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勤礼碑》全称《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此碑系颜真卿晚年之作,为唐大历十四年(779年)立。颜真卿书法对后世影响极大,其书法开一代新风,为后世所称道。下面就《颜勤礼碑》的整体风格谈点体会:当我们站在西安碑林《颜勤礼碑》面前,透过玻璃罩都能明显感受到原碑带给我们的庄严与厚重,此碑四面环刻,存书三面,由于入土较早,残剥损毁少,又未经后人修刻剔剜,所以很好地体现了颜书雄强宽绰、厚重、挺拔、坚韧的风范。《颜勤礼碑》一反初唐书风,以篆籀、草隶之笔入楷,高古奇绝,化瘦劲内敛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正是大唐繁盛的风度,也是颜鲁公高尚人格的体现,是人书合一的典范。点画横轻竖重,对比反差强烈,强调厚重的同时又不失灵动;结体内紧外松呈放射状,字的内部点画之间穿插、虚实、揖让;字与字之间相互顾盼,韵味十足。通篇气韵流动,寓动于静,厚重、大度之气卓然而立。总之,《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书法成熟期的佳作之一,此碑重法度、重规矩,具有大唐盛世之气象。在此,选取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唐颜真卿书〈颜勤礼碑〉》,该帖根据初拓本制版印刷,大体保持原碑的风貌。下面选取其中一页(如图)谈谈我的读帖体会。此作通篇势重气足,点画苍劲,结体奇正相生,饱满厚重处大胆流畅地铺锋用笔,细微之处提笔裹锋,提气凝神如锥画沙,巧妙经营。我们从具体的字形结构着手,来分享《颜勤礼碑》的笔法、字法之美。《勤礼碑》中字的横画都不同程度的向右上方取势,以达到视觉上的平衡。一个字中如有两个以上的横画,就要从位置、长短、轻重等方面求变化,以使字体生动。当一个字的左、右都有竖笔时,应该左竖笔轻而短,右竖笔重且长。左边的笔画向左拱出,“面”朝右;右边的笔画向右拱出,“面”朝左;两竖形成“面对面”,呼应之势。一个字中如有两个以上的竖笔时,其形成的间距应近似相等。字的上部和下部都有竖笔时,应遥相对应,以使字的骨架端庄。在字头上的小撇为顶撇,也称平撇,不可写成斜撇,否则字就“垂头丧气”了!一个字中有两个以上的撇笔时,他们之间就要有长短、弯曲度等方面的区别,以求变化,避免呆板。一个字中有两个以上捺笔时,只能保留一个捺笔,以免重复。一个字中有两个以上的钩时,要分出主次,以免喧宾夺主。右边笔画少时,占位要低。这样可以保持视觉上的平稀。上边部分宽大,下边部分窄紧,整个字显得开阔、威武。字的中间部分宽大,上、下部分收紧,整个字富于节奏感。字的中间部分窄小,上、下部分宽大,整个字富有节奏变化。包围部分要收敛,被包围部分要写得独立、宽绰,无拘束。上边一部分,下边两部分组成的字为正三垒形,如“品”字等。书写时下边两部分占位要宽,托起上边;上边部分要端正,居中。上边两部份,下边一部分的字为倒三垒形。上边两部分左右排开,下边部分要正对其中。上下两部分同形,要上小下大。左右两部分同形,要左小右大。各部分要占位准确,大小适宜,不可给人感觉拥塞、堆砌。一个字中的各部位点画,恰当地穿插占位,使各部分的联络更加紧密,字形会变得生动。左右两个竖笔的起笔处高过上横,呈现纵肩,使字别具风采。体态庞大的字,要写得宽绰、放松。不要故意收紧,以免局促。字中的每一笔画及各个组成部分,在书写时都要各自成形,各就其位,任何一处的失误,都会影响到整个字的完美。《勤礼碑》,是颜真卿为其曾祖父颜勤礼立的墓碑。书法苍劲有力,字字挺拔劲健。是颜真卿晚年成熟之作,也是现在很多朋友作为入门学习颜体的常用范本。《颜勤礼碑》,唐颜真卿撰文书丹,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楷书,碑文一通。残石175×90×22厘米。碑四面环刻,存书三面。碑阳19行,碑阴20行,行38字。左侧5行,行37字。右侧上半宋人刻“忽惊列岫晓来逼,朔雪洗尽烟岚昏”十四字,下刻民国宋伯鲁题跋。现存西安碑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初拓本。《颜勤礼碑》在拙重中见挺拔雄肆之气概,《麻姑仙坛记》则在宽博中见空灵洞达之韵度,堪称颜楷的双峰并峙。此碑全称《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颜勤礼乃颜真卿曾祖父,颜真卿撰并刊立此碑时,年71岁。此碑在欧阳修《集古录》中曾有记载,但清《金石萃编》等书却未著录,可见此碑在北宋时尚为人知。元明时被埋入土中, 至民国年间才重新发现。据宋伯鲁1923年的题跋称:此碑1922年10月曾由何梦庚得之于西安旧藩廨库堂后土中,时碑虽已中断,但上下都完好,惟其铭文并立石年月,因宋时作基址而磨灭。初出土拓本,“长老之口故”之“故”字,当断处有断线纹,但不损笔画。其后“故”字下泐。首行“碑”字右竖笔未损。
精彩回顾:
【学颜】老辣精悍,谭延闿临《麻姑仙坛记》高清单字品鉴
【论坛】白砥:从《争座位帖》看颜真卿书风的特点(信息量大)
【笔法】古人谈书法用笔的16个经典比喻,了解书法术语很重要!
跟颜真卿学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