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之交, 健脾祛湿的12种中成药

夏秋交替之时,湿气最盛,因此湿病最多。中医理论认为,脾主运化水湿,性喜燥而恶湿,当湿邪侵犯人体,就容易损伤脾阳,致其运化无权,水湿停滞,引起腹泻、尿少、水肿、腹水等病症,故《内经》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之说。

夏秋之交,健脾祛湿正当时。药店用于健脾的中成药种类繁多,每种药物都有其各自适应证,在具体用药时,还需区别对待。

01

健脾益气剂

点击加载图片

01

补中益气丸

功效: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应用: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病症如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下坠或脱肛,子宫脱垂等。

用药提示:阴虚内热者慎用。不宜与感冒药同时服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

02

参苓白术丸

功效:补脾胃,益脾气。

应用: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用药提示:湿热内蕴所致的泄泻额、厌食、水肿,以及痰火咳嗽者不宜使用。孕妇慎用。宜饭前服用。忌恼怒、忧郁、劳累过度,保持心情舒畅。

03

黄芪颗粒

功效:补气固表。

应用:用于气短心悸,自汗。

用药提示: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宜饭前服用。

04

四君子颗粒

功效:益气健脾。

应用:用于脾胃气虚,胃纳不佳,食少便溏。

用药提示:不适用于脾胃阴虚,主要表现为口干、舌少津、大便干燥。不适用于急性肠炎,主要表现腹痛,水样大便频繁。不适用于急躁易怒,脘胁作胀,嗳气者。

05

刺五加颗粒

功效:益气健脾,补肾安神。

应用:用于脾肾阳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梦。

用药提示:宜饭前服用。忌食油腻食物。服药期间保持情绪稳定。

02

健脾和胃剂

■ 健脾丸

功效:健脾开胃。

应用: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

用药提示:不适用于急性肠炎腹泻,主要表现为腹痛、水样大便频繁,或发热。

■ 香砂养胃丸

功效:温中和胃。

应用:用于胃阳不足、湿阻气滞所致的胃痛、痞满,表现症状为胃痛隐隐、脘闷不舒、呕吐酸水、嘈杂不适、不思饮食、四肢倦怠。

用药提示:胃阴不足或湿热中阻所致的痞满、胃痛、呕吐者忌用。

■ 人参健脾丸

功效:健脾益气,和胃止泻。

应用: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不化,脘腹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

用药提示:感冒发热病人不宜服用。忌不易消化食物。

■ 启脾丸

功效:健脾和胃。

应用: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腹胀便溏。

用药提示:湿热泄泻者不宜使用。伴感冒发热、表证未解者慎用

■ 六君子丸

功效:补脾益气、燥湿化痰。

应用:用于脾胃虚弱、痰湿内生所致的食量不多,气虚痰多,腹胀便溏。

用药提示:脾胃阴虚之胃痛痞满、湿热泄泻及痰热咳嗽者慎用。

■ 补脾益肠丸

功效:益气养血,温阳行气,涩肠止泻。

应用:用于脾虚气滞所致的泄泻,症见腹胀疼痛,肠鸣泄泻。

用药提示:孕妇禁用;泄泻时腹部热胀痛者忌服。

■ 儿脾醒颗粒

功效:健脾和胃,消食化积。

应用:用于脾虚食滞引起的小儿厌食,大便稀溏,消瘦体弱。

用药提示:忌食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食物。婴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感冒时不易服用。

(0)

相关推荐

  • 调理脾胃的中药有哪些

    从中医理论上讲,脾为五脏之一,喜燥,主升清,而胃为六腑之一,仓廪之官,喜润,主受纳,二者互为表里,共同完成气血生化过程.调理脾胃即为调理后天之本,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择用药. 常用的中成药如下.①人参 ...

  • 脾胃虚弱所致慢性腹泻中成药大全

    脾胃虚弱所致慢性腹泻中成药大全

  • 脾胃虚弱,10种常用中成药,各个有专长,...

    脾胃虚弱,10种常用中成药,各个有专长,...

  • 慢性肠炎,6种中成药功效解读

    慢性肠炎,一年四季均有发生.虽然没有急性肠炎来的快,但慢性肠炎病程一般较长,如不及时对因对症治疗,可使肠胃功能紊乱,营养物质的吸收代谢失常,影响机体正常运行. 慢性肠炎属于中医的"泄泻&qu ...

  • 中药附子的配伍应用与药对禁忌

    [性味归经]性大热,味辛.有毒.通行十二经. [功效]补火回阳,散寒湿,止疼痛.本品辛温燥烈,回阳救逆之力最强,为峻补元阳.温经散寒的要药.在脏腑能补命门真阳.暖脾胃.温心阳而通血脉:在经络能温经散寒 ...

  • 治疗脾胃病的用药特点和应用启示

    实践出真知,只有实践.总结.升华,才能产生新认识,才能充实中医理论宝库,完善中医理论体系.正如哲学家冯友兰所说, "对待古人的东西,有两种态度:一是照着讲,重复古人,还古人的面貌:二是接着讲 ...

  • 夏季补气健脾正当时,6种中成药功效解读

    夏季炎炎,酷暑难耐,气温高,湿气重,人体被暑湿所困,常出现食欲不振.便溏,气短.疲倦.乏力.面色萎白.懒言懒语等症状,这就是中医所说的脾胃气虚证. 通过补气健脾的方法,可改善和缓解上述症状,做到轻松度 ...

  • 十大祛湿药中成药

    中医认为,凡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湿邪在冬季容易挟寒挟风,或自身作祟给人带来健康问题.因此,冬季来临之时做好湿邪防御是非常必要的. 今天我们就来简单了解湿邪在冬季如何作祟,又该 ...

  • 夏秋之交,健脾祛湿的12种中成药

    夏秋交替之时,湿气最盛,因此湿病最多.中医理论认为,脾主运化水湿,性喜燥而恶湿,当湿邪侵犯人体,就容易损伤脾阳,致其运化无权,水湿停滞,引起腹泻.尿少.水肿.腹水等病症,故<内经>有&qu ...

  • 夏秋之交,引阳入阴,调理失眠的好时机到了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失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的情志受伤,从而给五脏六腑带来压力,这些受伤的脏器反作用到大脑,于是你就只能"望空兴叹"了. ...

  • 夏秋之交,引阳入阴,治疗失眠的好时机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失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的情志受伤,从而给五脏六腑带来压力,这些受伤的脏器反作用到大脑,于是你就只能"望空兴叹"了. ...

  • 夏秋之交,始灸关元,其中真相很多人不懂!

    2020年8月7日 阴历六月十八 立秋 是的,夏天不肯走,秋天却来了...... 立秋,七月节.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 [立秋三候] 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立秋,秋天的第一个节气, ...

  • 倪海厦老师——夏秋之交,一年之中唯此时节是灸关元的最好时机

    医经 今天 10/26/2005,晴,今天这三胞胎来覆诊,第一位气色恢复,胃口好转,大便通畅,仍然比较害羞,接着第二位是最小的妹妹,就是脑性麻痹的这位,其角弓反张现象减缓许多,原来的双眼上吊现象退除, ...

  • 立秋前后这样推拿 让孩子顺利度过夏秋之交

    再过两天就到秋天的第一个节气 --立秋 立秋标志着秋天的开始, 天地之气开始从"向外生长"转为"向内收敛", 人与天地相应, 因此在养生的方方面面, 也离不开一 ...

  • 夏秋之交,始灸关元,一年少生病

    <扁鹊心书>记载: "王超者,--曾遇异人,授以黄白住世之法,年至九十,精彩腴润.--后被擒,临刑,监官问曰∶汝有异术,信乎?曰∶无也,唯火力耳.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炷,久久不 ...

  • ►孩子夏秋之交多艾灸,平时少生病!主灸三个穴位,远离抗生素!

    老话说的好,是药三分毒,孩子感冒后通常伴随高烧.咳嗽.鼻塞.头痛,很多时候吃药打针也不见效果,有时输液几天才有好转,面对孩子的痛苦,家长们常常也无能为力. 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可以给孩子艾灸 ...

  • 莲台散作满池星|夏秋之交【诗词选叶ZD455期】

    绝  句 夏日荷塘 同心 接天华盖各娉婷,叶底蛙声唱梵经. 许是佛陀归去疾,莲台散作满池星. 立秋日期待收获 高天祥 风入瓷都陡水秋,云山师友两难留. 明朝独向萧疏去,唯有收成已探头. 寻凉(新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