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智识分享丨三次生产力革命

第三次生产力革命

第一次生产力革命:泰勒“科学管理”——催生了知识社会。

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大幅提升了体力工作者的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体力工作者收入大幅增加,其工作强度和时间大幅下降,社会地位上升,从无产阶级变成中产阶级,并且占据社会的主导地位,从而彻底改变了社会的阶级结构。

体力工作者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降低后,增加了“多出来”的许多时间,一部分转向了休闲,一部分转向了教育。教育时间的延长,促进了资本社会的终结与知识社会的出现。

第二次生产力革命:德鲁克”组织管理“ ——催生了竞争社会

德鲁克开创了管理学,管理学科的系统建立与广泛传播大幅提升了组织生产力,使社会能容纳如此巨大的知识群体,并让他们创造业绩成为可能。

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基石的改变引发“上层建筑”的变迁。主要财富和社会地位都由知识精英或各类顶级专才掌握。

整个社会开始转型为“后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不再有政府或国家的单一组织或统治,而是走向由知识组织实现自治的多元化、多权利中心化。众多的社会组织几乎为每一个人打开上升通道。对于任何一个社会需求,你都可以看到一大群管理良好的组织在全球展开争夺。

德鲁克的成就催生了一个竞争型社会。

第三次生产力革命:特劳特“定位”理论 ——提升品牌的生产力。

新时代的竞争重心已由市场转移至顾客心智。正因为竞争是在心智中展开的,我们不可能将一个组织、一个企业实体塞入顾客心智,我们只能将代表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符号——品牌植入顾客心智,所以定位的主体不是企业而是品牌,这也意味着竞争的基本单位不是企业,而是品牌。

人类将迎来一个品牌的时代、品牌的社会。无论个人还是组织都要运用定位这一新工具“由内而外”地为自己建立品牌,从而在竞争中赢得优选选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