嗳气的类型及用药

▍来源:赛柏蓝—药店经理人
▍特约撰稿人:王正志   执业药师

在大药房常遇到因嗳气来前来购药的客户,我们怎么明确诊断并合理选择中成药呢?

其实听到嗳气声基本上就知道是什么证,是怎么回事了,为什么呢?因为嗳气是胃气上逆招牌式声音,记住招牌式动作,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这就是中医诊断上的“闻而知之”。

中医尽管很深奥,但是也很有趣,记住招牌诊断,剩下的理法方药就迎刃而解,中医诊疗就这么简单,言归正传,嗳气浅谈如下:

一、嗳气是怎么来的?
嗳气指胃中气体上出咽喉所发出的一种声长而缓的症状(就是如喝完可乐饮料或啤酒后的那种声音),古称“噫”,是胃气上逆的一种表现。
二、嗳气都是病态吗?答案否也
饮食过饱,或饮用碳酸饮料(如雪碧饮料、可乐饮料、啤酒等)后,会发出嗳气声,只是偶尔的,无其他不适症状是属于正常的,不属于病态,是饮食入胃排挤胃中气体上出所致。
三、哪些属于病态?怎么辨证施治?
在临床上根据嗳声和气味的不同,可分为虚症与实证。
(一)实证
1、宿食内停
病因病机:饮食过饱,不甚受凉,或不运动,脾阳被遏,脾失运化,胃腐熟食物功能下降,食物不消化,食物在胃郁热酸腐,胃气上逆,嗳气酸腐味。
主症:嗳气酸腐,脘腹胀满,有伤食味,腹痛腹泻,完谷不化,泻后痛减,舌淡红苔薄黄,或薄黄腻,脉滑。
治则:健脾理气,和胃消食
方药:保和丸加减。
中成药:保和丸、健胃消食片、启脾丸、开胃健脾丸、健脾消食丸等。
2、肝气犯胃
病因病机:经常生气,或工作与生活压力增大,情志压抑,形成肝郁气滞,肝郁乘脾,横犯脾胃,脾胃气机失调,胃气不降,反而上逆,嗳气频作,脘腹胀满。
主症:嗳气频作,声音响亮,暖气后腹胀减轻,嗳气发作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脾气急躁,胸胁作痛,胸闷不适,叹气舒服,脘腹胀满,女子乳房胀痛,月经前后不定,舌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治则:疏肝解郁,和胃降逆
方药:逍遥散合旋覆代赭汤加减
中成药:逍遥丸、丹栀逍遥丸、加味逍遥丸、开胸顺气丸、胃苏颗粒、木香顺气丸、沉香胃片、舒肝健胃丸、四磨汤口服液等。
(二)虚症
1、胃阳亏虚
病因病机:寒邪直中脾胃,或平素脾胃阳虚,脾阳受损,运化失司,胃腐熟功能下降,脾气不升,胃气不降,又寒性凝滞,脾胃气机郁滞,气机郁久,胃气上逆为嗳气。
主症:嗳气频作,脘腹冷痛,得温痛减,胃脘胀满,不思饮食,畏寒肢冷,面色淡白,渴喜热饮,小便清长,舌淡白,苔薄白,脉沉弱。
治则:温阳健脾,和胃降逆
方药:附子理中汤加减
中成药:理中丸、附子理中丸、良附丸、午时茶等。
2、胃虚气逆
病因病机:平素脾胃虚弱,或大病后期,脾胃气虚,气虚日久,气虚不行,形成气滞,气虚气滞,脾胃气机郁滞,胃气上逆而嗳气。多见于老年人或体虚之人。
主症:暖声低沉断续,无酸腐气味,不思饮食,饮食不香,脘腹胀满,时有腹泻,面色萎黄,人体消瘦,舌淡苔白,脉弱。
治则:健脾补气,和胃降逆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中成药:参苓白术丸、人参健脾丸、人参归脾丸、归脾丸、启脾丸、香砂养胃丸、健脾丸、四君子丸等。
四、嗳气养生注意事项
1、少生气,少有工作与生活压力,保持好心情,以免肝郁气滞,胃气上逆而嗳气。
2、注意保暖,少受凉,或少食生冷,少喝冰饮料,以免寒邪直中脾胃,胃气上逆而嗳气。
3、积极锻炼身体,运动主阳,脾阳升,脾气升,胃气降,脾胃和,嗳气除。
4、饮食别过急过饱,以免伤食,嗳气吞酸。
严正声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