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故事】与灵璧中学的正学书院的亲密接触

桂花依旧笑秋风

——记《正学书院志》与新清先生

文/牛士中

  没想到时隔三年之后的二〇一四年,校史之正学书院篇竟然成了一本书,一本厚达五百页的志书!我们可以通过想象来填补这段空白:新清先生受领修编校史任务之后,着手准备。多少个不眠之夜后,灵感乍现,为何不专门出本正学书院的专门史呢?于是,新清先生组织安排人员,分配任务。各位志同道合者,收集资料,激发才情,形成文字。最终,横塘冰封了三次,雪融了三遍,春暖了三番,秋黄了三轮,《正学书院志》这本前无古人、关于古代一座书院的专门史横空问世。

        诚哉,养在深闺人未识,一朝玉现世皆惊。

        第二天我准时来到正学书院,新清先生如期而至。新清先生打开正学书院的大门,走进正学书院

        那是我第二次到正学书院。

        第一次到正学书院,那时除了学道堂墙上张贴着关于书院的几篇古文,地上摆放着仿古的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其他房间空空如也,孔子孤零零的身影站在书院内空地上。

        转眼三年逝去,第二次走近正学书院,不禁眼前一亮:书院东畔,曾国藩亲手所植皂角树高大旺盛,郁郁葱葱;书院外东门两侧和东南隅,各摆放一对石兽,造型古朴,线条细腻,雕刻精美,给书院平添诸多肃重与深沉;书院正门,乃卢嘉锡题“正学书院”四个遒劲大字;东侧是雕刻着“正学之门”的碑刻,西侧是中英文的正学书院碑记,显现出古代官办学堂的正统与威严。走进学道堂,正对内院的北门被一屏古色古香的木雕恰到好处地遮蔽。这里已非昔日景象!木雕屏风上是明代邹元标的《正学书院记》,字体厚重,布局工整,装饰典雅。上方是三块木雕匾额,正中一块上书“学道堂”三个金色大字,下方是一个长条案,条案前是一张桌子,桌旁是两把椅子。“学道堂”匾额左右分别是“涵泳圣涯”和“斯文正脉”。东西两头与正堂之间没有隔挡,放眼望去,东西墙边各有一张桌子,两把椅子。桌子上方墙上稍加装饰,古香古趣。堂内楹柱上早已古联亭亭伫立,整个学道堂宛如时光倒流,重新回到明清时代书院鼎盛时期,士子学者人影幢幢,研习经书,探讨学问,指点江山,激扬才情。

        按捺不住惊喜的心情,我快步绕过高大而古雅的木雕屏风,一个焕然一新的正学书院院景映入眼帘,修竹数竿,树景几盆;石桌一台,围侍四椅;石井一眼,石兽窥探;睡莲几株,轻卧石池。古砖铺院,互作点饰,生机盎然,古趣飘逸。

        在这幽情脉脉的院落中,面南房屋正门格外惹人注目:门楣上大红匾额金色大字“正学之门”,上联“正气凝天地”,下联“学风融古今”。这是正学书院的灵魂所在。我进得堂内,一下子坠入明清世界,“习礼堂”匾额高悬堂上,下一木雕,乃孔子俎斗礼容图。俎斗,古代祭祀用具,俎,方形,斗,圆形。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开篇便说:“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不愧圣人,与众不同,儿时即玩陈列俎豆、行拜祭礼的游戏。画中俎斗分列,仙鹤翩舞,孔子肃穆而礼,童子憨态可掬,衣饰随风以舞,姿态因人而异。左右各一联,上联“授礼颂诗,期执教同传圣训”,下联“登堂入室,愿诸生尽列儒林”。宗旨与期望,不言自明。堂内西面一张大书案,案侧一张官帽椅;书案东面,整齐排列多组小长方案,各有小方凳相搭配。这是书院开课的地方,也是学者游学传道布经的地方。

         二〇一一年的正学书院与二〇一四年的正学书院已非同日可语,恍若隔世 。      

        二〇一一年的正学书院是古代书院遗迹,二〇一四年的正学书院已重拾古代官方书院的肃重与庄严。

         二〇一二年,王峰校长到灵璧中学走马上任。短短几年,王峰校长在灵中深厚积淀的基础上,通过大刀阔斧的革弊立新,综合权衡的全局掌控,游刃有余的上下协调,前瞻眼光和慈悲胸怀交汇而成的励上容下,促使学校又上了一个大台阶。对正学书院修复的大力关注与支持,是《正学书院志》得以成书的关键条件,这正体现了王峰校长的能力与魄力及远见卓识。

        新清先生激动地说,为了正学书院古迹的保存和修缮,为了正学书院的发展和未来,为了进一步挖掘正学书院的历史和现代价值,为了不断激发灵璧中学万名学子的拼搏激情和进取豪情,王峰校长专门多次召开正学书院发展的有关会议,按照正学书院原貌,修复建筑遗存,购置仿古桌椅家具,添买线装书,尤其是花大力气进行正学书院文化长廊建设和出土文物的收集和展览,让正学书院真正恢复生机,焕发青春,成为灵中学子思想文化教育的基地,成为灵璧一处人文景观、精神家园。

        正学书院的巨大变化正和灵璧中学近几年的跨越性发展同步而行,王峰校长和灵璧中学紧密联系在一起,正学书院也将把王峰校长的名字镌刻在书院的发展史册里。

        我为正学书院迎来这样一位懂教育通文化、深谋远虑的“院长”而由衷高兴,为新清先生遇到这样一位积极进取、具有超前眼光的校长而庆幸。

        翻开《正学书院志》的书页,我感受着新清先生缜密的心思。人情分明,随势而动,又知人善任,充满儒家传统思想,又不失现代生存机智,有所变,又有所坚持,这是一个真正的传统知识分子才具有的情怀。

        不妨来读读新清先生给《正学书院志》写的序言:

        ……英豪慷慨,慑西楚之雄;贞愤沉沦,泣虞姬之节。诗书发覆,宛匡鼎之生颐;神炁归真,羡王禅之丹洞。子瞻以园亭遗藻,南宫以袖石垂芬。《南华》仙才,《说文》博雅;司空奏议,尚令刑书。他如贤哲之过而名山,高人之存而成迹。义烈英英,长虹共曳;勋庸奕奕,片珉不磨。孰谓荆芜,原称胜地矣!

        地灵人杰,璧光凤采。正学书院,应运而生。横塘作其泮,列柏为其垣。钟公大章创于斯,孙润知县复于斯,张公树建修于斯,朱王诸公缮于斯。邹公南皋记于斯,倪公鸿宝咏于斯,乾隆皇帝幸于斯,曾公涤生题于斯……

        再来读读新清先生的几首诗:

        一曲清涟濯晚霞,旧堤烟柳暗栖鸦。渔人不习城中乐,漫系篷舟卧白沙。(《汴上黄昏》)

        铁笔生花得远神,石香为伴自成春。闲来倚竹南窗下,不惹浮华半点尘。(《次韵智强学棣见寄》)

        新清先生的古文功底,对灵璧历史掌故的熟识,又有谁能否认呢!诗如其人,诗言志,又有谁会否认他是一位传统而又与现代接轨的知识分子!

        在《正学书院志》今文篇中,许多文章文采飞扬,内涵丰满。再看卷一、卷二(可说是创造性劳动最集中的部分),文辞之优美,结构之严谨,情节之婉转,内容之丰富,让人由衷称道。如果仅仅以教书匠来称呼他们,我觉得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不敬,一种玷污。自己称呼自己教书匠,那是一种自谦,另当别论。新清先生带领一行同道者奋力前行,不成正果也难。

        《正学书院志》浸润着新清先生一行人浓浓的心血与汗水。正如其序言中所言:“薪火相传,蔚为盛观。纪其盛者,须有志在。问之,皆曰:‘无。’余遂谋诸同人……博采于故家宿儒,稽考于往牒遗编,旁搜于穷檐委巷,呕心沥血,几易其稿,历经三春,终成一志。”

        真是字字珠玑字字血,篇篇倾城篇篇心。

        其书共有七卷,卷之一,历史沿革——蓦然回首话沧桑;卷之二,风貌览胜——此景只应画里有;卷之三,人物采风——谁持彩练当空舞;卷之四,古翰荟萃——旧书不厌百回读,卷之五,今文大观——万紫千红总是春;卷之六,书院撷英——圣学源流若在兹;卷志之七,科举漫笔——千年金榜会英豪。卷之下又有细分。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卷目命名充满才气和诗情,这正是新清先生“呕心沥血,几易其稿,历经三春,终成一志”的生动体现。

        该书构思精巧,借鉴简洁,内容丰实,真乃别具匠心,毕竟是前人之未有,后人之参考。正学书院的前世今生,正学书院的一人一事,正学书院的源远流长,在书中,如放大镜下,毫发毕现;又似显微镜中,尘埃可寻。

        新清先生拈须构思、凝眉稽考、苦足远勘、颔首定稿,率领一行人,走走停停,思思议议,修修改改,其中的辛苦与煎熬,又岂是一个难字了得。

        转眼我离开灵璧中学两年余,时常忆起新清先生。落霞隐没,华灯初上,《正学书院志》这本志书越发厚重。蓦然回首,新清先生莞尔而笑的身影从正学书院泮池绿荷边月色里缓缓走近,灯火阑珊中,越发清晰。

        数风云楚汉,烟雨明清,一馆沧桑应未尽;

        听磬石吟声,汴河流韵,千年故事正翻新。

        汴阳楼上,新清先生还登高赋诗否?又有佳作面世否?

        正学书院四百二十周年诞辰将至,又能和新清先生汴阳楼上把酒临风,汴之河畔流觞赋诗,馗园虞墓吊古抒怀,不枉人生快事哉!

        书房里,月色笑意盈盈又朦胧,我依然沉浸在朦胧温馨中,期待且激动。

牛士中,现供职某事业单位,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宿州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学士,法学硕士,在《中国社会保障报》、《华东理工大学学报》、《华东理工大学周报》、《农村科技与经济》、《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江淮时报》、《新安晚报》、《阜阳日报》、《颍州晚报》、《华理研究生》、《春泥》、《磬乡文学》、《灵璧文史》等发表论文、散文、诗歌等七十多篇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