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宪权丨参悟儒释道,轻松度一生

南怀瑾先生是对儒释道研究颇深的大学问家,知识渊博,智慧卓越,他曾建议说,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对儒释道三方面的书都读一些,综合起来吸取其精华可受大益。记得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本人是仅偏爱读儒家书的,而对释家与道家书则不感兴趣。最初的想法是他们属于宗教范畴,而自已从小受的是无神论教育。当读了几本道教、佛教方面的书之后,感觉儒释道三方面道理相通,三方面的思想其实已经根深蒂固地充斥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所谓道不远人、大道至简,作为中国文化三大支柱的儒释道,其实与我们的人生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对此蒙牛老总牛根生说得很精彩,他说: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拿得起”,佛家的最高境界是“放得下”,道家的最高境界是“想得开”;儒释道的最高境界,就是这九个字。想到不行,做到才行;念出来不行,做出来才行。

跟儒家学拿得起

儒家是追求入世、讲究做事的,要求奋发进取、勇于担当、意志坚定。教给我们的是要“拿得起”,要“有为”。倡导立德、立功、立言,主张积极有为干事业。

什么是“拿得起”?且看这个“儒”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需”,合起来就是“人之所需”。人活世上,有各种精神或生存的需要,满足这些需要就需要去获取。去拿,并且拿到了、拿对了,就是拿得起。当年孔子、孟子之所以周游列国,其实就是找事干,是其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思想动因所致,因而被称为“呆不住的圣贤”。说白了就是积极地找事干,“知其不可而为之”,也就是“拿得起”。

怎样才能拿得起?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曾提出,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须经过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体现的正是儒家精神,所以正是路径所在。

第一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登上高楼,远眺天际,正是踌躇满志,志存高远,高瞻远瞩,一腔抱负。人生,志向决定方向,格局决定高度;小溪只能入湖,大河则能入海。所以做事,要先立心中志向;成事,要先拓胸中格局。

第二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事情是需要去做才能成的,成越大的事业,需要越大的努力和付出,甚至要经受越大的磨难和困苦。这个世间,从来都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第三重境界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说的是历经磨难而逐渐成熟、成长,最终豁然贯通、水到渠成。这其中蕴含一个重要道理,就是苏东坡所说的“厚积而薄发”。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人要做的,就是不断厚积,等待薄发。

有人将儒家比作是食品店、粮店,是让你吃饱饭的、干事业的,是精神加油站,因为儒家思想激励人前进。“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人没有饭吃活不成;没有精神食粮同样不堪忍受。

跟佛家学放得下

佛家是追求出世、讲究清净的,要求能看到《金刚经》所言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做到《心经》所言的“照见五蕴皆空”。佛教精神教给我们要“放得下”,信奉的是“空”。有人说信了佛就不结婚了,其实佛教并不是反对男婚女嫁,佛教看两个人结为夫妻,乃是因缘所致,“因缘和合,幻相方生”,只是不认同世俗的爱情观,教人们不要为情所苦。

什么是“放得下”?且看这个“佛”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弗”,弗的意思是“不”,合起来就是“不人”和“人不”。“不人”就是无人,也就是放下自我,摆脱私心的困缚;“人不”就是懂得拒绝,也就是放下欲望,超脱对外物的追逐。这两点能做到,就是放得下。

“放得下”其实是来之于禅宗讲的一个精典故事。有一次,一休禅师和徒弟出去讲禅。走到桥边遇上山洪爆发,洪水把唯一的桥梁冲毁了。师徒二人站在桥边发愣,正想着“怎么过去呢?”这个时候,有位年轻貌美的小姐也要过桥,看到桥梁断了,万分着急的跺着脚。一休禅师见状便走上前问:“小姐,你要过去吗?这样好了,我来背你涉水过河。”这个小姐因为有急事,顾不得男女有别,回答:“好啊!好啊!”于是,一休禅师就背着小姐涉水过去了。到了对岸,一休禅师把小姐放下来,双方便各奔西东。而跟在后面的徒弟心中一直不以为然的想:师父常常跟我们说,“男女授受不亲”,今天遇到这么一位美丽的小姐,却很欢喜背着他涉水过河。可是由于对方是师父,自己是徒弟,他也不敢说出心中的想法。但是,一天、两天、三天;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过去了。徒弟心里仍放不下那件事。终于有一天,他跑到师父面前说明他不以为然的意见。师父一听,不禁抚掌大笑:“哎呀!徒弟,你太辛苦了!我背那个女人过河后就放下了,你怎么还把那个女人背在心上,而且一背就是三个月,真是太辛苦了!太辛苦了!”

应该说,世间每个人每天心里都背着各种的担子,包括疑惑、杂念、妄想、烦恼和一些是非善恶,有时候真是压得喘不过气来。凡事都计较,凡事都放不下,凡事都积压在心上,那人生会很苦。为什么不把心里的担子放下来,把心里的石头搬开呢?

如何才能放得下?唐代禅宗高僧青原行思曾提出参禅的三境界,那正是路径所在。

第一重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人之最初,比如年少之时,心思是简单的,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别人说什么就相信什么。这样看待世界当然是简单而粗糙的,所看到的往往只是表面。但同时,正是因为简单而不放在心上,于是不受其困扰,这就是放下的心境。只是还太脆弱,容易被现实击碎。

第二重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人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这时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怀疑的,警惕的,复杂的。于是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容易变得争强好胜、与人比较、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满足的一天。大多数人都困在这一阶段,虽然纠结、挣扎、痛苦,这却恰恰是顿悟的契机。因为看到了,才能出来;经历了,才能明白。

第三重境界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那些保持住本心、做得到忍耐的人,等他看得够了,经得多了,悟得深了,终于有一天豁然顿悟,明白了万般只是自然,存在就有存在的合理性,生会走向灭,繁华会变成寂寞,那些以前认为好的坏的对的错的,都会在规律里走向其应有的结局,人间只是无常,没有一定。这个时候他就不会再与人计较,只是做自己,活在当下之中。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世俗芜杂,我只一笑了之。这个时候,就是放下了。

第一重境界,是出得来,而进不去;第二重境界,是进得去,而出不来;第三重境界,才是进退自如、来去随意。放得下,是因为看透了、超脱了,所以随缘。

有人把佛教比作是一个百货超市,是满足你任何需求的。里面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你可以买也可以不买,但是社会需要它。它要化解人生中的烦恼,达到精神上的解脱,主张在对永恒的极乐世界的向往中,使心灵得以净化。

跟道家学想得开

道家是追求超世、讲究自然的,要求心明大道、眼观天地、冷眼看破。道家精神教给我们的是要“想得开”,要“无为”。其实所谓的“无为”,讲的是要“有所不为”,不要“无所不为”。这个态度绝不是消极的,而应理解成积极的、主动的“有所为,有所不为”。儒家《礼记·杂记下》中说:“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可以看出儒道有异曲同工之妙。平时看到我们许多同仁室内高悬诸葛亮的“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条幅作为左右铭,岂不知“宁静”、“淡泊”体现的就是道家趣旨,而“致远”、“明志”则体现的是儒家趣旨,实乃儒道互补范例。人们对这一耳熟能详的语句认同了,其实也说明道家儒家的思想已经深深影响了人们。

什么是“想得开”?且看这个“道”字——一个“走”字旁,加一个“首”字,也就是脑袋走或者走脑袋。脑袋走就是动脑子,尽量透彻;走脑袋就是依胸中透彻而行,尽量顺应规律。合起来,就是要明道,并依道而行。这种智慧,就是想得开。

如何才能想得开?哲学大师冯友兰曾提出“人生四重境界”说,其中最高那层境界正是道家境界,所以正是路径所在。

一是自然境界。有些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者社会的风俗习惯,而对所做的事并不明白或者不太明白。这种“自然”并非道家那个自然,而是指混沌、盲目、原始,那些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人就是这种人。

二是功利境界。有些人,会为了利己而主动去思考和做事,虽然未必不道德,却必定是功利的,而且很容易走向自私自利、损人利己。

三是道德境界。有的人,已经超越了自身,而开始考虑利人,譬如为了道义、公益、众生福祉而去做事。他们的眼界已经超越自身而投向了世间,胸中气象和站立高度已经抵达精神层次。

四是天地境界。当一个人的视野放到了整个天地宇宙,目光投向了万物根本,他就抵达了天人合一。这时他就已经不需要动脑子了,因为天地宇宙就是他的脑子,已经事事洞明,就像电脑连接到了互联网。这种境界,正是道家境界。

这四重境界,境界越高就越想得开。想开到什么程度,则决定于人的视野放到多大,眼界拔到多高。人处平地,到处都会遮眼阻路;人登顶峰,世间便能一览通途。这就是想得开的秘密——眼界大了,心就宽了;站得高了,事就小了。想不开,往往都是画地为牢、作茧自缚。眼光和思维所涉及的面,尽量往大了走、往高了去,则是人人可以努力靠近的。

有人将道家好比作是药铺。当人遇到了精神困惑的时候就需要吃药。当你身处逆境的时候,道家会劝慰你:“祸兮福之所伏,福兮祸之所倚”,不要陷入到精神痛苦之中不能自拔,要想得开,要看得远,要掌握安时处顺的生存技巧。

儒道两家是中国固有的学问,主要是讲人生哲学。儒家告诉人如何堂堂正正地度过一生,道家告诉人如何轻轻松松地度过一生,至于人死后怎样,两家都不怎么在意。佛教是从印度引入的学问,主要是讲人死哲学,佛教为人设计了“终极关怀”,标示出超越的精神取向,告诉人如何干干净净地辞别尘世。人死哲学与人生哲学似乎相反,惟其如此,才构成互补关系:倘若悟不透死,焉能悟透生?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学问,连生死大关都能勘破,还不算是心态和合吗?儒道互补,讲出“张弛和合学”;儒释道互补,进一步讲出“生死和合学”:三教共同培育和合心态的形成。张载在《西铭》中说:“存,吾顺事;没,吾宁也。”这可以说是对和合心态的写照,他所说的“事”,就是干事,涵摄儒家“拿得起”的旨趣;他所说的“顺”,是指化逆为顺,涵摄道家“想得开”的旨趣;他所说的“宁”就是无所求、无愧疚,涵摄佛教“放得下”的旨趣。孔子力主“和而不同”。要想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心态,绝非易事,仅靠一种学说,显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学说。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三教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帮助人们养成和合的心态。

儒家拿得起、佛家放得下、道家想得开,合起来其实就是一句话:带着佛家的出世心态,凭着道家的超世眼界,去做儒家入世的事业。这也正是南怀瑾大师所说的人生最高境界: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作 者 简 介

苏宪权,笔名雪野热风,河南滑县人,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乡土文学委员会理事,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安阳市散文学会理事,滑县作家协会副主席,滑县诗词学会会长。《中华风》(北京)杂志编辑,《滑州儒学》执行主编,《滑台文学》诗词编辑。在《人民日报》、《河南日报》、《中国散文家》、《华夏散文》、《中国报告文学》、《魅力中国》、《奔流》、《参花》、《中华风》、《当代小说》等百余家报刊发表作品。出版有《半树槐香的抚摩》、《郭万增传》等书籍。



(0)

相关推荐

  • 大道至简—儒释道的三大境界

    三句话,九个字,就阐明了儒.释.道的最高境界. 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拿得起.佛家的最高境界是:放得下.道家的最高境界是:想得开.历史上还曾有过其他的人生最高境界说.正好可以与儒释道这三大境界对照参悟. ...

  •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作为龙的传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儒.释(佛).道 作为中国文化的三大支柱,平分秋色之中又可三教合一. 学习儒释道的最高境界: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拿得起",佛家的最高境界是&qu ...

  • 苏宪权丨冬临秋去送归鸿

    春去了,夏远了,秋朦胧了.三个季节的日子装进一个鼓鼓的口袋,便似一袋冬粮,即日收仓."冬临秋去送归鸿,暮色苍茫少郁葱.一夜寒流来塞北,三更冷雨浸江东."喜秋的,还没喜够,秋天就结束 ...

  • 苏宪权丨九月秋寒露凝香

    "露白寒凝天转凉,登高望远赏秋光:千山染黛迎归雁,万径流丹伴落阳."秋分匆匆走过,寒露悄然来临,有些着急的树叶,已经开始泛黄,夏日的绚烂归于萧瑟,一季的喧闹归于寂静. 史书记载&q ...

  • 苏宪权丨立秋是一份季节的感悟

    炎炎夏日的火热抵挡不了秋天的脚步,不经意间,秋如同一个端庄稳重的青衣女子,清衫素履,不动声色飘然而至. 立秋了.立秋,是夏天行将过去的预告,是秋天即将到来的通知,是植物孕育果实.走向丰收的转折和关键, ...

  • 苏宪权丨大暑赤日照苍茫

    当田野里的庄家苗开始疯长的时候,当人们试图脱掉它那件单薄夏装的时候,不知不觉,大暑头顶烈日,站在了七月的门口. 小暑小热,大暑大热,一点不假.大暑走进乡村后,乡村的空间被封闭成一个闷热的蒸笼.太阳在头 ...

  • 苏宪权丨温风倏至小暑开

    太阳还没出来,燥热的风便从窗外蜂拥而来,当热烈的吻把眼睛唤醒的时候,还不曾知道是小暑候在门外,我拉开门,小暑便璨然一笑走了进来. 太阳匆匆地爬上天空,笑盈盈的炫耀着它炫目的光芒.阳台上半开的小黄花忘了 ...

  • 苏宪权丨秋声一赋动千年

    "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 ...

  • 苏宪权丨西顶小镇醉心怀

    有些事,有些物,有些景,一朝相逢,一眼千年.剪烛西窗,轻敲岁月的清歌旋律,总会打湿你的衣衫.前些日,爬了一座山,去了一个村子,我从来没有遇见过这样一个村子,看到它第一眼,还没来得及亲近,就被她别样的神 ...

  • 苏宪权丨一夜熏风芒种来

    芒种,是在布谷鸟固执的鸣唤中分娩的,是在农民的擦拳磨掌中跑来的,是在跳出农门的农家子弟的惴惴不安中闯来的-- 进了芒种,便是仲夏了.<易经>将八卦之一的离卦置于仲夏,而离卦象征太阳,象征火 ...

  • 行参菩提丨在赵庄,感受殷商朝歌千年古韵/苏宪权

    四月,是南太行山水和人文最为灿烂迷人的时候,春风荡漾,百花盛开,天蓝如洗,气清怡人.身居喧嚣嘈杂的都市久了,总是对湛湛蓝天.朵朵白云.青山绿水充满着向往.攀附着这个好时期,有幸触摸被世界公认为殷商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