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养殖水体的物理和化学环境的复杂生态特性
第一线实践养鱼深知水产养殖从业不易
水是鱼类的生存介质,水不仅直接影响鱼类本身,还会影响到饵料生物的组成、数量和分布。良好的水环境是保证鱼类健康生长的物质基础,因此,养鱼用水必须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都适合鱼类生长发育的要求。在淡水鱼类养殖生产过程中,养殖水体的水质条件是养殖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水为鱼类及其他养殖生物们提供了一个立体生存、生活、繁衍的空间。当然,不同的鱼类对水环境的一些理化因素的要求存在着差异,所以,了解养殖鱼类对水环境的要求以及水体中多种因素之间互相联系与制约的关系,有助于在养鱼技术上采取合理的措施,改善鱼类的生活环境,提高生产效益。
不同的人对水的看法也有所不同,所以采取的方法也不一样。有些看起来是有道理的,但是效果不好;反而有些人根据自己的经验看起来是没道理的方法反而效果很好;有些方法在这里用效果好,但在别的地方用又没有效果……,这就给养殖者带来很大的困惑。
本文梳理涉及水产养殖最关键、最主要、最重要的涉"水"问题的相关理解,在养殖鱼类的水环境中,对鱼类影响最主要的理化因素包括:水温、溶解氧(DO)、透明度、pH值、氨氮、硫化氢等等。本文内容仅供参考!
一、水温
鱼类是变温动物,其体温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通常鱼体温度与水温之间的温差在±1℃。水温直接影响鱼的生存和生长,因此,从事水产养殖,需要了解水温的变化特点及其在水环境中的作用。
大多数时候,白天的平均水温低于气温,白天的水温则高于夜间水温,但泛塘时的水温例外,缺氧的水温是急剧升高。在水温低时,水的密度就大,所以,底层水的水温大多低于表层水,但表层水结冰时除外,冰层处于0°C时才会结冰,冰层以下的水体大多在4°C左右。
(1)水温的变化特点
地表水体的水温随季节与气温变化而变化:
一天之内,一般在日出之前水温最低,下午2~3时水温最高。
一年之内,一般1~2月份水温最低,7~8月份水温最高。
在夏季高温季节:
2~3米深的水体,上、下层的水温一般相差2℃左右。
超过10米水深较深的水库、湖泊,上、下层水温温差很大。
(2)水温对鱼类的影响
所有生物体必须在温度达到一定界线以上才能开始发育和生长,这个界线叫生物学0度。人是衡温动物,无论春夏秋冬人的体温是不变的,鱼是变温动物,体温和自然(气温、水温)温度是升降相似的,水体温度即是鱼的体温(正负值相差0.5°C-1.0°C),因此,水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鱼儿的生命代谢活动。
水温直接影响鱼类的代谢强度,从而影响鱼类的摄食和生长。不同种类的鱼类各有自身适温范围和最适温度范围。在最适温度范围,鱼类的代谢相应加强,摄食量增加,生长加快;在不适宜温度条件下,鱼类不仅生长受到影响,还会出现异常反应,甚至死亡。
我国鲢、鳙、草、青、鲤、鲫、鲂等淡水鱼类,其生长适温范围在20~32℃,最适生长水温为25~30℃。
当水温降到15℃以下时,摄食减少,生长减慢。
水温高于32℃时,摄食量同样会降低。
8°C以下停止进食。
10°C以下开始休眠。
10°C至15°C开始摄食,缓慢生长。
15°C至20°C食欲增强,生长较快。
20°C至30°C生长最快。
30°C以上生长又趋慢。
8°C至10°C鱼少动少耗氧,适宜运输。
在温度突变时,鱼儿很容易应急死亡或生病,因此,特别是在鱼苗放养时,要注意水温差异,掌控在3°C以内为宜。
因此,饵料投入量特别要注意温度的变化,掌握温度与生长的关系。
(3)水温与繁育
温度与鱼的催产、产卵、卵的孵化、鱼苗的生长、运输等也有密切的关系。水温最直接影响的是鱼类的性腺发育和产卵的开始时间。在我国南方与北方,多种鱼类亲鱼开始产卵时间相差较大,但产卵的水温一般都要达到18℃时才开始。家鱼及大多数鱼类在18°C至30°C、连续晴天时,催产、产卵量、受精率、孵化率都高,低于16°C高于32°C催产效果不好甚至没有催产效应。
16°C以下孵化率低。
31°C以上畸形率和死亡率高。
(4)温度变化与病害
水温的变化与鱼类病害的发生关系很大,在水温升高的情况下,各种病原微生物繁殖速度加快,从而易导致疾病流行。如草鱼出血病一般发生在温度升高时期。在高温季节,池水中有机物分解的速率加快,水中寄生虫、细菌等有害生物的代谢速率也加快,故大量繁殖,恶化水质和底质,易导致鱼类多种疾病发生。较低温度也能诱发一些鱼类的病害,如水霉病和小瓜虫病,均在早春水温较低时流行,也就是说水霉病、小瓜虫寄生都只能在低温时节才会发生。。
温度变化对细菌性和病毒性传染病的爆发影响较大,寄生虫也有相应的影响。在有病原菌存在的情况下,鱼病都是在一定的温度下才会发生的,也就是说,鱼病都有一定的发病温度范围:
出血病大于25°C。
烂鳃病28-35°C。
小瓜虫25°C以下,15°C左右最当时。
锚头鳋12-33°C。
温度急剧变化对鱼病的影响较大。例如:草鱼出血病在温度差异大的情况下更容易加重病情;水温的几次陡降或回升很容易爆发鱼苗鱼种饲养阶段出现的感冒病。原因是温差大,时冷时热,刺激鱼的神经末梢引起的。
苗种转移水体时不能超过的温差:
鱼苗(水花)2°C。
苗种(鱼种)4° C。
成鱼5°C。
(5)水温与池塘物质循环
水温直接影响池水环境中细菌和其他水生生物的代谢强度,在最适温度范围内,一方面细菌和其他水生生物生长繁殖迅速,同时细菌分解有机物质为无机物的作用加快,因而能提供更多的无机营养物质,经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质,使池中各种饵料生物加速繁殖。
(6)水温与水中溶解氧
养殖池塘水环境中的溶氧量,在某些条件下,随水温升高而降低;但水温上升,鱼类代谢增强,呼吸加快,耗氧量增高,加上其他耗氧因子的作用增强,因而促进了池塘缺氧现象的发生,这在夏季高温季节特别明显。
(7)水温调节
根据季节的不同调节水温的方式也不同:
春季宜水浅(浅水升温快),每年初春(化冻)后,水位要浅,这样底部可受到少许阳光的照射,有利于池底温度上升,随着季节变化,气温上升,逐渐加深水位。
夏季瘦水为宜,夏季加深到最高水位,因为1米以下的水层水温要低很多,有利于鱼儿避暑。同时,水位加深水体也会上下分层,形成上热下凉,加洞水井水泉水等低温水最好,但尽量要经过很长的流程或者储水池暴晒后入池为宜。
(鱼儿跃出水面被冰封)
冬天的水也要尽量加深,促肥保肥,肥水升温。同时,即使结冰的冬季保持到最高水位时,冰层以下在水体50厘米处水温仍可达4℃左右,温水性鱼类仍可以自然越冬。
二、光照和水色
水色是水体理化性状的一个综合表征,是水质好坏的一面镜子,对水色的科学合理判断离不开对水体藻类的观察分析。水色离不开光照,光照好水体的生物就丰富,生产力强,水活且溶氧足,因此,晚上只有少许光亮甚至没有光照,晚上池塘内生物系统是一个危险的环境体,阴天光照弱也是不宜渔时日,有时是暗藏"杀"机,道理即是此。
(月光下的鱼塘)
养殖水体的水色是由水中的溶解物质、悬浮颗粒、浮游生物、天空和水底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综合而成,其中浮游生物(特别是浮游植物)是主要成因,池塘中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池水就呈现不同的颜色和浓度。而且他们既是滤食性鱼类的直接饵料,也是池水溶氧的主要生产者。
(嫩绿色的水)
富含钙、镁、铁盐的水呈黄绿色,富含溶解腐殖质的水呈褐色,含泥沙多的水呈土黄色且混浊。螺蛳太多会吃掉大量的藻类,会使水变瘦,蚌壳过多会使水体变浑,小野杂鱼过多也会引起水质浑浊。嫩绿色的水是最好的水体,良好水色总的要求是"肥、活、嫩、爽"。
池水发黑是养殖水体老化的明显标志,颜色越深,则说明老化的程度越重。该种水色由池中残饵、粪便、腐植物和动物尸体的大量积累,未得到及时转化而沉入池底腐败分解,消耗了溶解氧,产生了大量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致使底泥发黑、发臭,造成养殖动物机体免疫力下降,极易遭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而引发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三、水色与病害
(绿色水)
对养鱼有利的两类水色:
一类是绿色,包括黄绿、褐绿、油绿三种;
二类是褐色,包括黄褐、红褐、緑褐三种。
这两类水中浮游生物数量多、鱼类容易吸收消化。
(锈水)
不好的水色:
乌黑、棕黑、铜绿色、锈水、红色带有腥臭味。
黑水有机质含量多,铜绿色蓝藻多;
红色,甲藻,裸甲藻,均不易被吸收易引起肠炎,藻相单一,易引起“倒藻” 。
(蓝藻水华)
“水华”双重性:
“水华”的出现,一方面水质肥,可以为鱼类提供较多易消化吸收的浮游生物,另一方面这种水质难以长期维持,当天气变化藻类大量死亡时,水质会迅速恶化变黑,甚至发臭出现泛塘死鱼。
四、水色调控
1 蓝绿色水(蓝藻):水体过度富营养化,加喂白鲢鱼,药物分解杀灭,换水,培藻调水。
2 黑褐色水:减少或停喂饲料,加注新水,开动增氧机,增氧曝气降低毒素浓度,药物改良(化学、生物),可加喂白鲢鱼。
3 红水:加水换水,药物抑藻、分解,施磷肥、钾肥。
4 米汤水:如果是轮虫多则杀虫,水质变坏则培藻,水不肥则施肥。
5 廋水:有青苔水必清瘦则抑杀青苔,有机肥施入。
五、PH值(酸碱度)
酸碱度亦称pH值,或称氢离子浓度指数、酸碱值,是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一种标度,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溶液酸碱程度的衡量标准。在渔业生产中,pH值是反映水体水质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其重要性不仅在于指示水体本身受影响的程度,其值的变化对水体中生物的、化学的或物理的过程也将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1) pH值的变化规律
pH值的日变化规律是:一般情况下,日出时pH值开始逐渐上升,至下午17:30左右达最大值,接着开始下降,直至翌日日出前至最小值,如此循环往复,pH值的日正常变化范围为1~2,若超出此范围,则水体有异常情况。pH值日变化规律是因为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吸收二氧化碳,从而引起水体二氧化碳变化,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又影响pH值的日变化。
掌握pH值的日变化规律,对鱼类养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利用价值。如看到养鱼水体pH值偏低,又没有外来的特殊污染,就可以判断这个水体有可能硬度偏低,腐殖质过多,二氧化碳偏高和溶氧量不足,同时也可以判断这一水体植物光合作用不旺盛,或者养殖生物密度过大,或微生物代谢受到抑制,整个物质代谢、系统代谢缓慢。
(2)PH值变化与病害
在鱼类养殖水体中,pH值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鱼类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病情等。当其值超过适宜限度时,鱼体的正常呼吸受到影响,造成新陈代谢下降、生长发育停滞等一系列异常变化。pH值的过度降低或升高,均会直接危害鱼类,引起鱼类死亡;即使有时不致死,但由于其值超过鱼类的忍耐程度,导致生理功能紊乱,也会影响其生长或引起其他疾病的发生。
PH值过低(酸性水),鱼活动缓慢,生长慢,大多数的病害虫害会发生,PH值过低易产生硫化氢。
PH值过高(碱性水),会直接腐蚀组织造成鱼类呼吸障碍,甚至窒息。PH过高可使水体中的非离子氨和离子铵的比值发生变化产生毒性氨,又可能引起蓝藻暴发。
鱼类最适宜在中性或微碱性的水体中生长,即pH值为7.5~8.5,在pH值为6~9时,仍属于安全范围;如果pH值低于6或高于9,就会对鱼类造成不良影响。当鱼类在酸性(pH值低于5.5)条件下,会使血液中的pH值相应下降,削弱其血液载氧能力,造成鱼自身患生理性缺氧症,引起组织缺氧,呼吸困难,活动能力减弱,新陈代谢强度降低,摄食量减少,对饲料的消化率下降,生长缓慢;还可引起鱼鳃组织凝血性坏死,黏液增多,腹部充血发炎。若水体pH值低于4.4,会引起鱼类死亡;低于4以下,水中的鱼全部死亡。
pH值的不适宜还会破坏水体生产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磷酸盐和无机氮合物的供应。如果池水偏碱性,会形成难溶的磷酸三钙;偏酸性,又会形成不溶性的磷酸铁和磷酸铝,这都会降低肥效。在pH值为8.5时,藻类生长状况最好,水体固碳能力最强,酸碱度稳定性最高;pH值为9.5时,藻类生长最差,一般pH值小于4,水体中有许多死藻和濒死的藻细胞。
(3) PH值的调节
PH值过低:
泼洒生石灰即可,也可排出老水同时注入新水。。
PH值过高:
1、排出老水,同时注入新水。
2、施用降碱素、腐植酸或醋酸调节,用量500毫升/亩;必要时也可用盐酸调节,用量300~500毫升/亩,充分稀释后全池泼洒。
3、每亩施用2-3公斤明矾(硫酸铝钾)。
4、用滑石粉(主要成分为硅酸镁)调节,每立方米水体用1.5~2.5克全池泼洒,可使水体pH值降低0.5~1。
5、如果是PH急性升高,可以通过泼洒稀盐酸或醋酸紧急降碱,然后再采取换水或其他可行措施调节水质。
6、施用化学和生物水处理剂,降解氧化水底有机质,培藻,减少二氧化碳,稳定PH值。
六、溶解氧
水中的溶解氧是水生动物生存生长所必须的条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称为溶解氧。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进行气体交换,故水中溶解氧的多少直接影响着鱼类的新陈代谢。
(1)水体中溶解氧的来源
氧气溶解到水中主要通过水---气界面的氧气扩散和水中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这两种方式。池水中90%以上的溶解氧是靠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除非在有较大风浪的条件下,一般水---气界面的氧气扩散作用相对较小,少部分源于大气、风浪的溶解作用。水中溶解氧的多少与水温、时间、气压、风力、流动等因素有关。
①藻类的光合作用 。
水中藻类利用光合作用是产生水体中溶解氧的主要来源。
②大气中氧的渗压。
大气中氧的渗压,如:刮风形成波浪,开动增氧机,水的流动等。
(风浪)
(2)水中溶解氧的高和低
当水中的溶氧量充足时,鱼摄食旺盛,消化率高,生长快,饵料系数低。当水中的溶氧量过少时,鱼的正常活动就会受到影响,严重缺氧时可引起鱼的浮头、泛塘。
鲢、鳙、草、青等鱼,在水中含氧1毫克/升时开始浮头,当低于0.4~0.6毫克/升时就会窒息死亡。鲤、鲫鱼的窒息范围为0.1~0.4毫克/升。
对于深水养鱼水体来说,夏季突然下雨时,水温分层现象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死鱼事故。因为下雨可能使上层水水温下降,且容易与下层贫氧水层混合,贫氧层中的可分解耗氧物质也在整个池塘中充分混合,从而导致整个池塘溶解氧水平降低。这种现象刚发生时,鱼可主动避开贫氧层,而后来只能受低溶解氧和其他有害物质的伤害,最后可能导致死亡。
适宜溶氧量在5~5.5毫克/升或更高,但溶解氧过饱和也可能会使鱼苗产生气泡病。一般养殖水体中,连续24小时内,16小时以上的溶氧量必须大于5毫克/升,其余时间应不得小于3毫克/升。
水中溶解氧高,水中生态环境当然是一个良性的循环体,比如:溶氧充足时,氨氮可以转化成亚硝酸盐,硝酸盐又被水中藻类吸收,通过光合作用又再产生氧气,因此,高溶氧的水体中一般不会或者很少产生诸如氨氮、亚硝酸盐等不良物质。
溶解氧高,养殖动物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通常情况下,每天平均有16个小时以上溶解氧超过4毫克/每升,鱼类才能正常生长,5毫克/每升是比较理想的活氧环境。
水中溶解氧低,鱼类生长缓慢,免疫力下降,易感染鱼病,严重时会引起食欲不振,甚至引起浮头死亡。水中溶解氧低,会引起水环境各种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受阻,引起水质恶化变质。如藻类死亡,硫化氢增多。氨氮—亚盐—硝酸盐—藻类增多。当然水中的溶解氧过度饱和时,往往会使鱼苗鱼种患气泡病。
(3)溶解氧的变化规律
由于水生植物(包括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光线强弱的影响,池中的溶解氧也随光线的强弱而变化。一般晴天比阴天的溶解氧量高,晴天下午的含氧量最高,上层池水的溶氧呈饱和状态。黎明前溶解氧含量最低,这时,无增氧设备的中等产量的池塘,一般都有浮头现象。在低气压、无风浪、水不流动时的溶解氧量较低,在气压高、有风浪、水流动时的溶解氧量较高。
养鱼池水体中的溶解氧有80%~90%被消耗于浮游生物及底栖生物呼吸、有机物分解,而鱼类利用的占5%~15%。
七、透明度
透明度是表示光线透入水中的程度。在池塘养殖水体中,透明度的适宜范围一般是在25~40厘米之间。透明度大于40厘米,一般认为是瘦水,小于20厘米,则是过肥水。
(1)透明度的测定方法
拿一个直径25厘米的黑白相间的圆盘,(见上图),从表层水向下沉,注视着它,直至看不见为止,记录圆盘下沉的深度,这就是水的透明度。
在生产实践中,有养鱼经验的人只要把手掌弯曲,手臂伸直放入水中,若水浸到肘关节仍看见手掌五指,则可判断为瘦水;若水还没有浸到肘关节就看不见手掌五指,则认为是过肥水。这种方法虽不十分准确,但也能大体确定水的肥瘦
(2)影响透明度的因素
养殖水体的透明度主要随养殖水体的混浊度改变。
混浊度是指水中混有各种微细的颗粒和浮游生物所造成的混浊程度。夏季由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而使透明度变小;冬季天气转冷,水温下降,浮游生物大部分死亡、沉底,因而透明度增大。
水体的底质状况也能影响到透明度:水浅而底质又多淤泥的水体较混浊,透明度较小;水底底质硬或有较多的贝壳、石砾,则水质较清,透明度较大;此外,刮风、降水和水的流动速度也会影响到水体的混浊度和透明度。浅水湖泊、水库以及水流缓慢的小型河流,水中含有的泥沙等物质不多,其透明度主要受浮游生物密度的影响。
(3)补偿深度
光照强度随水深的增加而迅速递减,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产氧量也随即逐渐减弱,至某一深度,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量恰好等于浮游生物(包括细菌)呼吸作用的消耗量,此深度即为补偿深度,此深度的辐照度即为补偿点。补偿深度为养殖水体的溶氧的垂直分布建立了一个层次结构。在补偿深度以上的水层称为增氧水层,随着水层变浅,水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净产氧量逐步增大;补偿深度以下的水层称为耗氧水层,随着水层变深,水中浮游生物(包括细菌)呼吸作用的净耗氧量逐步增大。
不同的养殖水体和养殖方法,其补偿深度差异很大。水体中有机物越高,其补偿深度也越小。通常,海洋、水库、湖泊的补偿深度较深,而池塘的补偿深度较浅,特别是精养鱼池,其补偿深度最浅。补偿深度为养鱼池塘的最适深度提供了理论依据。据测定,在鱼类主要生长季节,精养鱼池的最大补偿深度一般不超过1.2 米;北方冬季冰下池水的最大补偿深度为1.52米。
(4)透明度的作用
对鱼类养殖水体而言,透明度的大小,大体可以表示水中浮游生物量的多少和水质肥瘦的程度。养鱼经验丰富的人,通常根据水体透明度的大小判断水质肥瘦,决定改善水质的方法。因此,透明度是水质中一项很有价值的指标。
池塘水体,透明度在20~40厘米,水中浮游生物通常较丰富,有利于鲢、鳙的生长;透明度大于这一范围,则表示水较瘦,浮游生物量较少,对鲢、鳙等鱼类生长均不利;透明度低于20厘米,则显示水质过肥,需要加注新水。养鱼水体一般要求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为宜。
八、氨氮
水体中氨氮是以非离子氨(NH3,分子氨)和铵离子(NH+4)两种形式存在的化合氨(NH+3-N),分子氨在总氮的比例随着温度的升高和PH值的升高而增大。离子态氨氮与非离子态氨氮这两种形式在水体中可以互相转化,所以,水中氮化合物的多少,可作为水体受到含氮有机物污染程度的指标。
(1)水体氨氮的来源
天然水中的氨氮主要来自于含氮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的分解,即氨化作用;养鱼水体的氨氮主要来源于饲料和肥料,由于投饵、施肥及鱼类排泄物和残饵在水体中的增多,导致氨氮浓度升高。
(2)分子氨对养殖生物的毒害
氨是含氮有机物分解的第一产物,是水中植物的营养物质,水体中氨氮的升高可导致水富营养化现象的产生,它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环境因素。
离子铵对鱼的毒性较小,而分子氨(NH3)是剧毒物质,即使在0.01毫克/升的低浓度下,对鱼类也会产生毒性,并且随着pH值的升高,毒性增强。非离子氨和氧原子与血红蛋白结合会发生“竞争”,从而降低鳃组织吸收和运输氧的能力,造成鱼类组织缺氧;分子氨还会对鱼鳃表皮细胞造成损伤,影响鱼类进食并降低其免疫力。在缺氧的情况下,氨的积累增多,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使鱼减少摄食量,生长缓慢;高浓度时,会造成鱼类中毒、死亡。
非离子氨(分子氨)对水生生物毒害根据其浓度的不同而不同,在低浓度下水生动物会慢性中毒,抑制其生长;浓度升高水生动物会因急性中毒而死亡。鱼虾在发生高浓度分子氨中毒时,会表现出严重不安,体表黏液增多充血,鳃部及鳍条、基部出血明显,鱼在水域表面游动,死亡前眼球突出,张口挣扎。
(3)氨氮在养鱼水体的限制浓度
鲤科鱼类氨氮控制在0.05毫克/升以下比较安全。当氨氮达到0.05~0.2毫克/升时,鱼类生长速度会下降;当浓度达0.5毫克/升时,产量可能减半,所以氨氮成为限制放养密度的因素之一。底层水缺氧,有机物发生厌氧分解,也会使氨积累,因此提高底层水的溶氧量是防止氨积累和改良水质的重要措施。
另外,在浅池施用铵态氮肥时,必须根据水质的pH值等状况(pH值越高,氮的含量也越高),掌握合适的施肥量,防止施用量过多而使水中氨的含量达到危害鱼类的程度。
(4)养殖水中氨氮的调节措施
①、氨氮超高时,可选用氧化剂如二氧化氯全池泼洒。
②、用化学和生物水处理剂分解氧化。
③、降碱增加水中溶氧,注:增氧剂用酸性增氧剂。
④、用有机酸解毒剂,稳定水中离子和补充碳源。
九、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是氨转化为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故亚硝基态氮极不稳定。它在微生物作用下,当氧气充足时,可转化为对鱼毒性较低的硝酸盐;在缺氧时转为毒性强的氨氮。在耗氧、耗氮、缺氧或硝化细菌不足时转变受阻,甚至硝酸盐会还原成亚硝酸盐,使亚硝酸盐偏高,当硝酸盐过高而水中藻类稀少时,这种氨氮向硝酸盐转化过程也会受阻。
(1)亚硝酸盐升高的原因
在温度变幅较大的春、秋季节,由于浮游生物和细菌活动力的减弱,使正常的氮循环受到破坏,人工所施的肥料、动物粪便、死亡藻类及残剩的饵料因水体老化缺氧,被分解成为亚硝酸盐。
在养鱼水体中,养殖密度过大,池水经常缺氧,水体中有机物含量过高,也是很容易引起亚硝酸盐含量升高的原因。当水体总氨浓度达高峰3~4天后,亚硝酸盐浓度也相应升高并达到高峰。
(2)亚硝酸盐的毒性
相对于氨的毒害,亚硝酸盐对鱼的毒性较小,但由于氨氮的转化速度较快,使得亚硝酸盐的问题最为突出。当亚硝酸盐达到一定浓度,易引起鱼类中毒,而使血液里高铁血红蛋白的含量升高,载氧能力下降,造成组织缺氧,神经麻痹,甚至窒息死亡。
水中亚硝酸盐浓度积累到0.1毫克/升后,鱼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数量逐渐减少,血液载氧能力逐渐减低,从而可能造成鱼类慢性中毒,此时鱼类摄食量降低,鳃组织出现病变,呼吸困难、骚动不安或反应迟钝,严重时则发生暴发性死亡。
实践表明,养殖水体亚硝酸盐含量与鱼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呈现相关关系,养殖水体亚硝酸盐含量过高一直是养殖过程中比较棘手的问题。
(3)亚硝酸盐调节措施
①、换水。
②、晴天中午开动增氧机以利于池底有害物质的溢出。
③、泼洒亚硝酸盐降解药物:氧化型底改、强效双改、硝化细菌、芽孢杆菌等。
④、水体亚硝酸盐超标时,可泼洒适量的氯化钙、氯化镁、食盐等氯化物,增加氯离子的浓度,一般情况下,当水体的氯离子浓度是亚硝酸盐浓度的6倍时,即可以抑制亚硝酸盐对养殖生物的毒性。
⑤、施用磷肥、氨基酸培藻素等协同促进水中氮素为藻类光合作用利用,加快亚硝酸盐的转化过程。
(硫代硫酸钠)
⑥、亚硝酸盐毒性严重时可泼洒硫代硫酸钠。
十、硫化氢
硫化氢是带有臭鸡蛋气味的可溶性有毒气体。硫化氢在有氧条件下很不稳定,可通过化学或微生物作用转化为硫酸盐,因在底层水中有一定量的活性铁,故可被转化为无毒的硫或硫化铁。硫化氢是水底含硫有机物在缺氧条件下分解产生的,水中硫化物的毒性随水的PH值、水温和溶解氧的含量而变。水温升高或溶解氧降低,毒性增大;反之,毒性降低。在酸性环境下PH值越低,硫化氢占得比例越大,毒性越强。
(1)硫化氢产生的原因
硫化氢是养殖池塘中的硫化物还原菌在厌氧条件下分解硫酸盐和异氧菌分解有机物产生的。在缺氧条件下,硫化氢的来源途径有二,一是含硫有机物经过嫌气细菌分解而成;二是水中硫酸盐丰富,由于硫酸盐还原细菌的作用,使硫酸盐变成硫化物,在缺氧条件下进一步生成硫化氢。在杂草、残饵堆积过厚的老塘,也常有硫化氢产生。
在酸性环境下,PH值越低,硫化氢占得比例越大,毒性越强。硫化氢是一种弱酸,当水体底质呈现酸性时硫化氢的浓度高,毒性强,如pH=5时,99%的硫化物均以硫化氢的形式存在,而当pH=7时,硫化氢约占50%。
养殖池塘中硫化氢主要由池塘底泥中含有的硫酸盐在厌氧条件下分解产生及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饵和鱼类粪便中的有机硫化物分解产生。硫化氢与金属盐结合生成黑色金属硫化物,这也是池塘底泥多成黑色的原因。
(2)硫化氢对水生动物的毒性
硫化氢对水产养殖动物和其他水生生物毒性很强。其毒性主要是硫化氢与动物体血红素的铁结合,使血红素量减少,影响对氧的吸收;另外对动物的皮肤也有刺激作用。另外,1毫克硫化氢要消耗1.4毫克氧气,因而硫化氢可导致水中氧气剧烈减少。硫化氢的浓度不应超过1毫克/升,在越冬池中不应超过0.7毫克/升。养鱼水体中有硫化氢产生也是水底缺氧的标志。
养殖水体硫化氢的浓度从0.1毫克/升开始升高时,鱼类出现不安定状态,食欲下降,饵料系数增加,抵抗力减弱;浓度升至0.5~0.8毫克/升时,会严重破坏鱼的中枢神经。
水体中的硫化氢通过鱼鳃表面和黏膜可很快被吸收,与组织中的钠离子结合形成具有强烈刺激作用的硫化钠,并还可与鱼血液中的铁离子结合,使血红蛋白减少,血液丧失载氧能力,同时可使组织凝血性坏死,降低血液载氧功能,严重影响鱼类的健康生长,有的甚至导致鱼呼吸困难而大批量死亡。中毒鱼类的主要症状为鳃呈紫红色,鳃盖、胸鳍张开,鱼体失去光泽,漂浮在水面上。
(3)消除硫化氢危害的调节措施
①、提高养殖水体中溶解氧含量。
②、泼洒生石灰,提高池水酸碱度。硫化氢在酸性条件下更容易使鱼类中毒,可以通过提高水体酸碱度降低硫化氢的毒害作用,使用此方法应注意水体中不能含有较高的氨,否则提高PH值容易引起氨中毒。
③、严重的池塘泼洒增氧药剂及含铁剂,使硫化氢变为硫化铁沉淀,以消除毒性。
④、必须避免含有大量硫酸盐的水进入池塘,并慎用化肥硫酸铵。
生态学的理论认为,在自然情况下,生态系统的稳定,是由于它在结构与功能上都处于动态平衡,这就是生态平衡。当外来的因素引起生态平衡的波动时,生态系统内部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调节,可以使之重新达到平稳。这就是系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维持。如果外力冲击强度超过了系统的自我维持范围(阀值),就会出现生态系统的功能紊乱,结构破坏。人类活动造成进入水体的物质超过了水体自净能力,导致水质恶化,影响到水体用途,就是水体污染。所以,水产养殖必须从水体或水环境中找到"生态平衡"并作为切入点开展一系列的养殖生产,方保渔业顺利丰收!
另请参阅:
影响养鱼水体生态环境的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与鱼类养殖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养鱼水质指标分析的重要性---水质指标不但要会检测还要会分析!
成也底质,败也底质,池塘底质恶化的成因以及底质不良的处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