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作为儒家经典著作《礼记》中的内容,它更贴近了儒家一种顺序学说。
事物的本原就是物质世界,而本末强调了大小,即事物间不同的重要程度;始终强调了先后,即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
那么事物本身其实就是道的一种体现。
再度细化之下,把事物比作一条线,本末就是距离线的远近,向高处越往上,向低处越往下,都是脱离了道的表现,唯心主义便应运而生。自此便远离了物质世界。
上者如道家追求的飞升一流,对于道越发透彻,但是早已经脱离了实际,“知”者已满却达不到“行”,做不到理学所推崇的“知行合一”。
下如我们身边就能随处看见的利己主义者,心中道的存在已经荡然无存,“宁教我负天下人”“心外无物”诸如此类便是极好的印证,他们在乎的只有“行”,已经无“知”。更有甚者即使明白道的本质,却仍然对其不屑一顾,古时,我们称其为“小人”,而这一小字,便自然而然地落在了末字,造就象征了不可取和灭亡的必然性。
始终就是这条线的线头和线尾,而事物在其中盘绕联结,错综复杂。儒家所求君子者,便是能够将这根线捋顺掰扯清楚的人,通过那条直线,我们便能够清晰地看见道。
但是仅仅看见道是不够的,不然,自本末的论述为止,便不需要有之后的始终了。
这就要回归这句话的本源,《礼记》中去,礼记中所贯彻的礼之一字本质上就是制度,换个说法,就叫做规矩。而古人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儒家追求的规矩,便是人人追求“仁义”,达到天下太平,人人通过教化的作用而变成“君子”。
这种做法对于社会的长期发展而言极为重要,几乎奠定了中华文明屹立世界的基础,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是中国民族精神的中流砥柱。
可阳春白雪救不了下里巴人,书上的大道理救不了快要饿死的普通百姓。所以法家应运而生,给了世俗前进的一根杆子。如果道理的门槛太高,儒家的思想传承不到现今。一如道家的兴衰历程般值得借鉴。
自此,再度回归,我终于知道了礼记到底为何产生,回归到那最初的一句三字笺言。“人之初”。有关于,人们最初的时候到底是怎样的?
如果人之初,性本善。儒家的作用是什么?教导百姓变恶?荀子看似针锋相对的“性恶论”似乎总有些欺师灭祖的意味在里面。
非也,这更加趋近于一种疑惑,反而在逻辑上讲得通。人性恶,才需要儒家来推行善,即仁义来教化,不是吗?不然儒家所承担的难道是将“误入歧途”者拉回“正道”的角色?不说可行性,单论对错,儒家又怎么可能知道他人路究竟是对是错呢?反而不就成了好心办坏事?做了一开始就错的事吗。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既然知道,那么儒家所求天下大同者便值得揣摩一番了。
“家有家规,国有国法”甚至某一块区域都有其不同的风俗传统,这些如何评判对错呢?
针对以上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先后、本末、始终一旦理清,一切疑惑自然迎刃而解。
而后,不需要挑多重的担子,只管向前迈步,再回头看,就不存在见不到自己的错误,无法改正这一说了。
孟子“吾日三省吾身”也是在此之后的产物之一。
哪怕再谈及陆九渊、朱熹,荀子,其皆有了儒家的影子。
顺序一说,也就彻底站住脚跟。
带领着我们一路走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