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Q3再度盈利,一天抽佣2亿,590万商家难言开心
文/杨泥娃
编辑/斯问
“火炮发明后,护城河就退出历史舞台,成为一种投资术语”。
11月20日这天,王兴在饭否上写下这句感叹。
经历了上季度的首次盈利,美团迎来了上市后的“高光时刻”。资本市场自然寄予更多期待,一阵推波助澜下,上月初美团市值一度突破5000亿港元,超过百度,甚至打破“BAT”形成了“ATM”的新格局,成功冲上中国互联网市值老三的位置。
美团10年,用降本增效换来一次全面盈利,被许多人质疑只是个意外,毕竟“无边界”的美团还没看到真正的“护城河”。所以,面对新一季财报的发布,王兴似乎要用“火炮”来证明美团的实力。
11月21日港股收盘后,美团点评发布了最新的2019年Q3财报。业绩显示,美团本季营收274.94亿元(单位人民币),经调整净利19.4亿元。
继Q2季度盈利后,再度实现盈利的美团,究竟是“意外”的延续还是真的迎来盈利拐点?
外卖依旧金鸡起舞
实际上,美团的盈利故事,是从业务逻辑的转型开始。
原本美团点评的业务逻辑,是用高频的餐饮外卖给低频的酒店旅游业务导流,依旧按照原有的O2O模式,以流量来培养新业务。在这个业务逻辑下,美团点评虽然扩大了品类覆盖,但一直陷在亏损的泥潭。
为此,王兴改变了美团点评的业务逻辑,并提出了“food+platform”战略。以吃为核心,业务遍及餐饮外卖、到店、酒店旅游、票务、出行、生鲜零售等众多领域。而打造超级平台的新业务逻辑,即是不再把餐饮外卖作为培育流量,而是将其看成是可以生蛋的“金鸡”。
一只优秀“金鸡”要做的,就是不断提高外卖业务的营收,在高频交易量的基础上实现降本增效。
2019年Q3季度财报显示,美团外卖业务实现收入155.7亿元,其中外卖餐饮的交易额达到1119亿元,同比增加40%。订单量也同比增加38.1%达25亿笔,再次实现季度盈利。
订单密度的不断增加,背后是运营效率的提升,与此同时也降低了单次配送的成本。
餐饮外卖业务的毛利继续提高,由2018年同期的19亿元增长64.5%至2019年Q3季度的人民币30亿元,毛利率也由16.6%上升至19.5%。毛利率的增长要高于一季度的14.4%,但低于第二季度的22.3%。美团称这是受到了不利的天气状况影响,但并未影响外卖业务的依旧盈利。
强劲的外卖交易背后,是不断提高的佣金收入,这也成了拉动盈利的主要动力。财报显示,本季度佣金收入达185.7亿元,比上季度增长20.1%,依旧成为总收入的最主要部分,占比达67.6%。
毋庸置疑,作为营收核心的外卖业务继续金鸡起舞,但真正的现金奶牛还是要看酒旅业务的表现。
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则维持了一贯的高毛利,达到88.6%。平台一搭,酒店接入进来,就等着赚钱了。本季度,到店及酒旅业务板块收入62亿元,同比增加39.3%,交易金额由2018年同期的493亿元,增长29.4%至本季度的639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美团主体业务在下沉市场也得到进一步渗透,财报显示,美团在三季度继续与低线城市酒店合作,并加大在平台上向现有用户交叉销售酒店预订服务的力度,促使酒店间夜量加速增长,并首次超过1亿间,同比增长44.4%。
一天抽佣2亿,商家开心不起来
从Q3财报来看, 餐饮外卖业务占总营收57%的比例,二季度这一数据为56.6%。可以看出美团对餐饮外卖业务的倚重,同时也说明美团即使实现盈利,却仍然是一家依靠流量存活的公司,性质上并没有变化,仍然是在走老路。
除了外卖,美团业务板块中毛利率最高的酒旅业务,实际上同餐饮外卖业务一样对流量十分依赖。
流量的天花板,已是悬在美团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尽管美团连续两季度实现盈利,但从图表可见,同比增速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
本季度美团交易用户数量4.3亿,比Q2小幅增长,活跃商家数590万也一直维持原有水平。更重要的是,无论用户数还是活跃商家数,同比增速都已呈现下滑趋势,不管To B还是To C,美团这门"流量"生意都迫切需要破局。
实际上,美团的降本增效,主要来自于红包补贴的减少和佣金的持续提高。从2018年到现在,美团收取的商家外卖佣金抽成,在一年多时间里多次调升。从最早的18%调到22%,升至25%,甚至部分地区的26%。再加上相关的广告、商家服务等,美团从平台商家身上赚取的利润,成了财报中净利润的主要贡献者。
本季财报中185.7亿的佣金收入,相当于一天收入佣金2亿。从平台角度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户继续合作的意愿。
自身的流量隐忧之外,对手们正虎视眈眈伺机而动。
外卖行业的增速在放缓,根据易观发布的《2019Q3互联网餐饮外卖行业数字化进程分析》显示,去2018年第二、第三季度,外卖市场依然能保持着45.7%。40.8%的环比增长,而今年的第二、第三季度,其环比增长率下降为23.1%、11.0%。
经过了几轮pk,外卖的格局里只剩美团与饿了么短兵相接,当流量红利已逝,外卖的行业竞争也进入了新赛道。
数字化升级是突破瓶颈的有效路径,饿了么背靠阿里巴巴经济体,在新赛道走的更快一步。刚好是美团财报发布的前两天,饿了么口碑发布了“本地生活商业操作系统”,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为百万商户提供“数智中台”,和商户一起深化行业的变革。
如何从加大佣金抽成,变成服务商家,这成了摆在美团面前的重要选择。
同样重要的酒旅业务,赛道更是拥挤。这一市场已经是巨头云集,BAT都通过不同的方式直接或者间接的参与当中。垂直领域内,携程、同程艺龙各占阵地。同程艺龙二季度营收也实现了21%,净利润同比增长60%。携程Q3财报显示,营收105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国际酒旅业务实现了50%的同比增长。
仍旧徘徊在五环外的美团酒旅业务,会否像拼多多一样被拦在五环之外,还是未知数。
美团的边界,王兴的耐心
算起来,美团已迈入创业的第10年,王兴创业的17年。
但王兴依然保持耐心,当初在美团招股书中,他就主动在风险栏中坦诚:“我们历史上产生了较大亏损,未来可能会继续产生较大亏损”。
什么意思?美团拓展边界的优先级,高于利润。
美团已具备盈利能力,但王兴的野心不允许美团短期盈利。
不断拓展的新业务,虽然一直在烧钱,却是他并不做BAT棋子,而且努力成为他们尊敬对手的武器。
本季财报显示,新业务及其他销售成本为47亿元,较去年同期48亿元减少2.1%,但较第二季度42亿元有小幅上涨。
这是由于网约车司机相关成本减少,及共享单车的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等费用的减少。
透视美团的新业务布局,可以发现美团的创新业务大多是其到家业务和到店业务的补充,比如赋能B端餐饮商家的餐厅管理系统业务和餐饮供应链业务,方便C端用户的美团买菜业务等。
为了实现“food+platform”的完整闭环,美团对于新业务的探索是不断提供弹药支持。
新业务的探索在本季也表现出一些起色,由2019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币46亿元增加24.3%至2019年第三季度的57亿元。财报显示,增长主要来自共享单车服务、小额贷款及B2B餐饮供应链服务。
但是在外界很关注的生鲜零售领域,美团仍在审慎探索。
根据《晚点LatePost》的报道,美团在生鲜业务上先后动用5种手段,横跨3大组织体系,但至今仍处于试水和突围阶段,离插上胜利的红旗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一边是主打自营的小象生鲜,但北京目前只剩下望京和方庄两家,也并未有扩张计划。
另一边孵化了“美团买菜”,先是对标“叮咚买菜”做了前置仓,陆续在上海、北京、深圳上线。
实际上,与很多科技企业不同,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并不是美团的重要支出,本季财报显示研发成本为21.1亿元,还不及营销成本的一半。
但为了持续流量生意,探索新科技和新业务是美团的必然选择。根据资料显示,美团2019年前6个月的餐饮外卖骑手成本为177.45亿元。以此粗略计算,平均一个骑手的成本是近5000元。无人驾驶配送的落地,将成为真正降本增效的新标的。
此次财报后,王兴就表示,将继续关注相关的商业机会,在具备成长性的新业务上加大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