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的多年经验,银屑病分早、中、后期用药

小编导读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属中医学“白疕”的范畴,是一种具有特征性皮损的慢性、易于复发的皮肤炎症。银屑病可以说是一种恶名在外的疾病,易反复发作,许多患者都被它折磨得痛苦不堪。每年的10月29日是世界银屑病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银屑病。

本病临床表现为红色丘疹或斑块上覆多层银白色鳞屑,并且除红斑、丘疹和鳞屑外,尚可有水疱、脓疱等皮损,以四肢伸面、头皮和背部较多。本病有冬重夏轻的季节性变化;反复发作,有的病人带病终身。

典型皮损:边界清,形态大小不一的红斑,稍有浸润增厚,红斑表面上覆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可见一层淡红半透明薄膜,即“薄膜现象”;再刮除薄膜可见小出血点,称“点状出血点”。

临床上有寻常型、脓疱型、关节病型和红皮病型四类银屑病。寻常型银屑病占90%以上,所以临床所谓的银屑病一般是指寻常型银屑病

我对本病的治疗,尚有一点心得,介绍于下,供同道参考。

银屑病是皮肤的无菌性炎症,属于免疫性炎症。炎症,从中医角度看多数属于热证范畴。表皮细胞过度增生是银屑病的病理特点。过度增生,在中医属于春生肝主,所以过度增生要责之于

本病冬重夏轻,因冬季封藏,阳气内收,表皮郁热不得外泄,故而加重,说明疾病的本质还是郁热作祟。本病好发于四肢伸面、头皮和后背,也说明银屑病多属于热证。本病反复发作,病程漫长,甚至终身不愈,说明这个热邪不是一般的热邪,而且这个热邪必然还有所凭据,不然不会缠绵难解。根据我的临床观察和用药体会,该热邪的凭据应是顽痰与死血

无论是五志过极化火、七情内伤生热、饮食辛热炙烤,还是外感风热湿热之邪等,造成机体的肌腠蕴热即热毒之邪是银屑病的发病主因。而由于运动减少,食用饮料、生冷瓜果、垃圾食品、有害食品等,造成体内湿聚痰生瘀滞,久则成顽痰死血。当顽痰死血与热邪胶着在一起,郁阻、蕴蒸、不断外发外透,疾病乃发。

夏季汗孔开泄,郁热暂得缓解,所以夏季病减病缓;冬季汗孔封闭,阳气内收,郁热加重,故冬季病增病重。

总之,肝木虚风、痰瘀热毒是银屑病的病理本质。

治疗方法:肝木虚风,多因肝脏血虚阴虚所致,“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即滋养肝血肝阴为治本之法。热毒痰瘀为患,治疗就要清热解毒、化痰活血,为标本同治之法。

具体讲,疾病早期,以养肝血、清肝热、息肝风为主;中期,以养肝血、清肝热、化痰瘀为主;后期,以养肝血、化瘀血为主

自拟处方如下:

方一:生地黄60克、赤芍30克、玄参30克、制何首乌30克、刺蒺藜3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紫草30克、青黛5克、黄连10克、炙甘草15克、栀子10克、芦荟5克、金银花30克、忍冬藤50克、水牛角30克、牡丹皮30克、地骨皮30克、桑白皮15克、乌蛇15克、蛇蜕10克、白芥子15克、土茯苓30克、天麻10克、钩藤15克、防风10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后温服。

主治:银屑病早期

方二:生地黄30克、赤芍30克、玄参30克、制何首乌30克、刺蒺藜3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紫草30克、黄连10克、蛇蜕10克、芦荟5克、金银花15克、忍冬藤30克、水牛角15克、防风10克、牡丹皮30克、地骨皮30克、桑白皮15克、乌蛇15克、炙甘草10克、白芥子15克、土茯苓30克、天麻10克、钩藤15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后温服。

主治:银屑病中期

方三:生地黄15克、赤芍15克、玄参10克、制何首乌30克、刺蒺藜3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紫草10克、蛇蜕10克、金银花15克、忍冬藤30克、水牛角15克、牡丹皮15克、地骨皮15克、桑白皮15克、乌蛇10克、白芥子15克、水蛭5克、土鳖虫10克、虻虫5克、丹参30克、鸡血藤30克、莪术10克、防风10克、炙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后温服。

主治:银屑病后期

一般治疗2周即可见到效果。初发、轻症病人,治疗2个月即可获得临床治愈;久病、重症病人,治疗6个月即可获得临床治愈。

在服用内服药的同时,如能配合中药外用,药物效果则会更好,治疗疗程也会缩短。

注意事项:

禁用辛辣、荤腥、饮料、茶叶、咖啡、酒、鸡蛋、牛奶等饮品食物。加强营养,补充维生素、矿物质(钙),如进食新鲜蔬菜等。适当锻炼,每天运动两次,宜慢跑、打太极拳、跳舞等,以全身出汗为度。心情要好,避免郁闷、生气、着急、上火。保证充足睡眠。治疗期间,禁忌房事。

好书推荐

学习中医,临证很重要。如何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我们一起从书中了解一下吧。

《中医临证践行录》

点击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买此书

扫码免费试读

本书包括医论医话、临床经验、理论探讨、附录。医论医话包括中和思想与临证、治则刍议、给邪以出路等,主要描写作者对中医思想、中医治疗、中药用法等的心得体会。临床经验包括感冒、外感咳嗽、急性咽喉炎、长期发热等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描写作者临证的辨证施治、处方、效果等。理论探讨包括《伤寒论》是一部怎样的书、论《伤寒论》中的伤寒等,主要描写对现存某些中医理论的探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