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会让任何小事变得有意义
一
我的一位好朋友在深圳一家科技公司做程序员,月薪很高,生活也富足;他父母都已退休,在广州清闲度日。之前,他和相恋两年多的女朋友准备购车买房、谈婚论嫁时,女朋友突然提出分手。
他的状态跌落谷底,突然觉得生活没了意义。饭吃不下,觉睡不好,头发大把地掉,整天唉声叹气。
父母带他去看医生,医生诊断后得出的结论是他患了中度抑郁症。
家人很担心。吃抗抑郁药吧,怕他对药物产生依赖;让他去相亲吧,怕他受到二次伤害;想要让他辞了压力大的工作在家里安心静养,又怕他胡思乱想。
经亲戚介绍,他们半信半疑地去了一家收费非常贵的心理诊所。那位心理专家听了情况介绍后,和我这位朋友单独聊了一个多小时。快结束时,医生和朋友签了一个保密协议:他让朋友注册一个微博账号,每天早晨发一条自己拍的日出照片的微博,同时写上当时的心情。那位医生对朋友承诺,如果他能坚持一年,诊所会退还一半的心理咨询费。
回去后,朋友开始按照医生的交代,每天拍日出。深圳夏季漫长,最早不到5点40分太阳就出来了,他就每天5點15分起床拍照;冬天六七点日出,可他已经养成习惯,依然5点15分起床,跑步去家门口的公园,拍照,发微博,记录心情。
开始发微博后的第一个月,只有医生给他点赞。他有些想放弃,可是想想坚持下去就能把钱换回来,咬咬牙就继续做下去了。
到了第三个月,他的微博有了50多个粉丝。他不知道其中有多少“僵尸粉”,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真的关心他的心情。可是把有些情绪写出来,就不像以前那样,总是自己跟自己生闷气了。
第五个月的某一天,他拍了一张绝美的日出图,第一次有陌生人评论了他的微博:“好美啊,请问这是哪里啊?”看到这话,就像努力有了回报,朋友兴奋地把附近的景点都介绍了一遍。
到了第九个月,他每发一条微博,都有三四千阅读量,以及数十条评论。有人给他发私信,问他每天执着于拍日出的目的。朋友回复他,自己是抑郁症患者,拍照也是治疗的一部分,得到了那个人的点赞和鼓励。
第一年的最后一天,他发了这样一条微博:“时间会让任何小事变得有意义,过去的一年里,正是因为拍日出这件事,让我每天充满希望,用好心情拥抱清晨第一缕阳光,用好心情过完每一天。”他圆满完成了任务。
后来他说,多亏那段日子带着期盼的坚持,让他转移了注意力,有了规律的生活,渐渐脱离了抑郁的苦海。
第二年的第一个周末,他没有更新微博,逼着自己睡了一个懒觉。醒来后他打开微博,看到有人在评论中问他怎么不更新了,还有人发私信问他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看到有那么多人在关心自己,又觉得坚持了太久的事情不忍心放弃,于是在窗口拍了一张图片,发了一条没有日出图片的微博,写了他一年的心路历程。他说,正如人生一样,如果已经坚持了几十年,就没有理由放弃。
后来,他的生活恢复了正常。现在,他坚持发微博两年七个月了,哪怕“996”的工作让他经常留在公司过夜,哪怕连续几天在外地出差,哪怕是阴雨绵绵的回南天,他都会在日出时刻对着日出的方向拍照、发微博,没有一天中断过。
我问他心理医生收费多少,他说6万。当然,因为完成了发一年微博的约定,医生退给他3万。
“可是3万块钱的费用也很贵,何况医生也没有给你治疗几次。”
朋友笑了一下,把收费清单拿出来给我看:“你看了这个,就不会觉得贵了。”
我看到后很惊讶,因为清单里有很多是关于微博营销的费用。
原来,为了让我的朋友一直坚持下去,医生不仅承诺“达成目标退一半治疗费”,还花钱为他的微博做推广,给他增加了人气,也就给他增加了自信,让他不舍得放弃坚持了那么久的习惯。随着微博投射面越来越广 ,后来即使不推广 ,也已经有足够多的关注度了。
那位医生每周都要抽时间关注一下朋友的微博,根据他的心情变化,通过“推广”进行更有效的针对治疗。这种“隐形治疗”一做就是一年。对于按小时收费的心理咨询来说,确实不贵。
每天坚持在同一个时刻分享心情,让朋友渐渐忘记了抑郁。一件小事渐渐成了一件大事,那么其他看似再大的事也会成了小事,这在心理学上叫“替代效应”。
“对不起,这种做法虽然暴露了你的隐私,可这也是能让你坚持下去的办法。”朋友在找医生退款时,医生告诉了他真相,还跟他道了歉。
我问他是否介意,他说:“完全不介意,医生还帮我找到了一个很喜欢的副业。”
现在,他的微博已经有4万多粉丝了。他还经常在微博上组织各种坚持打卡的活动,他现在的生活,正如活动简介写的那样:“坚持,能把平凡的事情做下去,你注定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