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妈是收废品的”:自信心无关贫富,关乎父母的态度
文字之所以动人,要么是你心动了,要么是“文中人”动人。
比如下面这段文字——
辽宁一女大学生在同学面前做自我介绍的视频火了:“我叫蔡畅,我性格非常好。我一直有个外号,叫蔡胖,可以看出来我的体型……我家是收废品的,父母很累。我有个特别实在特别土的梦想,就是给我妈买个大别墅。他们干活特别累,然后把我养得也挺好的,想好好对他们。”
这段视频收获了近50万点赞,有网友夸她自信乐观,也有网友说她不虚荣、懂感恩……
惭愧。
很多年前,我从沂蒙山区考入大城市,也曾这样介绍自己:
“我父母都是农民,来自沂蒙山区……”
然而内心很不自信。敢说这句话,无非是那些常说“我是农民的儿子”的伟人罩着我,给我壮胆。
我的不自信来自于,农民的儿子既可以是大人物,但更多的是继续种地的农民。那句话的流行,不是因为“农民的儿子”中流行伟人,而是伟人说了那句话,所以流行。
戳穿了真相,就是这种尴尬的样子。
所以我对出身贫寒,却依然自信满满的人,充满了尊敬。
整体而言,富裕家庭的孩子,自信心会更强。
这种强,源于很多方面,比如见识更广。
一个1990年代从北方农村进入城市上学的学生,很可能连南方最普通的水果都没见过。所以,南方同学带回了他们认为非常普通的橙子,北方同学非说这是橘子,因为他压根就没见过橙子。
遭到嘲笑之后,自信心会大受打击。
处境优越的家庭则不同,至少他知道,这是两种不同的水果。
自信是一种可以培养也可以摧毁的东西,减少了被打击的次数,自信就容易增长。
富裕家庭的家长,多数具备更强的能力,自信心也更强。这种环境,也会对孩子产生影响。自信是环境塑造的结果。
这名女大学生给我的启发是:自信心并非和财富完全正相关,更关键的,在于家庭的气质。
首先明确一点:蔡家虽然是“收破烂的”,但这只是一种自嘲的说法,家中肯定不穷,甚至相对富裕。
这一行当,换种高大上的说法,叫作“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做大做强,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敢于自嘲,说明她心态好。
不可忽略的另一点是:虽然这个行业属于绿色环保、循环经济,但如果她的家庭起点很高,原本就很有钱,从其他行业转到这个行业的概率,是比较低的。
多数情况下,是感到其他行业不好做,挣不到钱,这才想到“收破烂”。
这样的家庭,往往有如下“气质”:
其一,敢于改变。
不想改变,不敢改变,宁愿受穷受苦,也不愿跳出自己的“舒适区”,这是很多家庭——尤其较穷困家庭最大的弊端。
人在进入某个舒适圈之后,的确很难跳出。有的人一辈子不敢跳槽,原因就在于此。
环境都熟悉了,同事都熟悉了,流程也熟知了,现在,要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人、陌生的流程甚至陌生的语境,困难可想而知;没有勇气,很难做到。
其二,心态乐观。
很多家庭的弊端,在于宁愿穷、不愿“贱”,跟北京的八旗子弟一样,死守卖光了的家产,也要“穷讲究”。
挣了钱,就可以让生活好起来,不违法不违纪,何乐而不为呢?
其三,自然是强大的自信心。
每一个敢于自嘲的人,都以强大的自信为底色。废旧物品回收,和以往“收破烂的”绝不相同,是一个大有前途的“朝阳行业”。蔡畅的这种自嘲,分明来源于她的父母、她的环境。
某种程度上讲,这种自信心的建立,也来源于与世俗眼光的对抗。既然你们瞧不起“收破烂的”,我就迎合你一下,满足你贫贱的虚荣心,这难道不是一种自信吗?
有人说,面对任何想和你辩论的人,最强大的法宝,就是四个字:
“你说得对。”
承认对方,让对方舒服,这不仅是一种高情商,更是强大自信心的体现。
总而言之一句话:自信心无关贫富,更关乎父母的态度。
高金国,网名高了高。小学毕业证得主,出了26本书。以“有趣”为第一要务,专注家庭教育。
壹点号高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