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界定
不可否认,新媒体的出现,导致新闻传播呈现出碎片化、聚合化、泛在化等特点,这些都指向“什么是新闻”这一最根本问题,由此也引发学界对新闻定义的重新讨论。以客观、发展、全面的视角来探讨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定义,不仅可以让人们对新闻有一个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和科学的界定,更能推动新闻传播学的进一步发展,科学地指导人们的新闻实践活动。
一、新闻定义众说纷纭
近年来的新闻定义研究已经摆脱了前些年“报道说”与“信息说”的单纯争论,而呈现多元化、规范化的趋势:
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闻作为框架”理论,为新闻定义提出了与众不同的思考角度,黄旦教授在对这一理论进行归纳时指出:“1. 框架理论的中心问题是媒介的生产,即媒介怎么反映现实并规范人们对之的理解;2. 怎样反映现实,如何建构意义并规范人们的认识,最终是通过文本或话语——媒介的产品得以体现;3. 框架理论关注媒介生产,但并不把生产看成一个孤立的过程,而是把生产及其产品(文本)置于特定语境——诸种关系之中。”[1]
李希光教授从新闻采写的角度指出:“新闻是经过媒体报道的对不同人有不同兴趣的最新的信息。新闻应该包含‘读者需要知道’和‘读者想要知道’两个方面的内容。”[2]
尹连根博士依托于英国学者斯图尔特·霍尔的呈现说,提出:新闻是“现实权力关系新近变动的建构性呈现”。[3]
近年来,“新闻理论研究开始从政治化走向学术化,从较为浮躁转向相对严谨,研究的规范化提上日程。”[4]迄今为止,学界对事实说、报道说、信息说基本形成比较客观、一致的评价,越来越多的学者接受了新闻是一种信息的观点,新闻从种属上讲属于信息的范畴。新闻定义的研究仍然侧重对新闻本体的研究。但是,新闻本体的研究也有其局限性。陈力丹教授认为,“要想真正探讨什么是新闻,必须探究具体传播新闻的社会文化背景、时效条件。对于日常新闻工作而言,有一个简单的定义是方便的,但是任何一种所谓定义都会将新闻传播现象简单化。在‘新闻’一词之前或之后不断地增减定语或状语,这已经谈不上学术了,应结束这种游戏。”[5]
从发展趋势来看,互联网将成为互动性最强、受众最广、信息承载量最大的传播媒体,新的传播方式将促使人们对新闻定义重新解读。新闻定义的研究离不开与新闻实践的结合,若将新闻定义研究置于当前新媒体语境下,才有现实指导意义。遗憾的是迄今尚无基于新媒体语境新闻定义研究的论文。
既然一时很难说得清楚“什么是新闻”,不如我们换一个思路,调转过来问一下“新闻是什么?”从客体的角度来审视“新闻”, 这种客体性是指与主体相对应的客观存在。笔者认为在新媒体语境下,新闻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新闻是一个集成的概念,新闻是一个过程的概念。
二、新闻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
在传统媒体语境下,报纸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泾渭分明、边界清晰,我们已经习惯了一开始就将研究对象进行严格界定,即研究的对象具有确定性。然而,在新媒体中,新闻形式的边界开始变得越来越模糊,“模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6]目前,人们普遍认为模糊概念有明确的内涵却没有确定的外延。
一方面,新闻概念具有一些基本属性,这些基本属性反映新闻概念处在变化过程中的相对静止状态,例如,大家普遍认同的新闻是一种信息,新闻必须具有真实性,违背了这些基本条件,就不能被称为新闻;
另一方面,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各种新的新闻形态层出不穷,传受关系的改变引发新闻观念的改变,新闻定义的内涵更丰富,外延在扩展。例如:来自社交网站上的信息算不算新闻?微博上的评论算不算新闻?
这样一来,对新闻的内涵和外延的认知就不是一目了然,而是存在各种不确定性,甚至会产生很大的模糊度。在新媒体语境下,新闻、资讯、信息的边界日益模糊。信息是物质的一种普遍属性,本质属性。资讯是用户因为及时地获得它并利用它而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给自己带来价值的信息。从严格意义上讲,新闻是一种资讯,资讯是一种信息,其涵盖的不只是新闻,还可以包括其他媒介,如专家讲座、供求、动态、技术、政策、评论等。尤其是随着社交网站的发展,这种重新结构资讯的方式让受众可以客制化个人的信息来源。只要是新的,与受众生活相关的信息都会在社交网站上以最简单的格式呈现。个性化信息可能对一部分受众来说并没有新闻价值,但这些信息却会被另一部分受众视为新闻。
在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与评论的边界也会模糊。在传统媒体语境下,新闻与新闻评论有着严格的分工。但在新媒体语境下,因为新媒体注重信息反馈、新闻传受关系发生了改变,所以意见的传播能形成新闻价值。新闻评论往往能够迅速形成舆论,舆情成为一种信息并且被迅速传播。这种公开传播的舆情信息的巨大影响力,使得媒体不得不引起重视,有的甚至改变媒体预想的报道议程,甚至能反过来影响新闻事件的进程。
更为严重的边界模糊还出现在对立的概念之间。如传者与受者、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真实与虚拟等概念。“网络技术带来的网络新闻文化是一个丰富的新闻信息源,是一个没有把关人的自由信息时代,是一个任何人都可以解释新闻的时代。”[7]新媒体语境下,新闻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因此,集成大量有效信息才能帮助我们辨析什么才是新闻。问题是怎样才能将模糊的新闻变得清晰?那就要看如何聚合它。
三、新闻是一个集成的概念
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的六大要素以传统线性文本内容方式传播。这是一种适应语言文字的线性特征、根据编辑意图按照事件发展或时间顺序自然展开的文本。这种新闻文本发展出了语言精美、结构严谨、情节连贯、鸿篇巨制的叙事风格,形成了注重严密推理,追求终极价值和深刻社会意义、整体化的思维模式和审美意识。
在新媒体语境下,新闻呈现超文本传播。超文本以其鲜明的非线性特征, 倡导一种多元、对话、互动的文本理念,网络的超文本结构和超链接组织导致了信息传播碎片化。这些作为新闻要素的信息碎片,还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新闻,只有当其被按照一定逻辑进行组织、集成后,才能算是新闻。
一条微博所传播的信息往往是残缺的新闻。在这样的微博信息中,只有时间和地点是确定的,但是人物身份、事件原因往往缺失,这样的信息在新媒体语境下比比皆是。彭兰教授认为:“虽然每个网民只是提供的一些零散的“碎片”,但是,当关键的碎片拼贴在一起时,当它们与专业媒体所提供的图景组合在一起时,最终呈现出来的景象,会比仅仅由专业媒体所描绘的景象,要更为丰富、立体、真实。”[8]
然而,多条关于同一事实的微博聚合起来,通过解读分析才会形成一条完整的新闻。一个热点事件在当前最常见的传播模式:目击者(往往是普通网友)发布只言片语的信息——引起网友关注——具有公信力的机构(传统媒体、政府)——个人(如微博上的公共知识分子、企业家)或信息聚合工具(如RSS阅读器、维基百科、互动百科等)进行组织——聚合并传播,从而生产出新闻。正是依赖于微博上大量的爆料和推测,使得之前的碎片细节被集成、放大、加工、传播,事件真相才渐渐为人所知。尤其在中国当前的新闻审查制度下,有些信息还不能被公开报道,公众对于真相的渴求与主流媒体的缺位使得信息供需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在互联网上得到缓冲,尤其是微博上,存在大量的娱乐化和历史隐喻,这使得很多相关微博看起来只是信息碎片,因此,把碎片化的信息进行聚合,才会生产出能被读懂的新闻,从而还原出较为完整的新闻事实全景。
传统媒体语境下,传播方式主要是点对点或者点对面的传播,传统媒体的把关在新闻生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媒体语境下,传播方式的去中心化,使得把关人的作用更加明显地体现在信息的聚合上。可以说,新媒体时代是一个信息碎片化时代,在这个时代,新闻存在于信息的集成过程中。
四、新闻是一个过程的概念
将碎片化的信息和内容进行聚合、筛选、甄别、从而发现新闻。可见,新闻是一个逐步接受、辨析的过程。从文化消费和意义生产的方面说,新闻作为媒介组织的产品,乃是社会过程的产物。要判断新闻价值、专业主义和文化观念如何影响新闻内容,还须在新闻生产、信息集成的过程之中考察。传统媒体环境下,新闻的生产和传播掌握在媒体从业人员手中,传播过程是以媒体为中心,自上而下的或从中心向四周的辐射式模式。
王立军事件的传播是2012年初的一个重要媒介事件,这一事件在其初期的传播过程可以分解为如下步骤:人际传播—隐喻式网络流言—微博现场报道—重庆官方回应—美国国务院问答—新华社通报。在事件演进期间,传统媒体罕见地失去了主动权与报道垄断地位。而微博却大放异彩,此事件在新浪微博的即时更新可谓24小时滚动进行,网民在重要新闻缺失的饥渴状态下,对与此相关的每一个细节都给予了高度关注。可见,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已经改变了新闻的生产、传播、消费的各个环节。
传统媒体时代,报社、电视台是专业新闻生产机构,新闻的生产有着组织化的特点。而新媒体时代,以社交网站和微博为代表的基于社会关系的传播工具,构成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新媒体形式。不仅具备互联网媒体自身的迅速、多元、个性、交互的特性。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界限变得模糊,新媒体语境下,信息向新闻转化的过程从源头便已开始。受众能通过新媒体深入地参与到信息的组织、生产和传播的过程中。随着社会化媒体如博客、社交网站,尤其是微博在中国的迅速发展,新闻信息的来源已经从单一、固定的渠道转变为多元、分散的信息传播主体。
受众的视野日渐开阔,眼界越来越高,他们不再满足对一时一事的了解。受众越来越多地探求事件背后的根源,目光开始更多地转向全球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上,渴求新闻的广度与深度。因此,目前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正在呈现出多维度主导新闻的格局,信息总量丰富,新的样式、报道方式层出不穷,社会热点广受关注,产品亲和力增强,透明度越来越高、公共性越来越大。
在受众的接收过程中,新闻的交互性和议论性增强,促使新闻成为了一个发现的过程。新闻可能不在大众媒体中产生,而在反馈、交互和议论中逐渐产生、二次发现新闻,再次进行传播,从而形成新闻。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受众提高媒介素养对新闻进行筛选、聚合,在从生产到传播的过程中,一旦失真和失范,则会出现谣言。
新媒体最具影响力的变革除了用户可以生产内容,还在于信息转发以及由此衍生出的虚拟人际关系。当今新媒体传播结合了人际关系的因素,其新闻传播形态既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大众传播,而是呈现出一种自发意识、自我增强、裂变式的传播,人际关系大大改变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新闻生产与传播方式的变革,造成网络上新闻的生产成本近乎于零,从而带来了新闻供需关系的急剧失衡,进而形成网络上的海量信息,为受众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传统媒体时代的新闻消费方式也随着受众地位的提升而发生变化。
总之,新媒体语境下,多元化的生产主体、社会化的生产形式、多样化的产品形态,更加体现了新闻的过程性。
依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人们对自然事物的属性的认识和研究,完全是从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具体事物的观察开始的,认识规律是从感性到理性。因此,对新闻定义的科学认知,需要我们对新媒体环境下人们的新闻传播活动进行多次反复的考察,才能从中抽象出新闻的特有属性及本质属性。虽然,说到这里我们仍然无法清晰地界定“什么是新闻”,但是我们还是尝试从多个维度描述“新闻是什么。”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新闻是什么”不重要,“新闻是什么”的讨论很重要。这些讨论必定推进我们对新闻定义这一基本概念的深化认识,对新闻理论的建构和创新作出新的贡献。
《新闻界》2012年6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