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孔著后裔村落概览》序四
本网(平台)致力于林氏文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特别是在古人墓志铭、族谱谱序、人物事迹和古籍整理等方面得到了全国各地宗亲和他姓文史爱好者的支持、帮助和认可,有效地推动了林氏文史研究的学术化和规范化。《林孔著后裔村落概览》序四悄悄地 我被点击了1000万次【林氏源流研究】一直在路上《林孔著后裔村落概览》序一《林孔著后裔村落概览》序二《林孔著后裔村落概览》序三地理距离或许远在天涯,交流距离却近在咫尺,这便是网络大数据时代的神奇之处。温州与漳州远隔千里,两地宗亲交流却频频发生。2018年5月3日上午,《林孔著后裔村落概览》(以下简称《概览》)编纂组走访村落时,笔者与漳州林南中、林仕荣、林清福等人作短暂的一晤。2018年8月22日,收到《概览》电子版初稿。《概览》根据谱牒提供的线索进行实地走访,经整理编纂而成。阅后,颇为震撼,觉得该写点什么。林氏人口聚集程度有别于其他姓氏,具有其特殊性。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林氏人口1400余万,福建林氏人口约占1/3。更为直观的数据则是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计算的姓氏人口聚集系数(可见吕利丹、段成荣等《大姓区域分布研究》一文、及【林氏聚集指数】甩开他姓几条街 林家人都得知道,另可见下图表)。该中心借助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中心数据计算了我国前20大姓的聚集程度,以聚集系数表述。聚集系数越大,姓氏分布越不均匀;系数越小,姓氏分布越均匀。该研究表明,在人口排名前20的大姓中,绝大多数姓氏的聚集系数在0.10-0.34范围内,唯独林氏聚集系数高达0.53,表明林氏人口集聚度最高。这一特殊现象与我国林氏人口高度聚集于东南沿海,尤其是福建省一带有关。追根溯源,这与唐朝福建林氏的蓬勃发展不无关系。
图 二十个大姓分布聚集系数(基尼系数)柱形图数据来源: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大姓区域分布研究》(吕利丹 段成荣)网址:http://www.nciic.com.cn/framework/gongzuo/icffkkob-edie-bbno-lpph-lidenkagipgp.jsp纵观中国林氏和福建林氏发展,唐朝是一个很特殊的时期,林氏支派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唐早期有以林孔著为代表的“开漳林(孔著林)”等;唐中期有“阙下林(【林氏支派】之阙下林家)”、“九牧林(《九牧林家》【林氏支派】)”、“游洋林”、“忠义林”、“长城金紫林”等;唐末五代时期有“陶江林(林氏支派之-《陶江林氏》)”、“控鹤林”、“六桥林(【林氏支派】之《上街六桥林》)”、“濂江林”等,不一而足。这些支派的形成与发展为林氏进入宋朝,尤其是南宋国都南迁后的科举鼎盛、人才辈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可参见:【林氏支派简介专辑】)在众多林氏支派中,“开漳林”是具有代表性的支派之一,自开基以来瓜瓞绵绵,后裔迁徙和分布广泛。正因如此,《概览》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统计便成了一个大工程,一件大难事,但再难的事总有人去做。为编著《概览》一书,编纂组走访了福建、广东、广西、浙江等省(自治区)的120多个自然村。更难能可贵的是,编纂组漂洋过海走访了台湾的板桥、大溪、大里、鹿谷等地,真可谓千山万水!(另可参见:《林孔著后裔村落概览》简介及编纂记事、林孔著后裔台湾村落寻亲记)面对海量碎片化的信息,编纂组博学之、审视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并按照其内在联系进行排列组合,使得全书资料翔实,内容丰富,这些都透露着编纂者用力之足、用情之深、用心之真。同时,该书采用“篇章节目体”这一体例进行编纂,既有资料性又兼有工具书的功能,相信广大孔著公后裔和姓氏源流爱好者读之会有所受益。近年来,随着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国内外家谱数据库不断充实,姓氏研究社会团体纷纷组建,谱学研究之繁荣可见一斑。“谱学”,又称谱牒学,是专门研究家谱、宗谱、族谱、年谱等家族姓氏的世系、历史及人物事迹的学科,属于历史学范畴,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见仓修良著《谱牒学通论》序)。作为历史学的分支,谱学研究也应该在历史学框架内展开。早在上世纪20年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就提出“二重证据法”,即将纸上的文献与地下的遗物互相印证,求其可信,补其脱遗,而缺其不可知者,以待后来的学者赓续研究。1930年,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在《敦煌劫余录序》中提到:“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21世纪初,台湾历史学家黄一农教授提出了“e考据”的史学研究方法。他认为,治史者在扎实的传统史学基础上强化利用数字资源梳理和专研史料的能力,才能无愧于科技发展对史学工作者带来的特殊条件。而如今随着英国学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一书的出版,网络大数据时代悄然而至,这给姓氏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也给姓氏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概览》的结构上分析,该书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林孔著”,二是“村落”。其核心在“林孔著”这位历史人物,以其后裔的村落为线索,向读者展示了孔著林一脉波澜壮阔的播衍历史,这是个大数据。《概览》的编纂工作,从其编纂体例到对某些细节的辩证,充分说明了编纂者的大格局思想,是适应大数据时代姓氏研究的与时俱进之举。基于漳州的建郡历史,《概览》从族谱有限的信息里,对“开漳者”之一的林孔著在开漳过程中的作为与思想,进行了探索和辩证,提出了一些族谱之外的对开漳文化的认知。这是编纂者对林孔著存有的自信,也是对开漳文化提供补充的可能。纵观全书,《概览》着重的是个体间的表达,这些数据是向内的。但林孔著同时也是社会性的人,同时也存在个人与社会、国家层面的关系,这些又是向外的。在史学研究中,向内为微观表达,向外则为宏观叙事。《概览》偏向于微观表达,但要说清楚这个微观表达,离不开合理的宏观叙事。《概览》中“林孔著”的宏观叙事是“唐总章二年,河南固始人林孔著随陈政入闽开建漳州。”遗憾的是,对于涉及的“时间、始迁地、人物、事件”,《概览》并未对这一宏观叙事进行更为深入的展开和辨析。这是《概览》的编纂方向所产生的局限,同时也是被谱牒内有限的甚至是表述不清的信息所限。值得一提的是,《概览》一书的编纂,在一定程度上,为林氏的文化研究,尝试了一种新模式,那就是以特定的一位先祖事迹为线索进行系统性地实地走访,并形成系统性的整理。当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尤其是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新的技术和手段(如地理空间技术GIS,地图可视化等)能够让我们获得过去因自身认识局限所无法认识到的问题和真相,如果将《概览》中的相关信息转化为可视化的空间地理信息等数据,或许能够启发研究者开拓更多的研究空间。笔者期待,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研究方向、领域、思维等方面的尝试和突破,会有更多的未知,展现在我们面前,故特将一些陋见整理成拙文以记之。2019年1月4日(作者致力于古人文集和出土墓碑中墓志铭(圹志)的收集和整理及姓氏文史资料数据化等工作。)
《林孔著后裔村落概览》内容简介唐总章二年(669年),陈政因泉潮间“蛮僚”啸乱而奉旨率府兵入闽。唐垂拱二年(686年),武则天依陈政之子陈元光之请,准建漳州郡,原府兵将士落籍漳州,成为漳州人口繁衍的一大根源,其中有“开漳林”一系。“开漳林”中,以林孔著所衍一脉为盛。本书由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过井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林氏义庄管理负责人林清福出资编纂。主要内容为开漳功勋竭忠谋国将军林孔著的概述及对其后裔村落的开基脉络、现状介绍。本书的编纂,是继清咸丰十一年 (1861年)林凤池之后,对包括福建、广东、广西、浙江、台湾在内的、已知的“开漳林”林孔著后裔村落进行系统的整理收编,从而具有资料性和工具性。在一定意义上被誉为林孔著后裔的“寻根宝典”,对促进海内外林孔著后裔宗亲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联谊,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可参见链接:《林孔著后裔村落概览》序一《林孔著后裔村落概览》序二《林孔著后裔村落概览》序三《林孔著后裔村落概览》前言《林孔著后裔村落概览》简介及编纂记事享誉海内外的金融家林广兆为《林孔著后裔村落概览》题写书名林孔著后裔台湾村落寻亲记福建漳州、广东惠州林孔著后裔联谊 共奏和谐新乐章漳州林孔著公后裔宗亲 相聚惠州平山林氏燕翼堂林氏义庄:两岸历时最久的民间救济机构台湾板桥林家花园 藏着那颗跳动的爱中国爱台湾之心
△购书请上林氏书城或联系网站小编△
△世界杰出华人奖获得者林广兆为书为封面题字△
△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促进总会长林竹松为《林孔著后裔村落概览》题词△林氏文化相关专辑林氏宗祠【全球林氏100宗祠榜】《林氏宗祠家庙及墓葬汇总》宗祠对联《林氏宗祠对联大全》林氏家谱《全球林氏家谱目录大汇总》林氏字辈林氏人物【林氏字辈1300条】【全球林氏1300人物榜 】林氏村落 【全国林氏村落专辑】林氏支派【林氏支派简介专辑】林氏家训【林氏家训专辑】林氏网站【林氏网站】系列林氏QQ群全球林氏QQ群大全林氏文集林氏历代文集林氏慈善【林氏慈善&助学120大事】林氏寻亲【林氏寻亲大汇总1.0】林氏诗词《历代林氏元宵诗歌大全》《历代林氏端午诗句集萃》《历代林氏七夕诗句集萃》《历代林氏中秋诗歌大全》《历代林氏重阳诗句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