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266 信陵君逸事——有时候太单纯也不是一件好事
鲁仲连义不帝秦,说服了魏国的使者不要帮助秦国人称帝,但这个并不能解邯郸之困,魏国的军队还在邺城那儿呆着呢,天天数星星、数手指的,闲得很!他们要不来,邯郸之围也解不了。好了,这样的话我们就顺带要说一说,这魏国另外一个杰出的人物了。
这个人物也是战国四君子当中的最后一位,魏国的信陵君。他是魏昭王的小儿子,属于贵族,大名三个字--魏无忌!哎呀,听这名字,感觉上就是哪一部武侠小说当中的武林高手。确实也是,回头想想古人起名,特别喜欢无什么、无什么的,比如公孙无知、曹无伤、花无缺,女的也有叫钟无盐,漂亮一点的就叫无双了,意思是说这姑娘漂亮得天下无双。
魏无忌的无忌,从字面上很好理解,那就是无畏的意思,啥也不怕。这名字乍一听好像是个粗人、莽夫,其实不是。恰恰相反,魏无忌那最是谦谦君子一枚,那叫一个温和有礼,那是战国四君子当中最清纯的一个。如果能穿越到现在卖个萌什么的,那是要迷倒万千宅女的!和其他几个君子不同,这个信陵君是没有专权的,这倒不是因为他蠢,不是因为他乖,而是因为他的哥哥,也就是魏昭王的嫡长子,现任的魏国老大--魏安釐[xī]王一直防着他,不让他有机会专权,直到信陵君最后郁郁寡欢而死。
我们之前也说过,平原君的太太就是信陵君的亲姐姐。在邯郸城被围困最严重的时候,平原君接二连三地派使者潜出邯郸城,跑到魏国找到信陵君传话说:“我赵胜之所以自愿依托赵国和魏国联姻结亲,不为别的,就是因为公子您的高义,能够急人之困哪!现在我们邯郸城危在旦夕,眼瞅着早晚要投降秦国,可现在呢,魏国的救兵迟迟不来,公子急人之困,表现在哪里呀?退一万步讲,就算公子不把我赵胜看在眼里,不顾我的安危,难道你就不会可怜你的姐姐吗?更何况对于一介女流来说,城破之后,死,反而是最痛快的方法了,公子一定要三思啊!”
魏无忌听完这话,急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赶紧去找自己的老哥魏安釐[xī]王,陈辞百端请求出兵。可是这个魏王就是抱定了当缩头乌龟的态度,不让晋鄙在边境上出头,反正看情况再说,哪边有便宜赚,我们帮哪边。
魏无忌这叫一着急呀,只好噼里啪啦的把自己的门客通通都找来,对大家说:“我说服不了我哥了,不能在这儿耽搁了,如果我哥再不出兵,我……我那什么,我打算带你们一块儿去邯郸拼命,大家去不去?”下面的门客听了这话,吓得滴滴答答直冒汗,哎呀妈呀,这不是叫咱去送死嘛!
信陵君魏无忌
在当时,魏无忌手上有一百多乘兵车,如果把养着的三千门客,通通武装起来,拎着长戟大矛去打猎还可以,但如果去解邯郸之难,和那些武装到牙齿的秦国士兵拼命,那简直就是给人送菜去了。这些门客慌了,就赶紧想方设法地通过各种途径去劝说魏王。可惜魏王才不管你这些小门客的生死呢,通通被魏王拒绝了。
可能有朋友就问了:“信陵君和现任的魏王不是兄弟吗?那信陵君的姐姐也该是魏王的姐妹才对呀。”给您解释一下,信陵君魏无忌是现任魏王的同父异母的弟弟。
公元前277年,魏无忌的老爸魏昭王去世了,他的哥哥魏圉[yǔ]继承魏国的王位,这就是后来的魏安厘王,也或说是魏安釐[xī]王。这个“圉”,就是四方框里面加个“幸福”的“幸”,以前为您说过,这个字呢不是什么好字,这个字意思就是养马的地方。养马的地方是什么地方?那估计跟养猪也差不多,又脏又臭呗,不知道为什么脑子抽筋了,给自己的儿子起这样的名字,到了后来果然发现这个宝贝儿子当王以后那脑子里的思想,就跟养马的地方一样,龌龊得很!
在魏圉[yǔ]即位的时候,孟尝君已经在魏国从政十几年了,政治实力是相当的雄厚。新任魏王为了牵制孟尝君田文,就把他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魏无忌封在信陵这个地方,所以称为信陵君。再到后来,魏王逐渐开始驱逐孟尝君在魏国的势力,孟尝君失了势,门下的食客丢了饭碗,为了继续混饭吃,这些人有奶就是娘,改换门庭投奔了魏无忌,魏无忌也就有了自己的势力了。正是因为这样,实际上魏无忌命运已经被注定了,就算他和魏王是同一个老爸生的,但是也无法消除隔阂。权力当前杀掉父亲、宰掉儿子、弄死自己兄弟,这样的惨剧都不止上演一两次了。
朝堂之外,信陵君居然用国君给的特权培育个人的势力范围,企图在朝堂之外搞个自己的小饭堂。这样的结果无非是两种:第一,他推翻哥哥,自己当老大;第二,哥哥干掉他。魏国只能有一个国君。在后世曾经有些研究历史的人说,魏无忌实际上是有能力推翻自己的哥哥,自己当老大的,然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应该由这个魏王无忌来完成。其实这种可能性大吗?并不大!
信陵君魏无忌在江湖上混得好,他打出的旗号是仁爱宽厚、急人之困,这种角色是不具备造反的条件的。在他手下虽然号称食客三千,行,没问题,往多里说,翻一倍如何?六千!要不再加个整数?一万!行呀,这一万人通通跟他造反,那在当时也不过是一场小型战役的规模。就算后来窃符救赵,抢了晋鄙的十万大军,偷了虎符假托命令,但是那些部队毕竟服从的是魏王的命令,而不是魏无忌的命令。所以硬说魏无忌有造反的潜能,并且可以造反成功,那始终是一种假想,而实际上,魏无忌做了很多的事情是为自己掘了坟墓了。
作为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魏无忌,就像自己的偶像孟尝君一样,必须要礼贤下士、广招食客给自己撑门面。《史记》里太史公对他是这么评价的:“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归之,致食客三千人。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什么意思呢?大致就是说,魏无忌这个人非常仁厚、非常礼贤下士。不管世人是什么样的类型,他都非常的谦虚,以礼去交往,不敢以他的富贵身份去高人一等。因为有了这么好的名声,数千里范围之内的士人通通来投奔他,到后来门下的食客有三千人之众。当时各个诸侯国因为魏无忌很贤能、多门客,所以有十多年不敢侵犯魏国。
这一段话,前面一大段其实加在很多公子身上都挺合适的,因为都是客套话,重点是最后一句,来实在的了。为什么司马迁大叔偏要加上这么一句来突出魏公子无忌高大威猛的形象呢?哦,就因为他,诸侯各国不敢动魏国足足长达十几年,难道真的是为了魏无忌的贤德吗?如果按这个逻辑的话,孔子早已经完成天下大一统的任务了吧,所以这话明显是司马迁个人的情绪化的评论。
魏无忌手下门客多了,帮他卖命的人也就多了,眼线也自然少不了。很多的消息魏无忌知道了,魏王还不知道呢。有那么一次,信陵君魏无忌跟自己老哥魏王正在下棋,没想到门外突然有人进来禀报说:“北方边境传来紧急军情,说是赵国发兵进犯,即将进入魏国边境。”魏王一听吓了一跳,赶紧放下棋子。这事儿不是小事,赵国的实力大伙都知道,是仅仅次于秦国人的,如果秦国在西边,赵国在北边两下一夹击,那魏国不就喂狗了。
魏安釐王
魏王想立刻召集大臣商量对策,没想到这个时候坐在棋盘对面的魏无忌,好像没事发生一样,气不喘心不跳,脸色一点没变,甚至眼皮也没多抬几下。他劝自己老哥说:“大王,勿急。这无非是赵王在打猎而已,不是进犯我魏国,恭请大王就座,我们继续下棋,完成这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局吧。”说完又埋头去研究棋局了,好像根本没有发生任何事一样。
可是魏王心里惊恐,心思完全没在下棋上,这棋下得一塌糊涂,越走越糟糕。这盘棋还没下完呢,门口又有人来禀告说:北面传来加急的消息,赵王确实是在打猎,不是进犯魏国。
魏王这下松了一口气,可回头一想又吃了一惊,赶紧就问魏无忌了:“你不是和我在一块下棋吗?也没出去问人,你怎么知道赵王是打猎,不是来进犯我国?”魏无忌就答了:“大王有所不知,我手下的门客当中有一个人,有点小本事,能耐还过得去,能够深入赵国,打探到赵王的秘密,赵王有什么行动他会立刻派人送消息回来告诉我,所以赵王打猎这事儿我是提前知道了。”
魏无忌说这话的时候漫不经心,或许他是没把这事儿当回事儿,又或许他是一种低调的炫耀,但不管怎样,显然他没有留意观察棋盘对面自己哥哥的表情。魏王刚才的脸是涨红着,到现在却变青色了,刚才的惊恐不但没有退去,反而更加加深了。
魏王这一次算是看到了自己弟弟的可怕了,我是一国之主,有些事情我居然都不知道,你只不过是一个封君,这些事情居然先到了你那儿,我不知道,你是老大呀还是我是老大?你就是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嘛。退一万步说,如果哪一天你要觉得不爽我了,想着造反了,恐怕我也是最后一个知道吧。想到了这一层,魏王背后的冷汗直冒,他对信陵君魏无忌的不信任和提防更为加重了。
说的也是,魏无忌个人建立起来的情报阵线,居然超过了国家情报局,自己的线人比国家情报部门的间谍还牛,魏王不担心那才叫怪呢,没有设置心理防线,那是不正常的。从这一点,我们真的是可以看到魏无忌的无知。你是闲着没事干还是怎么滴呢,居然在大王面前显摆自己的才能,你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假如信陵君真的成熟一些,心里面不要这么单纯,碰到这种事儿的时候,就算你知道最后的答案,你也假装不知道不就成了?
领导担忧的不得了的时候,你就不能稍微的严肃一点?即便是你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真相,那你也不妨表现出一点点的担忧,加多二两紧张,会死啊!所以说,信陵君这事儿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想要混得好,上级的想法是指导,想要有自己的个性,呵呵!不好意思,请别瞎搞,不如辞职拉倒。
文案初校:Leafy
文案复校:优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