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宠物死了,你会克隆一只吗?

曾在网上看到一婆婆,在为陪伴了自己十几岁的病狗做安乐死的时候,当场嚎啕大哭。这时候,我们会不会想:假如可以克隆一只一模一样的它,弥补我失去的悲伤,我会不会毫不犹豫地去做这件事?

▲图源:sohu.com

▲图源:giphy.com

自从1996年7月,克隆羊多莉诞生之后,人们就知道克隆哺乳动物在技术层面是可行的。随后人们也成功尝试克隆老鼠、牛、猪、山羊、兔子……等一系列哺乳动物。犬类成功克隆较晚,大概在2005年左右,韩国利用犬只的耳部皮肤成功克隆出一对阿富汗猎犬。尽管其中一只没多久就死于肺炎,但另一只史努比(Snuppy)却活了10年,所以史努比也被视为“克隆犬的革命性突破”。

幼年时的“史努比”(右)和“Tai”(左)

▲图源:zggzqy.com

中国克隆犬成功的时间点是在2014年,人们根据纯种藏獒“嘉玛”大腿根处的皮肤,成功克隆出3只即:“嘉博”、“嘉雅”和“嘉秀”。

▲“嘉博”、“嘉雅”和“嘉秀”

图源:163.com

有了近20年的实践基础,克隆宠物在技术上并无技术壁垒,所以许多商业公司和机构开始将宠物克隆引入普通家庭,定价通常30万人民币往上。尽管克隆价格不便宜,但在今天,克隆犬可能已经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这是因为比起痛苦的失去,人们对于得到更容易接受

数一数有几只……(〃'▽'〃)

▲图源:giphy.com

2018年2月,歌手兼女演员芭芭拉·史翠珊(英文名:Barbra Streisand)以50,000美元的价格,克隆了她2004年已去世的爱宠萨曼莎(Sammie)。史翠珊分别给它们取名Scarlett和Miss Violet,尽管基于基因工程克隆的小狗外表看起来 一模一样,但史翠珊坦言这两小狗“性格”有不同。

▲图源:bioedge.org

尽管技术壁垒已经打破,也有了明星效应,但质疑商业化克隆克隆的声音却越来越大。也许我们能够理解人们很容易出于爱而选择克隆宠物。但是回归理性,我们是否应该为了这份爱,而选择无视自然规律呢?

我们先来看看成功克隆一只小狗的背后,可能隐藏了些什么吧:

1.可能要培育超过1000个胚胎。这是因为许多克隆体无法成功占据子宫,或者像史努比的同胞那样早逝

2.成功率大概在20%左右,这意味着一只成功克隆的犬只,背后可能有众多失败的代孕母亲和早逝的同胞

3.宠物在克隆的过程中,有不可避免的失败和死亡,这可能对动物造成伤害和痛苦

看完这些,你是否还希望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凌驾在这些残酷的事实上?

▲图源:unsplash.com

另一方面,如果宠物死亡之后我们知道还有克隆的机会,我们可能会转变心态,认为即便它离开了,但我仍然有方法让我们重新相遇。这种心理,容易让我们对眼前该珍惜的不重视,对逝去的无所谓

因为生命是一个个体,即便是克隆出来的狗,它和之前的那只都是相互独立的两个个体。我们仍然要和新生命重新构建信任和依赖,克隆的宠物,也克隆不出过去的回忆。

更重要的是:“死亡”都是“活着”这一状态必不可少的归宿,帮助人类理解生与死的意义,何尝不是宠物肩负的一项重要使命所以,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克隆,也许在某些情境下可以使用,但克隆商业化却是不理智的。

▲图源:giphy.com

当然,也有人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

选择克隆来继续我们之间过往的羁绊,有何不可?狗狗的生命太短了,我希望它能够陪我过完这一生,选择克隆一只一模一样的狗来陪我,就好像它从未离开,不仅避免我伤心,还能让我们一起再走过下一个十年。何况我花自己的钱,满足自己的欲望,这没什么不对。

宠物克隆商业化的争议仍然存在,如果是你,你愿意在爱宠逝去之后,再克隆一只吗?

拓展阅读

你说感激遇到我,我又何尝不是
离别是什么?狗永远不懂

养狗夫妻实录:我爱狗胜过爱人类小孩

养狗的人越来越多,懂狗的人却很少

你烧香拜佛,却不会善待一只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