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势待发的王霸之气,惠威Swan D1500有源音箱评测
虽说近些年各种“智能音箱”占据了网络上的很大声量,但在音质层面则完全是一种倒退。撇开它们羸弱的电路和声学结构不谈,这类产品的最大问题在于,它们是按“只”而不是按“对”来进行销售的。仅仅单只音箱,连基本的立体声效果都无法保证,更遑论声场/定位/结像这些要求了。
所以如果你追求的是音质表现,传统的2.0音箱依然是首选,它在声场、定位以及音色方面的优势依旧无可动摇。甚至如果2.0音箱的低频单元足够大,它甚至能侵蚀2.1音箱的领地——无需单独的低音炮也能提供电影所需要的大场面和大动态。与此同时,在大多数2.0音箱开始增加蓝牙功能后,便利性也在飞速追赶:通过与手机的蓝牙连接,也就依然能够在流媒体时代通过手机提供丰富的扩展性。
也许这就是惠威HiVi-Swan D1500推出的市场背景。惠威将其定位为“客厅音箱”,显然是觉得一般的听音室或者书房的面积困不住这头猛兽——因为,惠威在这款音箱里,塞进了一个8寸的中低频单元,尺寸显然已经超出书房书架箱的范畴。
D1500和65寸电视的大小比较,你可以预估下D1500的尺寸
这个8英寸中低频单元的气场,在当你把它从包装盒内取出时就瞬间扑面而来。拆开防尘罩就能看到,8英寸的中低频单元显得相当霸气。对比下我日常使用的瑞典Audio Pro T20的双4寸单元,明显可以看出区别两者的区别。
D1500在设计思路上明显跟当今的智能音箱截然不同。各种智能音箱一般都是做得尽量简洁,把更多设置都隐藏在了app里,而D1500则提供了USB/光纤/同轴/线路/平衡,再加上一个蓝牙,几乎将常见的接口一网打尽。对于非专业人士,背后的密密麻麻的接口和开关似乎不那么友好,但我觉得它反倒提供了一种莫名的安全感——就是没有手机也能操作,不会寸步难行的那种安全感。
除了中低频单元,D1500的一切都给你感觉是“专业”——硕大的散热片、粗壮的电源线以及主副箱连接线都给你这样的感觉。它的重量也非常感人。主箱的重量为15.4kg,副箱也有15.3kg之重。在搬动时你就会隐约感觉到它的“内力无穷”。
D1500主箱和副箱的背后对比,接口十分丰富,巨大的散热片惹人注目
但一份付出就会有一分收获。当你连好线、插上电源开声,这个8寸单元所展现出来的场面和动态,会让你瞬间明白“尺寸就是铁律”这六个大字。D1500根本无需采用很多小尺寸音箱所使用的的被动无源辐射器,仅仅依靠这个8英寸的长冲程中低频单元,就能带动起大量的空气流动,塑造出惊人的能量,尤其是低频下潜,绝对令人耳目一新。
而且你不用着急用它来放蔡琴的《渡口》这类以低频著称的曲目,只需要把你听得最熟的歌听上几首,你就会对“低频”二字有新的认识。
大多数发烧友对中高频的解析和细节都很敏感,尤其是在升级器材后,以往若隐若现的那些细节变得纤毫毕现,就是这种感觉让一波又一波发烧友们沉迷其中。在D1500上,还是这个路子,但这次却换成了低频,你会开始饶有兴趣地去感受那些平时压根察觉不到的低频和超低频的细节和存在感。有了这种低频的烘托,平时听得烂熟的很多歌曲都有耳目一新的感受,恨不得把所有的歌都拿出来听一遍。
比如说这首Fleetmac Wood的《Gypsy》,之前用耳机听,或者是尺寸较小的书架箱,低频部分感受到也就是有节奏的鼓点,但用D1500听一遍则大不相同,每一次敲击的鼓点,背后还有一种深邃的低频在支撑着整首歌曲,你会发现整个声音的丰满度和鲜活度一下子就提升了。而且无需调大音量,正常音量下就能感受到这种超低频的存在感。换其他听得烂熟的歌曲或者音乐,感受也相当类似。
这一部分自然得益于大尺寸单元和大容积的箱体所带来的低频下潜。官方数据显示,D1500的低频下潜可以低至37Hz。而即便使用了无源辐射器,小尺寸箱体的低频大概到200Hz以下就衰减得很厉害了。同时,针对人耳在小音量时对高低频不敏感的特性,D1500还带有自动等响度补偿,适度对高低频进行补偿,让小音量时声音也更加丰满而鲜活——BOSE一系列“以小博大”的便携音箱,其实也得益于等响度补偿。
再来一首电影配乐吧,《星际穿越》里的《Cornfield Chase》,一开始在弦乐低沉的伴奏下,管风琴的声音如同从遥远的天边传来,神秘而空灵。随后钢琴和长笛加入,音乐开始逐步增加紧张感。随着42秒的一声鼓点和53秒管风琴以威严的姿态再度响起,气氛也渐至高潮。1分24秒开始,超低频的加入如气浪一般另整体气氛瞬间变得极为紧张,直至乐曲结束戛然而止,管风琴的轰鸣如消失在太空深处。D1500不仅将这段乐曲的紧张感和场面感展现得淋漓尽致,更有着气定神闲的表现,即便在乐曲高潮处也丝毫不慌乱。
在听过的大多数耳机上,从1分24秒开始的这段超低频几乎是感受不到的,所以你只会迷失于管风琴交织出的巨大声响中,但用D1500,你不仅可以用耳朵,更可以用身体去感受这种低频的冲击。
另一个印象深刻的是,D1500的音场和定位表现确实称得是上佳。不仅有宽度,还原出来的声场更有纵深感,有时候更是恍惚间让人觉得两只音箱所形成的边界消失了,“音箱好像被蒸发一样”。耳机党们如果日常是以听耳机为主,对音箱所能展现出的场面有些生疏的话,建议找机会去听听箱子,可能能瞬间明白很多词的含义。
主箱上的天鹅标志会依据不同的连接方式而变色
以上对音质的评价其实还仅仅是来源于蓝牙连接。因为D1500支持高通目前在音质上的最高标准——AptX HD,所以蓝牙连接的音质也着实不差,但肯定无法企及它音质的天花板。所以我还试了将海贝R6播放无损音乐,然后用配套的TYPE-C转同轴的数据线直接输出数字信号给D1500,声音更为纯净,高频的毛刺感几乎消失殆尽,空气感和堂音的还原更佳,中频的丰润程度也有提升。只不过,相较之下它的便利程度又要打一个折扣。当然,如果你有台式数播,就可以直接与D1500相连,再通过遥控器来控制常见操作,在提升音质又能翘着二郎腿在沙发上,更是美哉。
顺利采用AptX HD连接
这里还有一点不得不提,无论是电子分频还是后级的功放,D1500都采用的是模拟电路来完成,没有选择用DSP和数字功放来实现。一般认为,数字功放的优势是效率高发热低,而模拟功放在音色上仍有优势,所以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取舍问题。除了D1500坚持用模拟功放之外,前些年索尼整个民用音频产品线中最贵的播放器——“索六万”也已经重回模拟放大的阵营,还是很值得玩味的。
所以说D1500的出发点真的是音质和音色表现。只是受限于我家客厅的面积,D1500其实也并不能很好地施展全部的充沛能量。但有一点我可以笃定,目前D1500完全能满足我在家庭听音上的全部要求,以及——在这个价位上,我真的找不出比它印象更深的音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