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莹的柔与刚,中国的态度

因为工作原因,很早就认识了傅莹,那时她还在外交部工作。三年前的3月5日,60岁的傅莹以发言人的身份亮相两会,这是人大会议设立发言人制度30年中迎来的首位女性发言人。

今年的3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傅莹再次以大会发言人的身份亮相。面对各路媒体的提问,除了她睿智、理性、真诚的回答外,我却更被她回答美国记者不友好的发问时,柔中带刚的话语所折服。

发布会刚开始不久,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就获得了提问的机会,这位年轻的美国记者提问关于南海争端,带有美国式的偏见与霸权:中国曾经宣誓将不在南海进行军事化,但是实际上中国在南海的岛礁上进行的军事部署,包括一些导弹的设施以及飞机跑道,国际社会认为这将对南海的和平与稳定造成威胁,对此您怎么看?

关于南海军事化问题,实际上国际社会都很清楚,真正以军事化手段影响南海的,不是中国,而是美国。但美国媒体出于自身利益,加上傲慢与偏见,他们除了不会这么看,而且还影响着不知究竟的美国民众,在民众中制造对中国不好的印像。

因此,在回答该记者的问题时,傅莹并没有直接谈南海军事化问题,而是先含蓄地批评了不客观报道南海问题的美国媒体:“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我也注意到你们的报道,注意到美国(媒体)的报道。说到中国就是南海和南沙军事化,‘军事化’这个词炒得挺唬人的,这是不是有点语言霸权?美国有不少报道把威胁地区和平、影响航行自由这么一个大帽子扣在中国人头上,这种做法容易误导形势。”傅莹说。

就在傅莹说这些话的时候,这位记者脸上掠过了一丝的不自在。然后,傅莹将话转回到了南海军事化问题上,不过是一种柔和的、侃侃而谈的语调,就像两个好朋友在相互友好的交流着自己的心得一般:

“要说军事化的话,仔细看一看,在南海进进出出的先进的飞机、军舰,最多的是不是还是美国的?而且美国重返亚太提出的一个很重要的决定,就是要把海军60%以上部署在亚太,这一段时间自从美国重返亚太以来,军事上的动作有多少?和那些盟友完全在加强在亚太的军事存在和军事部署。要说军事化的话,这是什么?这不是军事化吗?”

接着,傅莹又谈了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以及对美方认为的中国在南海军事化的解释:

“关于南海问题,前一段我们外长访问美国,讲得比较透彻,我就说两条普通人包括人大代表和大部分中国人的感觉。第一,中国人觉得美国派军舰到南沙岛礁那么近的地方炫耀武力,这个不好,非常刺激中国人的反感情绪。本来在南沙问题上,美国说了对南沙争议不持立场。现在美国的做法和说法让人觉得好像是在刺激紧张情绪,让人对美方的动机画一个很大的问号。第二,我们在南沙扩建岛礁是非常必要的,中国人民都支持,而且认为这些岛礁离大陆这么远,应该有它自身的防御能力、部署必要的防御措施,这是大家普遍的看法,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承认这些国家对南沙岛礁的非法占领,我们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在不放弃主权的基础上,而且是为了维护这个地区的和平稳定。”

虽然美国这位记者以军事化的理由提及了南海问题,然而,南海问题的实质并不是军事化问题。因此傅莹认真而严肃的说道:“如果我们的领土主权、我们的海洋权益受到进一步的侵蚀,中国人民是不高兴的、不赞成,而且是不放心的。所以,南沙岛礁扩建之后,我们可以更好地维护我们的利益,同时我们也增强了中国在这个地区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也增强了我们维护这个地区和平的能力,这是好事。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人的看法是非常一致的,这不叫军事化。不能说有防御能力就是军事化了,这个问题应该好好讨论,可以请学者坐下来商量讨论一下什么是军事化,这个线划在哪儿。在这些问题上,这么扣帽子不好,反而把很多问题都混淆了。”

最后,傅莹依然没有忘记含蓄的提醒一下美国:“如果美国真的关心这个地区的和平稳定,那就应该支持中国与周边国家谈判解决争议,不是往相反的方向使劲,好像还有什么别的打算似的。”这句话虽然说的柔和,但给人的力度很大,不知道这位美国记者听懂了没有,反正我们是听懂了,信息就一个:我们知道你美国在南海问题上有私心,别太过了。

仔细听傅莹的答问,不管从语调、神态,还是语句用字方面,给人的第一印像就是温婉、谦逊、平和,但当你听完回味才发现,傅莹的话语柔中带刚,有礼有节,不卑不亢。这其实就是在几千年儒家文化熏陶下中国人的典型写照,在处理国际事务中一直坚持的准则。

 撰稿:北京周报记者 兰辛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