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闷了1个多月,老王本来打算今晚吃鸡,庆祝复工,摸一摸荷包,唉,买一把陈克明+一盒正大鸡蛋吧。
(来源于21世纪财经报道)
按照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截至3月1日,包括北京、河北、山西、上海、江苏、福建、山东、河南、云南、四川、重庆等省市区发布了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总投资额能达到约33.83万亿元!其中重庆是2.7万亿计划,今年的投资规模,约为3445亿。
(来源于微信公众号:重庆日报)
曾经的“4万亿”,给2009年加上了一个难忘的符号。如今,好像闻到了熟悉的味道,历史会再次重演吗?我们关心的房价,会再来一次?所谓“33.83万亿”,是每日经济新闻通过汇总各省市公布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得出的总量。09年的“4万亿”是在当年的计划基础上增加的中央投资,中央直接拿出来约1万多亿,地方配套出2.8万亿,用投资拉动经济,振兴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等十个重要的战略性产业,避免经济出现断崖式下滑。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事实上,2009年全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约为22.5万亿。
而这22.5万亿和现在公布的近34万亿,才是一个类型上可比的东西。
从公布的数据上看,到了2015年,全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就已经达到了约55.1万亿,2016年,约59.6万亿,2018年,大约又增加到了64.5万亿。
因此,理性上看,结合现目前10余个已公布的计划数据看,还不能过于夸张的去理解。
更不能简单的去说大基建开始了,房价要涨了。
当然,今年的突发状况影响巨大,并叠加各种不确定因素,大家担心庚子年会爆发全球性的一次危机。
美国突发“双倍”降息,就是最好的说明。
在危机时刻,自然要雷厉风行的打出全套政策组合拳。
在这样的情形下,有人就担忧:钱多了,是不是再一次带起房价?
但单纯看楼市发展的阶段,却有很大的不同。08年,内陆房地产总体投资规模也不大,仅有大约2.53万亿。从97亚洲金融风暴后,国内整体均价大致从2000涨到4000,才尝了几年甜头,很多家庭还没住上几年漂亮的商品房。我反而认为类比2015年大家更直观,毕竟没几年的事。定调:去库存;
金融:宽松;
政策:房产政策全面放松。
定调:持续“房住不炒”;
金融:水龙头扭开了,但发现有几根管子还死掐着;
政策:调控持续,核心政策没有放松迹象。
其三,当前重点城市的核心调控政策,比如限购(本地人购房套数)、限贷(首付比例及三套房拒贷)没有放松的迹象。部分中小城市,针对非敏感性政策,有了局部试探性放宽,仅此而已。驻马店前些天出了一份《关于进一步规范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
(截图源自驻马店官方文件)
- 首次提出下调居民首付款比例,公积金首套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由30%下调为20%;
- 买房送补贴,各类人才补助标准200元/㎡,大中专以上毕业生补助标准150元/㎡,农民工补助标准100元/㎡;
可能是因为不是用的中药调和,在“刀尖上跳舞”,很快就被叫停了。作为关键的产业,房地产影响上下游数十个行业,直接或间接提供着庞大的就业岗位,为很多地方财政提供一定的支撑;在关键时刻,必须得救,也必须去全力保障他的平稳健康发展。就我个人的观点,这一次,“救楼市”,一在于不能下猛药,二在于不能“放飞自我”。我想起了小学语文老师经常让我们学习造句,现在刚好用上了。一场突发事件,会改变很多人的价值观念,包括对预期,包括对城市。因此至少从城市价值或住房价值本身上看,会进一步形成分化。一线城市,也是当前调控政策最紧的几个城市,将是风向标。优秀的二线城市,在这一个多月表现很出色的城市,也是风向标。我们知道,当人生了病,身体底子好的就会更快痊愈,而且会变得更强。上个月上海拍出了一块总价310.5亿的总价地王;北京、江苏等地,逐渐在土拍市场上有所发力。2月20日,LPR非对称调整,3月20日的LPR,更为关键;广州发布了全新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措施,主要对公寓类物业进行了调整。(随后官网撤下,疑似将有细节调整)这三个方向上的发展以及重庆的表现,或也是决定重庆楼市未来走向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