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选读》之 虞世南《蝉》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浙江余姚人。其兄世基不幸在隋朝的最后一年,与隋炀帝一同遇难,世南的命运显然比他哥哥好很多,他不仅挺过了乱世,在新旧朝代交替之际,还成了新朝皇帝的红人。据说唐太宗对于他的依赖,超过了当时任何一个人。他的诗风基本上没有跳出六朝的余波,在当时的宫廷诗人中,他可以算是领袖级的人物。当然,在今天看来,他的那些诗,已经只具有文学史的意义,只好供学者去研究,倒是他的一些咏物之作,却能于短小的篇幅之中,抒发一己之气,读了使人眼前一亮。可谓是颓靡的花丛中,时见一两棵清高不俗的小草。
有集三十卷,今佚,《全唐诗》存诗一卷,今人胡洪军、胡遐父女编有《虞世南诗文集》四卷。(浙江古籍,2012年版)
咏萤
的历流光小,飘飖弱翅轻。
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
注:
的历:光彩鲜明的样子。 飖(音摇):随风飘飞。 雄按:后二句盖言即使才华有限,也要展露于世。有不甘平庸之意。
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
垂緌:葛兆光曰:緌是古人帽子上的垂带,蝉有触须似垂带,所以说“垂緌”。(《唐诗选注》) 藉:凭借。
评:
《诗法易简录》:咏物诗固须确切此物,尤贵遗貌得神,然必有命意寄托之处,方得诗人风旨。
《岘佣说诗》:《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