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流口水,手心冒凉汗,中医辨证思路
一提到流口水,可能多数人想到的是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脸斜口歪流口水。
其实,关于流口水的病,还是挺多的。除了中风偏瘫后遗症流口水外,还有婴儿流口水;口腔疾病流口水;精神神经失常流口水;老年人流口水;面瘫(面神经麻痹)流口水等,还有中老年人说话时唾沫星四处喷射,或不经意间口水滴出,也算口水。这些都是不自主的流口水。如果每一种都全面展开,篇幅太长。咱们这一篇单纯讲一个关于“睡觉流口水”的病例。希望对大家有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真实病案
一学生,女,16岁,以“睡觉流口水,两手心冒凉汗”为主诉就诊。
二周前,因感冒咽喉疼痛,发烧,服消炎药,输液治疗后,胃脘凉痛、痞闷,纳食不香,食少易饱,疲倦乏力,精神欠佳,大便溏薄。继之晚上睡觉流口水,两手心冒凉汗。
病情分析:
口腔里的液体分为“唾”和“涎”两种。“唾”为肾之液,“涎”为脾之液。正常情况下,脾肾阳气充盛,水液蒸腾化生为津,布达四方,行而不流。《灵枢·五癃津液别》说:“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
口水,为津液未得蒸化之涎水。凉汗,乃水湿未得蒸化之津液。脾主四肢肌肉,开窍于口,在液为“涎”。手心,乃手厥阴心包经所主。脾胃为后天之本同属土,脾为己土,胃为戊土,共主受纳运化,升清降浊,化生阳气,为心火生成之源动力。另外,脾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固摄”功能。全身气、血、津、精、液等,都要靠脾的“固摄”才能得以正常运行而不外流。
因感冒发烧,输液治疗,西医必用大寒大凉之消炎药。输液本为凉水,加之消炎药寒凉伤胃,脾胃阳气受损,则受纳运化失职,而胃脘凉痛、痞闷,不思饮食,食入无味,少食易饱,倦怠疲乏,大便溏薄。脾肾阳气不足,津液不能正常蒸腾化气而为涎水,睡眠后阳气入里,卫外阳气更虚,唾涎失于固摄而外流。足太阴脾经,别上膈,注心中,手厥阴心包经,行两筋之间,入掌中。脾气不足,心火化生无源,心火不足,所主经络之津液不能化气,故手心冒凉汗。
治法:健脾益气,温胃升阳。
古人有云:“脾有一分之阳,能消一分之水谷;脾有十分之阳,能消十分之水谷”。胃主受盛,脾主消化,中气旺则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水谷腐熟,精气滋生,所以无病。脾升则肾肝亦升,故水木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故金火不滞。平人下温而上清者,以中气之善运也。遵“土为万物之母,土虚补之”之原则。拟以“健脾益气,温胃升阳,固津化气”为主旨。
拟方:益气摄涎汤
黄芪30g,山药30g,白术20g,干姜9g,肉桂9g,鸡内金9g,升麻3g,麦芽9g,白芍12g,防风3g,海螵蛸20g,牡蛎20g,砂仁9g,益智仁9g,炙甘草5g。
服7剂,口水、手汗止,食欲增。
后减海螵蛸,牡蛎,加党参,又服7剂,诸症全消,精神倍增。
按语
“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景岳全书·肿胀》)。白术气味甘温,质多脂液,乃调和脾土之药也。白术,山药,气温,味甘培土以制水;黄芪、升麻助脾升阳增固摄之力;干姜,肉桂,砂仁,益智仁温补脾肾,鸡内金,麦芽,健胃消食,使脾肾化源充足;防风,疏散流于经外之水液;海螵蛸,牡蛎收敛水湿归经运行;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全方共腠健脾益气,升清收湿,温补脾肾,固摄津液之功,使流于经外之津液回归正途,而口水收,手汗止,脾胃健而食欲增。则诸症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