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点道理:商品的二重性和劳动的二重性

     使用价值即物的有用性。例如:药品能满足人们治病的需求、粮食能满足人们填饱肚子的需求、衣物能满足人们御寒的需求等等。这种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叫做使用价值。
     可是不同的商品之间为什么能够交换?为什么一辆汽车的价格再低也不可能和一棵白菜的价格相等?
      这是因为这两种商品的背后包含着某种共同的东西——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无论你是种一棵白菜还是制造一辆汽车,都要耗费一定的脑力和体力,这就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而这种劳动的凝结就是价值。
      但是光是有这两种东西,要成为商品还是不够的,商品必须用于交换,即进入流通领域。因此,商品的简单定义就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为了方便同志们理解,我举几个例子。
①空气和阳光不是商品。这是因为它们虽然具有使用价值,但没有投入人类的劳动,即没有价值,也没有进入流通领域。
②垃圾不是商品。因为它既没有使用价值,也没有价值,更不可能拿去交换。
③你的母亲给你织的一件毛衣不是商品。这件毛衣虽然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但它是你母亲“给你”的,它并没有进入流通领域。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重性
      劳动的二重性是指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还是一样,举例子来说明。
     比如说你去种一棵苞谷,你去砍一棵树,你去劈一斤干柴……这一个一个劳动都是具体的,因此叫具体劳动。
可是如果你不说你具体去干什么劳动,只说是我要下地干活——这种对于人类劳动的一般消耗,就叫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

商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