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与保险,是一对天敌吗?
2018年7月11日上午10时37分,电影圈传来一声惊雷,著名武术电影演员计春华因病在杭州逝世,年仅57岁。
计春华何许人也?
年轻的一代,可能没有印象。但是在80年代初,提到《少林寺》中的反派主角"秃鹰",那可是雷贯耳,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秃鹰"的扮演者,正是计春华。
《少林寺》中的"秃鹰"
1982年,李连杰与计春华两人联袂出演电影《少林寺》,由于两人精湛的武艺和生动的艺术形象,两位新人一炮走红。《少林寺》的电影票,当时的售价不过两三角钱一张,却一下子进账1.6亿元票房,火遍了大江南北。
1.6亿元票房,可能很多90后观众嗤之以鼻。现在电影票房破亿是稀松平常的事情,过几十亿的都大有人在。
但是,跟着浮生君算一笔小账,你就明白这票房有多吓人。
现在去电影院看电影,一般情况下,一张电影票约40元-60元,是当时票价的200倍,将1.6亿元票房换算下来,等于如今320亿人民币票房。
《阿凡达》全球票房,约为27亿美金,计入通货膨胀换算,约为现在200-250亿人民币。
《泰坦尼克号》全球票房,约为17亿美金,计入通货膨胀换算,约为现在150-200亿人民币。
2018年的扛鼎之作《我不是药神》,迄今已近收尾,票房约为30亿人民币。
对比之下,可以看出,当年《少林寺》的票房,用横扫来形容并不为过。
如果《少林寺》的年代过于久远,那么《天龙八部》中段延庆的角色你一定熟悉,扮演者正是计春华。
《天龙八部》中的段延庆
这位长相狰狞,以出演反派角色出名的演员,在现实生活中却是一位随和率真的好人。
他曾经说过,要从20岁一直打到60岁,但是可惜,他的生命在57岁终止了。
今年春节前后,计春华正在北京拍戏,胸背部突然传来巨大疼痛。疼痛难忍之下,计春华去医院就诊,本以为是小毛小病,谁知道,医生各方面检查后,确诊为晚期肺癌。
对于计春华来说,这几乎是当头一棒。
虽然说,计春华想尽了一切办法,配合治疗,还托亲友从香港购进了最新药物,遗憾的是,效果寥寥。最终,计春华坦然接受了死亡,弥留之际与家人交代,宁可有尊严的离去,也坚决不接受插管和气切……
古语道"人到五十五,好比下山虎"。好端端的人,怎么就突然患病身亡了?
要知道,计春华的身体素质,绝非寻常人可比。
计春华曾经接受媒体采访说,他每天都会勤练不辍,一方面是他极其热爱中华武术,另一方面是因为他所接手的影片多数为动作片。
计春华坚信,武术将延长他的生命。
按照"生命在于运动"的流行之说,计春华每天坚持习武,应该长命百岁才是。可是,为什么天嫉英才,事与愿违?
首先,我们来看看,生命是否真的在于运动?
有机构曾对6000名已故运动员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一个令人惊奇的现象,即运动员的平均寿命并不长,约为50岁,其中主要死因为运动过量。很多运动员因心脏负荷过重,死于心脏病。
科学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运动最大的特点,是加快了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尤其是过量运动,其实是在大量消耗血气能量,加速了生命衰老。
对于过量运动的人群来说,尽管表面看上去,他们身强体壮,实际上,身体内部已经元气耗尽,提前老年化,如李小龙之中年暴毙,李连杰之伤病累累。
来自德国福尔达大学的的著名彼得·阿克斯特博士,曾长期担任保健学教授,他撰文指出,过量运动,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人体衰老速度,使得疾病更加容易侵袭身体,最终导致寿命缩短。
自然界中,善于奔跑运动的动物,如斑马、野猪、长颈鹿、老虎、狮子、猎豹和老鼠等的寿命并不长,相反,不善运动的乌龟、丹顶鹤的寿命却是令人吃惊。
计春华前辈抱着习武强身的信念,每天勤练不辍,最终却患上肺癌,英年早逝,让人扼腕痛惜。
看到这里,难道浮生君是说运动不重要?运动对增加寿命没有帮助,反而有害处?
非也!
我们看到过有的人热衷于运动、健身,却对保险嗤之以鼻。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卖保健品的、搞养生的,在推广他们产品的时候宣传保险无用论,说保险是生病了才赔钱,保健才是确保不生病。似乎要把保险和健康架在对立面上。
常见的卖保健品话术
"保险有用,运动和保健都没有用"、"多运动健身、吃保健品才有用,保险没有用",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甚至可以说是为了达成销售目的的话术,并没有理解风险的真正含义。
保险和运动,从来都不是对立的,而是应对风险的不同手段而已。
浮生君多次提到,风险应对策略主要有四种:
接受风险。(听天由命,不采取任何措施。)
规避风险。(尽量避免如赛车、攀岩等高风险运动。)
转移风险。(比如购买保险。)
减轻风险。(比如适量健身、运动。)
前面两条,属于消极或者被动应对,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只有后面两条(适量运动和购买保险),才是主动出击,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适量、合理的运动,可以降低疾病发生概率,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世界权威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今年刊登了一项涉及近140万名欧洲和美国人的最新研究发现,有氧锻炼等适度运动有助于降低罹患13种癌症的风险。
《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刊登的数据
《英国医学杂志》上也发表过一项研究调查,发现运动可以减少糖尿病、中风、心脏病、结肠癌和乳腺癌5种疾病的发病风险。
《英国医学杂志》发表过运动降低疾病概率的研究
但是,运动是不是一定就能够让风险不发生呢?
答案是否定的!
在保险业,有两张表是镇山之宝,一个叫《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一个叫《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
保险公司寿险和重疾险产品费率的厘定,都是依据这两张表来制定的,是保险公司开展业务的基础。
我们可以把两张表理解为我们中国人死亡和罹患重疾的大数据。
男性重疾经验发生率表
以男性重疾经验发生率表为例,60岁这一年龄段的人群,每一千人中有18.591个会得重疾。
这些数据是考虑了所有因素,包括运动,从而统计出的经验数据。
我们所有人都落在这场概率的命运游戏之中!
运动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疾病发生的概率,但无法脱离概率本身,这是大数据样本所决定的。
一个再如何热爱运动的人,如果没有搭建好保障体系,当最终没能逃出概率之时,仍然会不堪一击。
而保险是能够确保在风险发生时转移风险,是以确定性的赔偿来应对不确定性的风险,这就是和运动本质上的区别。
通过适量运动,我们可以减轻疾病风险的发生概率。
通过购买保险,我们可以转移风险发生对家庭的影响。
因此,运动和保险并不相悖,都是积极面对风险的方法,只不过前者是希望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后者是转移风险发生时的家庭财务风险。
在保持适量运动的同时,千万别忘了构建好家庭保障体系,这样才能真正有效防范未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