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无心外之物”,世界,不过是自己内心投射的影子

王阳明说:天下无心外之物。

世界,是自己内心的投射、倒影。

《吕氏春秋》有个故事:

一个人丢了斧头,他怀疑是邻居的孩子偷的,于是他看那个孩子走路也好,说话也好,脸上的表情也好,怎么看都像是个偷斧头的贼。

过了两天,这个人在山上找到了他的斧头,原来是自己不小心遗失了。

他再回来看那个孩子,又发现那个孩子聪明伶俐,一点不像个偷斧头的贼。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认识“真实的世界”,我们所认识的只是自己的感官、思维、认识、好恶,在世界万事万物中的投影。

我们觉得某个观点、某个态度、某个印象是对的,那么我们会找到无数的“事实”去印证它,然后又想尽办法得意洋洋地说:你看,我说的没错吧!

可我们看到的人、事、物,真的就是那样吗?亦或是,我们自己想象的产物呢?

  • 罔两问影

庄子在《齐物论》里用“罔两问影”的寓言,来告诉我们:我们所认识的世界、所认识的自己和人生,并非是如我们所认知的那样真实,而只是一个“真实”的影子。

在我们惯称为“影子”的外围,还有一层微微的阴影,那就是“罔两”,也是古代的一种妖精。

罔两问影子说:

你刚才移动,现在停止;刚才坐着,现在站起来,你怎么没有一点独立的操守呢?

影子回答说,他不知道为什么,只是觉得好像是受什么东西摆布。

然后他说:

我如此活动,自己却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我就像蝉脱下来的壳,蛇蜕下来的皮,跟本体相似,但又不是本体。

火与阳光出现了,我就明显一些;阴暗和黑夜来临的时候,我就随之隐匿。

这里,也许我们可以把人的感官和思想看作成“火与阳光”,那时候,我们对事物的关照,就好像光的照射,我们所认识到的自己、人生、世界,只是自己感官和思维的投影。

感官和思维比较清晰的时候,就如同“火与阳光”比较强烈的时候,我们也许会看得清楚一些。

但,不管怎么清晰、清楚一些,我们看到的还只是“影子”,很难去除我们自己认知里的固有观点。

而大多数人,连这个“火与光”都不会去在乎,他们固执地相信他们所认为的一切,并对此深信不疑。

  • 洞穴寓言

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也有一个关于影子的故事,那就是《理想国》里说的著名的“洞喻理论”:

在一个山洞里面,有一群从小就被捆绑囚禁的犯人。

他们的双手双脚都被铁镣锁着,没有办法离开这个狭小的山洞,更没见过外面的世界。

他们的前面就是洞穴的墙壁,后面有一堆燃烧的火堆。

他们唯一能够看到的,就是他们自己以及被火焰照耀之下投射在洞穴墙壁上的影子。

因为他们从没见过其他事物,所以他们认为那些影子就是真实的,如果洞穴里有什么声音,那就是这些影子发出的声音。

在柏拉图的故事中,有一个人最后挣脱锁链逃了出来,他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他开始由怀疑到慢慢接受。

然后他跑回到洞穴里,解开了被困的其他人,并告诉他们,他所看到的一切。

但是其他被锁住的人都不相信,反而将他打死了。

可是,这些人终究是被解开了锁链了,他们出去看到真实的世界,有的人兴奋不已寻找新的天地,有些人害怕接受这种沉重的真实,逃回洞里去了。

柏拉图这个故事,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寓言性,可以有很多解读的方式。

但是,我想,一个人看到某个事物,相信某个信念,完全取决于他自己。

抛开自己固守的、习惯的、舒适的、熟悉的世界与认知,是需要勇气的;更需要克服这种未知事物带来的恐惧感,这种恐惧感会让人感到痛苦,而规避痛苦与焦虑才是人类的基因自带的本能心理防御。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佛陀的原创性观点就是“缘起性空”,他说万事万物都是因为因缘和合,短暂地聚集在一起的产物。

《金刚经》里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尽管南宗禅创始人六祖慧能禅师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更接近佛陀的原始精神,

但是我更觉得作为一个普通人,北宗禅创始人神秀禅师说的偈语更贴合实际: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或许,时时的清扫一下我们的心灵,内省自身的思维,掸去蒙蔽我们双眼的灰尘,用心去感受每一刻的“火与光”,比干坐在那里指责别人,顽固不化要聪明得多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