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说北京||北京最窄胡同 为何称作中国最早“金融街”?(第十四期)

北京城的窄胡同很多,有名的有这么几条:

崇文门东、珠市口北的高筱(音同小)胡同,呈“「”形,因形似一根高高翘起的杆子,清时称高跳胡同,后改称高挑胡同,1948年改为高筱胡同。其南段最窄处为65cm,仅容一人通行,现已无存。

永安路北侧的小喇叭胡同,因形似喇叭而得名,北口窄小,仅有58cm,向南延伸渐宽。

珠宝市街西侧的钱市胡同,民国时因胡同内有清代官办的银钱交易场所——“钱市”而得名,并沿用至今。钱市胡同最窄处仅44cm,是已知北京最窄的胡同了,同时它也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金融街

100多年前,北京官办的白银铜钱买卖就集中在这条胡同里,这里垄断着北京城白银铜钱的交易。

钱市胡同位于大栅栏地区东北部,东西走向,东起珠宝市街,西不通行,是条死胡同。

据清朝《朝市丛载》记载:“银钱市,在前门外珠宝市中间路西小胡同。”钱市胡同全长55m,最窄处44cm,最宽处也只有70cm,仅容两个人错身而过。

钱市胡同内共有10个门牌9组建筑。胡同路北有4家二层银号,路南为4座小三合院,尽端是一庭院(7号),上有罩棚。北面有两座银号,为洋式门脸,门上有石匾(一名万丰银号,另一匾隐约可辨为大通银号),立面石刻做工很讲究,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建筑。另两座为传统二层楼房。南面小三合院门上匾书有更改痕迹,可见功能多次变更。

据史料记载,所谓“钱市”,就是银、钱(制钱)互相兑换的场所,但并无实银(钱)上市,只是账面交易,盈亏在兑率的差价。经营者有官方的批准,限定18家,称为“十八案”。

据此推测,钱市尽端的大罩棚及两侧排房即是原来的“钱市”和“十八案”。而胡同南侧的小三合院,原是炉房旧址。到二十年代时,炉行萧条,钱市无市,才改建为银号铺房,形成了这条窄胡同。

至于胡同为什么这么窄,当下两种说法比较盛行:一种说法是由于胡同两侧的银号无节制地扩建各自建筑,侵占公共通道,使胡同越来越窄;另一种说法则说是为了防盗贼而有意为之,走在这条胡同里,俩人想面对面错个身都不容易,即使强盗在此得手,提溜着大包银两,逃跑时会在胡同里碰壁,准保插翅难飞。

钱市的形成与炉房的兴衰

清时百姓多用铜钱交易,但是朝廷收税却按白银计算,百姓缴税必须将铜钱兑换成白银,钱市交易随之红火。

北京全城的钱庄、粮栈及各行各业较大的商号每天一早聚到钱市胡同,待钱市开盘后,就将白银铜钱的行情写在小布条上,通过信鸽传回本家店铺,店铺再按照行情进行银钱买卖。一时间,信鸽传信成为了钱市胡同热闹的一景。

钱市的形成与炉房有关,炉房即官家批准熔铸银锭的作坊,珠宝市街是清代炉行最集中的地段。

炉房产生的年代说法不一。有民国初年的史料记载:“北京炉房设立之始,在前清乾隆年间,专以承化各省解库饷项及市面通行银两为业。向章各省解库之款,均须先经官炉房熔化,铸成十足小宝,方能上库兑收。以期平色划一。”也有原炉房从业人员回忆称:“清道光年间,有直隶深州孤城村卢天保者,于北京前门外珠宝市创设久聚炉房(后改为复聚炉房),专事熔化散碎银两为业。”

要了解北京炉房的产生年代,先了解其最初的业务活动,炉房的幌子已直截了当地加以说明。旧时北京炉房门面挂有幌子,上书“某某炉房散碎成锭信实倾销行”,也有记载称:“炉房的市招是一个蓝色金边象征银锭的木牌,下面系着布帘,木牌上面分别写有‘倾化银两’、‘散碎成锭’等字样。”

有史料记载,“最初炉房的业务以化铸银子为主,间或亦存放款项”,后来则以存放现银为主要业务,熔铸银锭、元宝为附属业务。其中熔铸银两并不收取手续费,“只在银的成色取利”。

炉房有官私之分,据记载,咸丰晚期至同治二年(1863)之间出现了官炉房。官私炉房的区别,在于官炉房必须在户部注册,并接受户部交办的业务

此阶段出现的炉房一般分为以卢天保后人为首的卢氏家族、非卢氏家族和小炉房这3大群体。前两者共有27家官炉房,除开在北新桥的恒丰炉房外,剩余26家都开在珠宝市。

有记载称:“官炉房都集中在珠宝市,原因是适应珠宝集市的买卖。珠宝交易,动辄千百,为银两的大消费场所,炉房设在那里,兑换倾化可谓近水楼台。而当时的钱市亦在该处路西一个死胡同内,所以一般‘银鬼子’(炉房管事人的绰号)趋之若鹜。后来珠宝市移到荷包巷子,相离还是不远。”

到了光绪三十四年(1908),北京官炉房共有18家,都设在前门外珠宝市。清廷有明确规定“除十八家官炉房外,不能随意开设。”此时的炉房除熔铸银钱外,还还接受官衙、银商、钱铺、商店之存款提供贷款

民国起,政府明令“废银改元”,加之现银名称、分两、成色不一,且携带较困难,炉房业务一蹶不振,“关门者及自动清理者约八、九家,即存在者如聚义炉房等亦仅余炉一座”。炉房一业始有衰落之像。至1915年,珠宝市各家化银炉俱已拆除。1916年,聚义、全聚厚、同元祥、祥瑞兴、聚盛源等炉房,相继在天津、上海设立分庄,除存款外,也做各种汇兑,改称银号

1921年左右,北京残存化银设备的仅廊房三条内三聚源1家而已。同年外蒙独立,新疆、西藏地区动乱不已。“伊犁帮”和“西藏帮”货物滞塞,波及北京货行,导致多家炉房相继清理。余下的,如聚义、同元祥、全聚厚等,也不过10家,竭力挣扎,多去外地开设分号,扩大业务。

1928年,中央政府南迁南京,北京各行业萧条,以致恒盛、宝兴、宝丰成等炉房,也相继倒闭。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使北京各行业遭受巨大影响,而由炉房所改的银号,至此仅存几家。

1934年,珠宝市各炉房早已改成银号,惟炉房公会这一组织尚继续存在。

1935,在日本有计划地打压下,华北地区现银紧缺,多家银号同时倒闭,仅剩硕果仅存的聚义银号一家。至此,盛极清末民初一时的北京炉房业无奈地拉上了历史帷帐。

藏头门联显字号 慕名游客寻财气

而今,炉房早已消失,而钱市胡同里还留有些许遗迹,可觅得当年繁华。

胡同内2号、4号、6号、10号院的大门上刻有对联:

2号院:“增得山川千倍利,茂如松柏四时春”。

4号院:“全球互市翰琛书,聚宝为堂裕货泉”。

6号院:“万寿无疆逢泰运,聚财有道庆丰盈”。

10号院:“聚宝多流川不息,泰阶平如日之升”。

这些门联都是藏头联,从中可知它们的字号名称分别是“增茂”、“全聚”、“万聚”和“聚泰”,由门联也可见这四家字号的金融业特点。

胡同尽头的7号院里有南、北两排平房,中间天井升高,上加这座木质的五撰悬山式屋顶,两侧升天窗,俨然是当代金融交易大厅的雏形。

据说,院内其中一间房是聚敛财气的“穴位”

旧时,搭建炼银炉讲究“金三银四”,一排六间北房中,从西头数第三间,从东头数第四间,就是聚敛财气的“穴位”。而今,在这“穴位”上仍保留着旧时炼银炉烟囱出入房间必需的天窗,防止有人从房顶进屋的格栅也保留了下来。

据当地居民介绍,这几年接待过不少游客,都是奔着炼银炉的“财气”之说,慕名而来。

2009年,钱市胡同炉房银号建筑群(包括钱市胡同1—8号、10号,珠宝市街37号、39号)被公布为第三批(原)宣武区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钱市胡同着手腾退工作,期间将拆除全部违建,并严格按史料修缮、恢复,力求重现当年银号林立场景,建成银钱业博物馆。

100多年前,水牌高举、信鸽漫天的繁华我们无从得见,希望来日修整完成,得以窥见当年盛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