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俊:勇当改革“急先锋”,争做创新“撑旗手”
南昌高新区党工委书记 黄 俊
近年来,南昌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改革部署,对照市委提出的“四个担当”要求,充分利用“彰显省会担当,我们怎么干”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成果,努力在推进改革开放走深走实上彰显“高新”担当。重点做到了“三个新”:
一是更加注重发展质量的提升。创新供应链招商,开展资本招商、平台招商,使招商更为精准高效。1-10月,全区新入统签约项目75个,其中“152”工业项目10个。
二是更加注重以人民为中心。按照“科技、产业、生态、城市、人文”五位一体的发展思路,打造产业综合体,建设1+5+X邻里中心;引进了全省最好的医院、全市最集中的中小学名校,构建了和谐宜居的高品质生活环境。
三是更加注重政策集成创新。整合形成“60条”精准帮扶政策、主导产业、企业梯次培育扶持政策、高层次人才产业园“双十条”。疫情期间及时出台“稳经济十条”和“用工服务十条”,实现企业有所呼,政府有所应。
一是深化人事机构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启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特别是今年5月启动的机关内设部门正职岗位竞聘,新任职的部门正职干部大多来自经济一线且经过多岗位历炼,基本实现了“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的目标。
二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走出了一条产业园区项目整合打包、收益性项目与公益性项目有机结合的融资道路。
三是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按照“一区多园”模式,建设航空科创城、南昌大学科技城、电子信息产业园、进贤产业园、高层次人才产业园等一批专业园区,形成“一个园区、一个平台、一套服务”的运行机制。
四是深化地票制改革。由管委会根据征用村集体土地面积,开出“地票”,虚拟供应村级产业用地。目前虚拟划定近6000亩村级产业用地,支付村集体约1亿元“地票款”,有效地破解了产业用地不足和村级产业发展的难题。
五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率先在全省开发区政务服务系统启动“一窗”“一链”审批改革工作。率先建成“赣服通”高新分厅,区本级政务服务事项“一张网”运行。今年8月,在全省率先推出新开办企业首套印章政府买单,企业设立登记“3小时”办结制度。
一是围绕“项目为王”,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提速年和招商引资提升年活动,建立了项目三级调度制度和“六个一”推进机制,保障了项目招得来、落得下。
二是围绕“筑巢引凤”,大力创新“重资本、轻资产”招商模式,连续四年每年建设100万平方米以上的工业标准厂房、研发用房和员工住房,一大批产业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
三是围绕“文化高新”,率先开启“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一体运营、科学管理、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打造了南昌高新区图书馆、美书馆等“网红文化打卡地”,“一圈、两节、三馆、多点”的“文化高新”高质量发展体系正在形成。
下一步,高新区将按照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冲刺四季度、夺取全年胜,为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大新动能。
抢抓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赣江两岸科创大走廊建设契机,深化与大院大所合作,每年引进建设各类创新平台30个;重点推进江西省高层次人才产业园和国家级技能人才培养综合园区,真正将高新区打造成为全省的科技创新高地和人才集聚高地。
大力发展“一智”(智能终端、智能制造)、“一芯”(芯片研发、制造)、“一屏”(光电产业),打造5G+VR产业园、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集成电路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细分领域的单打冠军,不断壮大产业集群。
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发展道路,着力打造一批“城市综合体”、“科技产业综合体”、“都市田园综合体”。
总之,高新区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拿出更大的勇气、更实的举措,甩开膀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坚决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全面完成各项改革任务,为彰显省会担当、做强做优大南昌都市圈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南昌日报、南昌高新区、南昌市委改革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