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 我院教学工作荣获多项国家级、北京市级荣誉

三门课程获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近期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公布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20]8号),我院《中国古典舞身韵》《舞蹈编导》《中国民族民间舞基础训练》三门课程获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下课程。

▲入选课程:中国古典舞身韵

课程负责人:张军

《中国古典舞身韵》是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学科的一门原创课程,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李正一和唐满城教授等前辈们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经过几代人四十年的不断继承与发展,形成了一套系统有效的教学体系,包括徒手身韵——服饰道具类(袖舞、剑舞)——表演性组合的纵向课群结构。建立了从元素、短句至组合的训练模式,紧紧把握“形、神、劲、律”相统一的审美原则和运动法则,成为了中国古典舞独特的审美风格与显著标志。

入选课程:舞蹈编导

课程负责人:万素

该门课程旨在构建“舞蹈思维下的编导意识” 化体系,一是编导基础规律—原理与基础;二是编导编舞开发—意识和编舞技法;三是舞蹈即兴内涵和技术支撑;四是舞蹈作品创意研发。在 “阴阳”观下的“气”物质和文化中关照舞蹈本体,由身心至“语言”关系,促成舞蹈表意和形式特征的建立;对编导创造力的开发,促成舞蹈文化与人文精神的本质联系,形成“身体文化”至“文化的身体”的编导能力,培养新时代文艺创新和文化自信的舞蹈创作人才。

入选课程:中国民族民间舞基础训练

课程负责人:黄奕华

《中国民族民间舞基础训练》是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舞蹈表演精英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之一,其中包括:汉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傣族六个民族八个地区,具有“代表性、训练性、系统性”的民族民间舞,为课程核心教材内容,学生分别在本科四年中完成本核心课程。本课程遵循的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老一辈舞蹈教育家60多年来所积累的教育理念及思想,其内涵包括:

(一)精准的舞蹈动态教学。通过不同民族的舞蹈本体训练,培养极具控制力、表现力、包容性、高水平的舞蹈肢体表现。

(二)纯正地道的舞蹈风格掌握。民族民间舞的独特性在于它本身的地域性、民族性等,学生通过基础训练课程,掌握该民族地区的舞蹈风格。

(三)纵深的舞蹈文化关联教学。要求学生掌握舞蹈本体所承载的民风民俗、审美情趣、精神气质等。

(四)延伸的乐舞融合教学。丰富的民间音乐特色培养学生整体艺术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融会贯通的思维方法以及充分的艺术想象力。

胡淮北荣获2020年

北京高校优秀本科教学管理人员

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20年“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和“北京高校优秀本科教学管理人员”评选工作的通知》(京教函〔2020〕149号),近期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组织了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和本科教学管理人员的申报和评选工作,我院教务处处长胡淮北获评2020年北京高校优秀本科教学管理人员。

胡淮北,教授、国家一级演员,北京舞蹈学院教务处处长。

在教务处任职期间,推动北京舞蹈学院获得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1 项、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 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4个。加强了课程建设,积极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工程建设,推动获评教育部一流本科课程3门,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2门,优质本科教材课件2部。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建章立制,规范教学,深化“卓越联盟”活动,创新教学评价机制,规范开展本科招生工作,妥善做好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和本科招生工作,扎实组织国庆70周年的服务保障工作。兼任学校评估办公室主任,圆满完成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及整改回访工作,受到北京市教委专家组的高度评价。

三篇毕业设计(论文)荣获

2020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

优秀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提升北京高校人才培养能力意见的通知》精神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在北京市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继续开展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评优工作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提升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北京市教委近期组织开展了2020年北京市普通本科高校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评优工作。

经我校专家评审、市教委审核并公示,我院3篇论文荣获2020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分别是: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舞蹈项目成效分析》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舞蹈项目成效分析》(作者:彭兰斌,指导教师:马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