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逃兵”,中国古人有办法

在我国古代,被派上战场的士兵都是被朝廷强行征召的老百姓。在绝大多数的封建王朝中,当兵并不是什么光荣的事,也不能给小卒带来地位上、利益上的好处。

中国礼教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当兵违背孝道的风险极大。常年冲锋陷阵身体难免会遭到毁伤,在古人看来这是一种不孝的行为。所以,为让麾下小兵能心甘情愿地卖命,统治者只能出台一系列严惩逃兵的政策,用鞭子赶着他们上战场。

针对逃兵所制定的军法,最早可追溯到秦朝。

在秦人所著的《军爵律》中,总共有两条关于处置逃兵的规定:一条是每五个士兵被编入名为“伍”的作战单位,只要有士兵逃跑,那么他所属的“伍”中的其余四人,都要受到株连,服两年的苦役。想要免于株连,那就得在战场上砍下一颗敌军的脑袋,用军功来抵罪。这种连坐的制度,让士兵之间失去了信任感,为了自身安全的考虑,士兵们不得不相互监督,举报那些有可能逃跑的战友。

至于除秦国之外,其他的诸侯国是否使用了相同或类似的军法,我们不得而知。在《军爵律》中,另一条关于处置逃兵的规定是这样的:如果士兵在战场上莫名其妙的失踪,军队按照死亡处理,并对其家人发放抚恤金。不过,如果失踪者如果没有战死沙场,而是临阵脱逃隐姓埋名,被查出后军队会将他抓回来,充作奴隶,并剥夺此前给予失踪者家庭的一切优待。

在商鞅变法后,秦朝的军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人头革命”。想要建功立业?那就拎着敌人的脑袋换军功章。只要砍下一名敌军的首级,就能换到一级爵位,及若干土地。除此之外,杀敌建功的战士,国家还会给予其生活、法律上的种种优待。

所以,秦国的士兵比其他国家的士兵士气更足,堪称战国时代最强的军队。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秦国拥有当时最完善的军功体制,在秦国当兵远比在其他诸侯国当兵待遇更好。所以,秦国的逃兵数量应该不多,处罚也不算严重。

唐朝时期,朝廷出台了《捕亡律》,其中明确地将逃亡者的情况划分为两大类:

一是临阵脱逃;

二是在驻防时逃跑。

在军队开拔的情况下,士兵只要逃跑被抓,逃跑一天判处徒刑一年,两天两年,以此类推。逃亡超过半个月的逃兵,则直接判处绞刑。在交战期间,不论士兵逃亡多久,被抓回来一律问斩。驻防期间,士兵逃跑一天杖责八十,三天加一等,最高可判处流放三千里。

五代时期,关于处置逃兵的军令更加严格。朱温下令,在每个士兵的脸上刺上编号,在全国各地设立哨卡,但凡发现脸上刺字的逃兵,定斩不饶。朱温的军令迅速在中原各地推行,各大军阀开始采用这种办法解决逃兵的问题。

到了宋朝,这项军令被沿用。所以说,在宋朝不但囚犯的脸上会被刺字,连士兵的脸上也会被刺字。到了宋仁宗时期,这一军令被修改为逃亡满三日斩首,王安石变法时又改为逃亡满七日斩首。

明朝对逃兵的态度相对宽容,明律沿用自唐律,所以对逃兵判定也被分成两种情况。不过,明朝的军令在处置逃兵时并不考量逃兵逃跑的日期,而是根据次数来量刑。根据明朝《兵律》的记载,上战场的士兵初次逃亡的,打一百大板,然后继续随军出征,再犯的才会被处以绞刑。对于那些驻防的士兵,则更加宽松,初犯者打八十大板,继续驻防;再犯者打一百大板,发配到边疆驻防;三犯处以绞刑。

由于清朝是异族统治,所以绝大多数军令都沿用自明朝。只不过,清朝统治者放宽了绞刑,改为“绞监候”,相当于现在的死缓,待到秋审时再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判处逃兵死刑。随着清朝军法的改革,关于逃兵的处置办法越来越重,到了后来,清代例律中不再将逃兵逃亡的情况划分为驻防和出征,只要是在营的将士逃跑,一律斩立决。斩立决与斩监候不同,前者无需秋后重审,立即执行死刑。

不过,清朝却在军令中加入这样一条,若逃兵在战争结束前自首,可免于死刑,在战后被发配到各地八旗为奴。

写在最后:各位朋友,因本号推送的文章过于敏感,经常面临一些不可控因素,为了防止失联,主编启用了一个有特色的备用号,点击下方公众号即可关注,深度、精彩内容在等你。

(0)

相关推荐

  • 秦始皇到底有多猛?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时间足够他甚至能统一地球

    我们常人印象里的秦始皇,都能用"千古一帝"来形容.最熟知的就是秦始皇扫六合,实现了我们华夏平原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从这方面看起来,秦始皇貌似无非也就是一个"能 ...

  • 宋朝军人要黥面?为何杨家将、岳飞的脸上无刺字?他们违规了吗?

    最近,在翻看网络上关于宋朝军事历史方面的评论时,发现很多人都认为,宋朝的军人全部是要在脸上刺字,即黥面,认为宋朝之所以对异族屡战屡败,这种带有侮辱性质的识别方法是军人士气不高的主因之一,事实是否真是如 ...

  • 古人为什么要在身体上刺字?

    在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中,我们常常看到古人在面部.臂部.背部等身体部位上刺字.那么古人为何要在身上刺字呢? 一.刺字是古代的一种刑罚,亦称墨刑,汉代称黥刑.于罪人面上刺字,以墨涂之,故称.汉文帝废黥.魏. ...

  • 二战前期的苏军被打的有多惨,士兵吓疯,逃兵成群!

    二战前期的苏军被打的有多惨,士兵吓疯,逃兵成群!

  • 想参军的朋友注意了,户口本上有4个字,梦想注定无法实现

    参军对很多人来说是梦想,因为有些群体经过各种因素的熏陶,心里就一直想为祖国做贡献,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战士,为达成这个目标前期还特意做出很多的准备,一切都为了自己体检能够通过,然后完成心中的愿望,要是在 ...

  • 比尔·盖茨离婚,来看中国古人的离婚协议书

    5月4日凌晨,比尔·盖茨与梅琳达通过联合声明,宣布结束双方27年的婚姻. 声明中写道:"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之后,我们决定结束我们的婚姻.在过去的27年时间里,我们养育了三个优秀的子女,建立 ...

  • 中国古人的床上功夫

    野外队 5天前 转载自地球人视角,作者新京报,原标题<中国古人在床上花的功夫,确实不一般!>. 俗语说:一世做人,半世在床. 又有:日图三餐,夜图一宿. 自古以来,床就被人们所重视, 尤其 ...

  • 中国古人的床

    中式床常以紫檀.黄花梨.榉木.樟木等为原料,榫卯精密,坚固牢实,经典流传,价值不菲. | 黄杨木 | 民国 红木嵌黄杨花卉人物架子床 | 黄花梨木 | 清 黄花梨镂雕螭龙纹月洞门罩式架子床 | 紫檀木 ...

  • 中国古人的床上功夫,非常不一般!

    俗语说:一世做人,半世在床. 又有:日图三餐,夜图一宿. 自古以来,床就被人们所重视, 尤其是古人, 对于床的重视简直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古代的床, 倾注了匠人们很多心血, 繁复的雕花,精致的绘画, ...

  • 中国古人励志名言86句

    中国古人励志名言86句

  • 中国古人的床上功夫,确实不一般

    俗语说:一世做人,半世在床.又有:日图三餐,夜图一宿.自古以来,床就被人们所重视,尤其是古人,对于床的重视简直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古代的床,倾注了匠人们很多心血,繁复的雕花,精致的绘画,可谓张张显雕刻 ...

  • 中国古人十大名句,百读不厌,成就万世经典!

    ◆ ◆ ◆ 孔子十大经典名句: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5.德不孤,必有邻. 6.礼之用,和为贵. 7.三人行 ...

  • 中国古人在床上花的功夫,确实不一般!

    俗语说:一世做人,半世在床. 又有:日图三餐,夜图一宿. 自古以来,床就被人们所重视, 尤其是古人, 对于床的重视简直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古代的床, 倾注了匠人们很多心血, 繁复的雕花,精致的绘画, ...

  • 程杰丨中国古人是怎样吃上玉米的?

    探索与争鸣 有学术的思想1小时前 玉米既是世界也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还是单产最高的粮食作物,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关于玉米在我国的起源,学界讨论由来已久,基本公认为外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