代用于盛装围棋子的钵子,只不过依旧是没有底的。曾经有人猜测这些筒形器其实是一种陶器座,上面可以放一些陶锅或陶钵。但是这种猜测很快就被推翻了,原因是它们仅仅只是出现在积石冢冢界石墙的内侧,是一排排一圈圈整齐地排列着的,数量多达数百只。因此这些陶筒只能是用于宗教祭祀的专用陶器,而不是普通的生活用品。

N2Z1M25(第2地点1号冢第25号墓)全景

为了达到一定的深度,所以才掘了这么多的台阶,一直到达基岩层。这是牛河梁积石冢下常见的石棺墓之一,而在一千多年以后,龙山时代的陕北的神木石峁也流行这种石棺墓。


N2Z1M25墓室

1991年6月3日至8日,由郭大顺先生和他所带领的考古小组发掘。关于墓主人的性别,存在不同的意见。一说为女性,年龄为35~40岁;一说为男性,年龄40岁左右。

斜口筒形玉器(玉冕)

N2Z1M25:3(第2地点1号冢第25号墓第3号出土标本),淡青色,有黄褐色瑕斑。通长13.3、斜口端宽8.3、平口端长径6.8-5.9、壁厚0.5厘米。出于墓主颈部,横置。


玉冕

第2地点1号冢25号墓出土,6号标本。绿色,有白色瑕斑。通长11.1、斜口端最宽8.7、平口端7.3-5.6厘米、壁厚0.4厘米。

斜口管状玉器

第2地点1号冢第25号墓出土,7号标本。黄绿色,质匀,底缘面有一处红褐色瑕斑。器长4.6、粗端口径.28-3.1、壁最厚0.6厘米。出土于右胸部。这其实是一枚小型的玉冕,从出土部位来看,应当用作玉勒子。

玉镯

第2地点1号冢第25号墓出土,第4号标本。淡黄绿色,无瑕疵。镯体正圆,内缘平,外缘尖断面三角形。外径6.4、内径5.2、厚.06厘米。出土于右腕部。

玉镯

第2地点1号冢第25号墓出土,第5号标本。色泽、形制与上一件相同,但有白色瑕斑。外径6.5、内径5.4、厚0.6厘米,出土于左腕部

玉勒

第2地点1号冢第25号墓出土,共两件,分别为该墓的第1号和第2标本。两件皆为淡绿色玉,泛黄,用料精,一无瑕疵,一略有白色无瑕斑。标本1(左)高1.2、端径1.5-1.2厘米,出土于颅骨右侧。标本2(右)高1.1、端径1.5-1.2厘米,出土于颈部的玉冕上。


牛河梁遗址N2Z1M26(第2地点第1号冢第26号墓)全景

墓的形制与第25号墓相同,埋藏极深,应为较早期的重要墓葬。


N2Z1M26墓室全景

此墓于1991年8月11日至18日由郭大顺等人发掘,墓主人为成年男性


第2地点1号冢第26号墓玉器出土状态

由于出土时墓中骨骸排列出现异常错位,发掘者认为可能经过某种啮齿类动物扰动


N2Z1M26出土的双兽(鸮)首玉饰

标本第2号。器为黄绿色,局部有白色瑕斑,精磨,光泽度高,圆润感强,出土于墓主人腹部,正面朝上,背面有三对牛鼻穿孔。器通长12.9、宽9.5、厚0.6厘米。


玉鸮背面局部放大图

三个牛鼻穿呈等腰三角形布局

红山文化的这类玉饰应是缝在墓主人腰带上的,以腰带饰表明身份,似乎是来自草原民族的习俗。在后世,只有夏民族沿袭了这一习俗,夏人的王在腰带上佩镶绿松石的青铜牌。商代似乎没有这个习俗,而在商时期,蜀人一度亦佩带青铜牌。春秋战国时期,中原诸侯一度模仿过北方胡人的装束,其中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为代表。所以战国时期中原大墓常有一种盾形玉饰出土,那也是玉制腰带饰,而不同于玉带钩。战国至汉代,中国西南部古滇人、古夜郎国人亦有佩带腰牌的习惯,但是已不限于王和贵族佩带了,普通平民亦可佩带,而这时的腰牌,已与带钩合为一体了。

第2地点1号冢26墓出土的玉管

标本第1号。黄绿色,有瑕斑。器长4、外径2.2-1.7、孔径0.6-0.8厘米,出土于右胸部。

坠饰。第2地点1号冢26墓出土,标本第4号。淡绿色,泛黄,有褐红色和白色瑕斑点,有裂纹。器最长6.3、宽6.1、厚0.95厘米。出土于右肘部。M26共出土玉器4件,质料相近,疑为同一块玉料制作。


N2Z1M1(第2地点1号冢第1号墓)发掘前清理出的石棺盖板


N2Z1M1于1981年4月9日试掘

发掘者郭大顺。墓主为女性,年龄35-40岁。

玉环

N2Z1M1出土,标本第1号。出土于左颅骨顶,白色蛇纹石岩质,正圆形。外径1.2、内缘9、厚0.7厘米。这么大的一只玉环,疑为头饰或耳饰,因为上面有穿孔。


N2Z1M4和Z2Z1M14号墓全景

N2Z1M4(第2地点1号冢4号墓)墓室全景

1984年8月3日至6日发掘,发掘者孙守道、郭大顺等人。墓主人为男性,年龄约35岁。发掘报告称:右侧顶骨有砍痕。

第2地点1号冢4号墓玉器出土状态

一只大玉冕枕于墓主头骨之下,一大一小两只玉猪龙摆放于胸前。

牛河梁遗址第2地点1号冢4号墓出土,标本第1号

深绿色,质匀,通体内外磨光。玉冕通高18.6、平口长径7.4、斜口长径10.7、壁厚0.3-0.7厘米。以河伯与地神的地位,墓主人拥有玉冕是理所当然的,而且,这只玉冕的尺寸极大,或许更能显示河伯与地神的地位。这只玉冕在出土时尚粘连着一小片头骨,可见牛河梁的“天子”们,入葬时解开玉冕并将其横枕在头下是一种通例

玉猪龙N2Z1M4出土,标本第2

淡绿色,微泛黄,通体精磨,光泽圆润。通体高10.3、宽7.8、厚3.3厘米。在发掘牛河梁以前,玉猪龙早有传世品出现,但人们不知其来源。而这件玉猪龙是第一次通过正式考古发掘得到的实物标本,而且是原地原产的标本,其意义非同小可。

猪龙 N2Z1M4出土,标本第3

白色蛇纹石岩质,通高5.6、厚2.5厘米。

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境内的建平县和凌源市交界处,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文化遗址,1981年被发现,除了珍贵的玉器,发掘了坛、庙、冢等遗址,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提供了有力物证,该遗址现已建成公园。

N2Z1M7(牛河梁遗址第2地点1号冢7号墓)中的三堆人骨和玉器出土状态

1984年11月1日由张星德负责发掘。这是一座三人二次葬合葬墓, 所谓二次葬,一为异地迁葬,迁葬时死者骨骸多已朽烂;其二为原地二次葬,因为一些墓葬的年代相隔太久,古人在挖掘新墓穴时,挖掘到很久以前的旧墓,于是清理出墓中的骨骸和随葬品,在原地附近另找合适的地点再次下葬。这个石匣墓中葬有三人的骨骸,其中偏西部为1号人骨,男性,年龄30-35岁;东为2号人骨,男性,年龄18-20岁;南为3号人骨,男性,年龄30岁左右。


玉璧N2Z1M7出土,标本第3

白色,璧体残断。外径11.5、内径4.7、厚0.5厘米。近外缘处钻二小孔。置于南3号人骨架上


N2Z1M8(牛河梁第2地点1号冢8号墓)墓室

1984年11月1日发掘。发掘者:张星德。此葬为二次葬,墓主为女性,年龄约40岁。

N2Z1M9(牛河梁遗址第2地点1号冢9号墓)全景

1984年11月3日发掘。发掘者:张星德。墓主人为男性,年龄约50岁。无论是牛河梁的巫师,还是那个年代的人群,活到50岁已是很老了。在牛河梁遗址,尚未发现超过60岁以上老者的墓葬,也未发现低于14岁的儿童墓葬。有研究者认为,低于14岁的儿童是不允许入葬这些积石冢的。

N2Z1M9号墓石钺与勾云形玉器出土状态

N2Z1M11(牛河梁遗址第2地点1号冢11号墓)全景

1984年11月3日发掘,发掘者:张星德。此墓为二次葬,男性,年龄25-30岁。


N2Z1M4号墓玉器出土状态


勾云形器(云神佩)

N2Z1M4出土,标本第1号。白色,通体磨光。通长15.8、宽6.9、厚0.6厘米。

双人首三孔玉梳背

Z2Z1M16出土,标本第1号。关于红山文化的这类玉器,说法极多。也有一些人将一些稀奇的观点写成论文,获得了博士、硕士什么的,可惜后来证明都是误解、谬谈。只到良渚文化遗址墓群的发现,证明了这是玉梳背,于是疑点冰释,谬论终止。所谓玉梳背,即梳子的把柄而已,骨质或者木质的梳子,早就腐烂了,只剩下不腐的梳背。长6.8、最宽3.1、厚0.6、大孔径1.5厘米。一边一个人头,似为女性形象,其头饰与第一地点女神庙女神的泥塑头部很相似。这种女性头饰是帽子还是头巾,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凤首

出土于第2地点1号冢17号墓东璧外0.5米处。滑石质、淡黄色,表皮间深褐色。长3.1、最厚0.7厘米。


N2Z1N21(牛河梁第2地点1号冢第21号墓)墓室

1989年10月7日至9日发掘,发掘者:朱达。墓主人为男性,年龄30岁左右。到目前为止,牛河梁古墓群出土玉器者以此墓为最多,达二十余件。


兽面玉牌饰

N2Z1N21出土,标本第14号。淡绿色,有白色斑。通高10.2、最阔14.7、厚0.4厘米,陈放在墓主的腹部。“兽面”即句龙的面孔,表示河伯身份的神器。两眼钻大孔,两鼻孔钻小孔,另外有两个小穿孔。


勾云形器

N2Z1N21出土,标本第3号。

玉龟壳

N2Z1N21出土,标本第10号。淡绿色玉。龟背长5.3、宽4.1、腹部残长4.5、宽3.8、圆窝径2.3、通体高2.7厘米。出土于左胸部。


Z2Z1M22(牛河梁遗址第2地点1号冢第22号墓)

1989年10月24日发掘,发掘者:李新全。22号墓位于一条冲沟之内,原本是埋藏较深的一座大墓,可惜大部为冲沟所毁。经常性的山洪爆发,威胁着这些神灵的安息之地,这可能就是人们不辞劳苦,不断地往这些墓地上堆砌石头的原因。全墓仅残存墓底的数个石块和一具人骨,墓主性别不详,此墓共出土玉器3件。


勾云形器(交龙兽面纹玉佩)

Z2Z1M22出土,标本第2号。黄绿色。器身长14.2、宽4.6、厚0.5厘米。

龙凤玉佩

N2Z1M23出土,标本第3号。青白色,泛绿。长10.3、宽7.8、厚0.9厘米。出土于墓主腹部。上为凤,喙部向下勾曲,有冠有羽,蛇身。龙在下,长吻如同鳄鱼,有圆窝状鼻,有耳有角,亦蛇身。凤喙部抵于龙的下颚或腹部。


绿松石坠

N2Z1M23出土,标本第1号。表层绿松石,底层有黑色皮壳。长5.2、宽1.6-3.8、最厚0.5厘米。


N2Z1M27号墓墓室局部


兽面纹玉佩(雨师佩)

N2Z1M27出土,标本第2号。绿色。高9.8、宽28.6、最厚0.5厘米。

玉贝3

N2Z1C出土,标本第3、4、5号。长2-2.3、宽1.4-1.75、厚0.65-0.75厘米。


牌位形玉器

N2Z4H1(第2地点4号冢1号灰坑)出土,标本第15号。黑色滑石质,高3.4、底边宽0.55-1、体宽0.5-1、厚0.35-0.45厘米


锛形石器

N2Z4H1出土,标本第16号。属于细石器,红碧石质。长6.8、刃宽3柄宽1.6、最厚0.5厘米。


陶瓮

N2Z4M5号墓出土,标本第1号。牛河梁早期墓常有此类陶瓮出土,而玉器则比较少见。晚期墓则相反,只见有玉器随葬,而不见陶器了。这反映了牛河梁巫玉的兴起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玉臂饰

N3M9出土,标本第2号。淡绿色玉,泛黄。通高6.2、弧长8、宽3、厚0.3厘米。器身外弧面磨出减地阳纹式的五道回字形瓦沟纹,线条整齐匀称,五道瓦沟纹间距最窄0.9、最宽1.2厘米。沟深与突起分别为0.2-0.3厘米。出土于人骨架右胸部。此种器物在牛河梁遗址中为仅见之物,虽然暂定为臂饰,但实际用途不明。器身外弧的回转纹饰,有一例见于美国赛克勒博物馆所藏之一枚玉冕上,此外在牛河梁遗址第2地点所出土之陶筒形器器身上,亦出现此类纹饰,所以,这个纹饰可能具有某种特殊的宗教意义。


鼓形玉箍

N5Z1M1出土。标本第2号。出土于胸部。黄绿色,孔径6.1、高4.2、箍璧最厚处0.9厘米。

云形佩

N5Z1M1出土。标本第4号。淡绿色,长20.9、宽1.24、厚0.9厘米。


玉鳖

N5Z1M1出土。标本第6号。出土于右手部位。长9、宽7.8、厚1.9厘米

其他图片整理:

因牛河梁遗址面积广阔,出土玉器众多,且目前仍有未出土物件,这里就一部分典型器做整理,抛砖引玉,欢迎读者借此题之启发,自行整理之,会对红山文化玉器的认知上一个新台阶,也欢迎爱好者来稿分享更多知识点收集和整理。

古美征稿启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