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我的柔情你永远不懂

走过的路,读过的书,苟且过的生活,

都记在这里。

「鱼骨松开出灿烂的黄,

让人感觉温暖异常。

@开哥随手拍自团山之巅」

1/

据统计,现存李白诗作中提到名字的李白友人共有400多人,其中有我们熟知的杜甫、孟浩然、贺知章、王昌龄、汪伦、魏万、岑勋、元丹丘等等;此外还有一些仅仅提到姓氏而没有提及名字的,甚至还有没有提及姓名的。

《李太白全集》中所收录的带有赠与酬答性质的诗作共有400首左右,剔除李白写给李姓宗亲及老婆、孩子的诗歌外,他赠与友人的诗作共有351首。

在这351首赠诗中,标题直接《戏赠××》的诗歌只有两首。

一首写给杜甫,另外一首写给郑晏(时任溧阳县令,所以被李白称为郑溧阳)。

杜甫,家喻户晓,而郑晏,却名不见经传。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戏赠杜甫》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

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

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

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

——《戏赠郑溧阳》

今天侧重来谈谈李白写给杜甫这首诗。

2/

744年,因为种种原因,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当然还是李白的桀骜不驯特立独行,原因之二我认为恰是唐玄宗的洞察力与深谋远虑——他一眼看穿李白并不具备安邦治国的才能,他的才能仅限于写作——而一个诗人或作家是无法让他的大唐王朝一统千秋万代的。

唐玄宗很客气,亲自陪李白喝了一顿饯别酒,情意款款的跟李白说,李老师啊,你看在咱这儿,真是委屈了你。哎,你说说这老李,老杨,老高,嗯,还有小杨姐仨,他们这伙子人,喝酒喝酒不行,写诗写诗不行,整天还事儿妈似的。我看李老师在咱这儿再待下去,会疯啊。

李白自然明白老大这番话里的弦外之音,赶紧接茬,您这真是说到了点子上,我实在是待不下去了,还是继续我的名山游吧。

也好。老大显露出颇为无奈的表情,李老师志在祖国名山大川,这也是利国利民之壮举,国家必须支持你,去财政厅把经费带足了!

这件事,史称赐金放还。如果没有发生这件事,或许就没有了李白和杜甫的相遇相识。

李白打碎了牙只好咽到肚子里去,苦闷之情无法言喻。

3/

离开帝都,李白一路东行。在洛阳,他遇到了杜甫,两人一见如故。李白、杜甫连同其时也在当地的高适,三人在洛阳、开封、商丘、兖州、单县一带进行了一场开怀痛饮纵马高歌的游历聚首时光。

这段时光让李白和杜甫的友谊根深蒂固,及至终老。

隔河忆长眺,青岁已摧颓。

不及少年日,无复故人杯。

——杜甫《昔游》节选

766年,杜甫回忆与李白相遇游历的场景,忍不住老泪纵横。当年开怀畅饮激扬文字的时光再也不会回来,而李白也早已离开人世四年有余。写完这首诗后,又过了四年,杜甫也离开了人世。

想必,在人世的另一端,他们还是好兄弟吧。

4/

洛阳初相遇,短暂游历之后,李白杜甫相约齐鲁大地再聚首。

两年后,李白杜甫再相见于齐鲁大地,李白写了这首诗赠给杜甫。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李白把这首诗标题为“戏赠杜甫”,绝没有一丝一毫戏弄的意思,而是带着一年多朝思暮想的渴望心情,在与杜甫重逢那一刻,再聚心愿终于成真,李白是何等激动!

兄弟,一年多没见,你怎么瘦成了这个样子啊?难道是写诗写得太辛苦了吗?

一个“戏”字,不仅不好笑,反而真切的体现出李白的细心,因为内心充盈的一直是弟兄般的情谊,所以一眼看去,杜甫的精神面貌早已入眼入心。

轻松直白的诗句中,蕴含的是李白对杜甫的无限关注与思念。

李白这首诗的表现,让我想起电影《英雄本色》中,豪哥与小马哥之间的情谊,他们之间的谐谑玩笑和你打我一拳我推你一掌的逗闹,就是这样一个饱含兄弟真情的“戏”字。

彼此心注深情,自可放手游戏人生。

李白和杜甫之间的情谊,一点也不亚于豪哥与小马哥之间的情谊。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杜甫《不见》

761年,在李白入狱命悬一线后又颠沛流放之际,杜甫甘愿冒生命危险,写这首诗思念和安慰李白。

这种情谊不就是小马哥儿开船返回死亡战场,为了救豪哥而被对方爆头的情谊吗?

5/

有一种相遇相知,会让铮铮铁骨散发缕缕柔情。

飘逸洒脱,豪放不羁的李白,多的是豪情万丈的赠别,像这种袒露内心温暖温情一面的赠诗,少之又少。

有人说杜甫一生写给李白的诗歌有20几首,而李白写给杜甫的诗歌仅仅有4首,显见得李白对杜甫的友情是假友情。这种论调未免可笑。

四千年的历史里,除了孔子见老子,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我们再逼紧我们的想象,譬如说,青天里太阳和月亮碰了头,那么,尘世上不知要焚起多少香案,不知有多少人要望天遥拜,说是皇天的祥瑞。——闻一多

李白和杜甫是像兄弟一样的好朋友。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就跟天上的双子星座一样,永远并列着发出不灭的光辉。——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的友情,可能是中国文化史上除俞伯牙和钟子期之外最被推崇的了,但他们的交往,也是那么短暂。——余秋雨

尽管我并不喜欢郭与余,但我还是认同闻一多的精彩评价一样,认同他们二人对李白和杜甫友情的评价。

真正入心入骨的友情,又岂能用付出与回报的多少来品评!

6/

诗为心声,一首诗的标题就像诗的眼睛,看着诗的眼睛,读者就会从中感受到作者的心情。

一个赠字,并不能说明李白写这首诗只是敷衍应酬了事,一首敷衍应酬的诗又怎么能拥有流传千古的神奇力量呢?

比如《赠孟浩然》,比如《赠汪伦》。这一个赠字里,除了友情之外,更有庄重与对朋友的敬重蕴含期间。

然而,“戏赠”两个字,抛开常规的轻慢与戏弄的成分,就更加显示出写诗的人与赠予对象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换做现代的说法,只有老铁之间才能如此。

元代诗歌评论家方回这样评价李白的赠答诗:

余编细读之,要自有朴处。

最于赠答篇,肺腑露情愫。

这一“朴”字刚好从另外一个角度印证了李白这两首诗中“戏赠”含深情的本意。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节选

没有真正体验过这种弟兄一般深厚友情的人,又怎能懂得李白的柔情呢?!

〈 END 〉

更多文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