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媒体研究发展历程回顾(上)
1969年美国ARPANET(阿帕网)建成,标志着互联网的诞生。1994年的4月20日,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自始依托互联网传播、新媒体应运而生,伴随中国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相关的研究也从观察起步到全面探索,再到理论建构,研究的规模、质量和层次不断跃升,呈现了多学科交叉、多领域跨界,多维度研究的繁荣景象。本文以CNKI为主要文献来源,试图将我国新媒体研究发展作一个整体的勾勒。
在回顾之前,先要搞清楚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何为新媒体?新媒体的定义众说纷纭,并无统一的概念。New media可译为新媒介也可译为新媒体,就研究旨趣而言大致可分为两大取向:一是围绕新媒介(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研究传播学问题以及其他人文社会学科问题;二是立足新媒体研究新媒体产业、媒体融合、传媒制度等传媒业现实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新媒体研究发展阶段的划分,主要根据新媒体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的推进,笔者把其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此外,本回顾范围仅限于中国内陆的新媒体研究,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一、起步:观察与思考(——2005)
最早的关于新媒体一篇文献可以追溯到1986年发表在《外语电化教学》上一篇译作《视听教育在新媒体时代的地位》(冈村二郎著,方晓虹译),但那时的新媒体并非今天讲的新媒体,它只是电化教学上的新媒介新技术。1986——1996年只能算是中国新媒体研究的史前阶段。
真正的新媒体应该是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研究应该在我国接入国际互联网之后。1994年4月20日,中国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第一条TCP/IP全功能链接,成为互联网大家庭中一员。但中国新媒体的起步却在尚未接入国际互联网就开始了,1993年12月6日,《杭州日报·下午版》通过该市的联机服务网络——展望咨询网进行传输,从而拉起了中国报业电子化的序幕。1996年9月,闵大洪在《新闻记者》上发表了《电子报刊——报刊业一道新的风景线》,介绍和分析了电子报刊(数字报纸)的发展,笔者认为这才是我国新媒体研究最早的文章。1996年,北京大学胡泳教授翻译出版了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此书被评为改革开放20年来最有影响的20本书之一。此后,胡泳还翻译出版了《未来是湿的:无组织的组织力量》等多部译著,介绍国外互联网发展现状和研究成果。他和其他学者一起及时的介绍了大量国外新媒体的发展和研究。
1997年元旦,人民日报主办的人民网正式上线,是中国开通的第一家中央重点新闻宣传网站。此后新闻网站如破土春笋般出现了,相关研究也相伴而来。1997年10月16、17日在北京举行首次全国电子报刊研讨会,与会者来自30余家建有自己网站的报刊,以及新闻出版领导机构、管理机构、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这应该被视为最早的新媒体研讨,尽管还仅限于实务层面。
此后,一些学者和传媒人开始了对新媒体发展的观察和探索。199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网络与数字传媒研究室主任闵大洪出版专著《传播科技纵横》。1999年,浙江报人孙坚华领导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新闻传播学专业学术网站《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网站,是当时中国最重要的新媒体研究阵地。闵大洪、孙坚华等也成为中国新媒体研究的先行者。谭天则预言道:“在新媒体的影响下,传播理论也将发生革命性变化,包括基础理论,甚至新闻的定义也有重新考虑的可能。”
2000年,新闻网站建设热潮也引发了网络传播研究热潮。2000年6月18—20日在上海举办全国新闻媒体网络传播研讨会,“近百家媒体网站负责人及相关人士,围绕媒体网站的自我成长、与商业网站的关系、网络新闻的采编规律、大型新闻网的运作、网络版权保护、网络新闻人才及媒体网站的技术等七大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之后,研究内容不断增加,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直到2004年,“10年来,网络传播学科所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展,包括网络传播法规、网络道德、网络传播对社会政治(包括电子政务)、经济(包括电子商务)的影响、网络传播中的知识产权、隐私权等各项权利的保护、网络传播与社会群体(如青少年、女性、边缘群体、弱势群体等)、网络传播与语言文字(符号)、网络传播与文学艺术、网站建设与经营、网络广告、网络新闻实务、网络媒体与传统大众传媒的关系、网络传播与全球化等。”
2003 年是中国网络媒体发展10周年,博客在中国兴起,成为一种大规模的群体现象,并掀起了一股新闻与传媒领域的研究热潮。方兴东等人的研究发现:“博客的出现集中体现了互联网时代媒界所体现的商业化垄断与非商业化自由、大众化传播与个性化 (分众化 ,小众化 )表达、单向传播与双向传播三个基本矛盾、方向和互动。”他进而认为:“新技术将不断为以博客为代表的个人出版助力 ,个人出版将更具破坏力与建设性。……除了博客社区本身的自律之外 ,更在于如何对博客为代表的个人出版进行有效的引导与管理。”与此同时,关于新媒体的研究,开始从群体的虚拟社区转向对博客等自媒体为代表的意见领袖的研究,研究开始向横向延伸(与不同学科相结合、从不同角度研究)和纵向深入(深入理论研究、从现象挖掘本质)。
2004年,彭兰的博士论文《花环与荆棘——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对中国网络媒体发展的第一个十年进行全面梳理和理论分析,尔后此文被评为百优博士论文并出版。2004年5月22对23日,由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和中国江苏网主办的首届“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在南京举行,此后每年以不同的主题在不同的大学举办,后改名为中国新媒体传播学年会,逐渐成为国内新媒体传播研究的重要学术会议。
2005年,与“新媒体”有关的文献数量首次破百篇,被引用大于等于5次的文献篇数破二十。此时,互联网进入Web2.0时代,我国新媒体发展也掀起了一个小高潮。但在当时,无论是互联网还是新媒体,在社会发展和学术研究中所占的比重还比较小,影响还不算大。但互联网研究还是无胜于新媒体研究,相比互联网论文每年数百上千篇,新媒体研究每年论文数要少得多,从每年几篇缓慢地增加到几十篇,2004年69篇,2005年增到116篇。这一时期,我国新媒体研究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主要研究工作还是观察、描述、整理和思考,处于新媒体研究的起步阶段。
尽管只是新媒体研究的起步阶段,但外部条件和基础工作正在开始形成。一方面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传播学为新媒体研究创造了良好的学术条件;另一方面,互联网信息基础建设,尤其是统计工作也为新媒体研究奠定了基础,如自1997年建立的以“为我国互联网络用户提供服务,促进我国互联网络健康、有序发展”为宗旨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每半年权威发布中国互联网统计信息,也为新媒体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二、探索:全方位推进(2006——2010)
2006年,录入CNKI的新媒体论文达520篇,比上一年增加了近五倍,此后每年不断增加,到2015年达到8879篇,新媒体研究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从下面两个图可以看出,2006年-2015年十年间,新媒体文献数增长与我国互联网用户发展是成正比的。但从图也可以看到随着互联网用户增幅减缓,文献数反而剧增,结合研究内容还可以将这一时期分为两个阶段,前五年新媒体研究是全面开花,后五年新媒体研究是向纵深发展。
先看2006——2010年这一阶段,新媒体研究首先在新闻学领域展开,中国人民大学成为研究的重镇。蔡雯率先把美国的“融合新闻”探索介绍进来并展开研究,喻国明从传媒经济学视角对新媒体展开了探讨,高钢、彭兰则从媒介融合的视角展开研究、匡文波集中研究手机媒体。
与此同时,传播学也开始对新媒体传播展开研究。陈先红提出了“新媒介即关系”的新观点,韦路和张明新讨论了互联网的知识鸿沟,谭天提出了新媒体生态下的传播裂变理论、黄升民提出了“三网融合”的新构想。2007年,杜骏飞的《1994年以来中国大陆网络传播领域的学术进展与趋势分析》,郑素侠的《2001~2006年内陆网络传播研究现状的实证分析》,都对网络传播研究发展进行了梳理。自2006年起,付玉辉都发表一篇网络传播或新媒体传播的年度研究综述。自2010年起,谭天等都对我国媒介融合发展进行年度分析。其他学者也从不同视角对不同时期的新媒体研究进行梳理。
无论是学界还是业界对互联网形成的新传播和悄然崛起的新媒体都迅速展开研究。从对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新媒体等新概念的界定和辨析,到WEB2.0、3G、微内容等新技术新形态的分析;从对全媒体、三网融合等新业务新业态的现实观照,到对关系、平台等热词的关注,再到对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前瞻性探讨。在这个阶段,我国新媒体研究群体已逐步形成并不断壮大,主要的学者有:彭兰、谭天、高钢、匡文波、闵大洪、熊澄宇、胡泳、方兴东、杜骏飞、陈力丹、喻国明、蔡雯、陈先红、石长顺、韦路、陆小华、付玉辉、黄升民、李良荣、崔保国等。
这一阶段,新媒体研究既有相对集中的领域,也有不断扩展的新视界。CNNIC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2.53亿,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当年,北京奥运助推我国网络媒体全面升级。面对迅速发展的新媒体,学者们纷纷把目光投向它对传媒业带来的急剧变化。崔保国、张晓群认为:“中国传媒产业的规模正在迅速扩张,传媒产业内部结构也在发生迅速变化。新媒体的快速成长是推动中国传媒产业变化的主要力量。”彭兰认为:“一个媒体的全媒体产品未必一定要完全通过自己的平台发布。与内容包装商、渠道提供商、平台提供商等共同完成产品的多种形式生产、多种渠道传播、多种平台‘贩卖’,可能是媒介融合带来的产业重组与流程再造的更深层含义。”黄升民则希望通过“三网融合”构建中国式“媒·信产业”新业态。
与此同时,学者们也在讨论新媒体的社会意义和网络社会,如彭兰认为:“WEB2.0所强调的,不是人与内容的关系,而是人与人的关系。它为个体提供了一种新的社会界面、社会纽带。”徐小立、秦志希发现:“‘信息知沟’正在威胁社会的和谐与均衡发展,政府应该更大地发挥其在信息产业均衡发展中的主导力量。”王秋菊、刘杰则揭示“网络传播在当代公民社会阶层变动中的作用以及社会各阶层对网络舆论传播的影响。”
更多的学者还是讨论互联网与新媒体带来的新问题,有从新闻学、舆论学视角研究的,朱颖、陈小彪讨论了网络环境下的新闻自由及其边界、李良荣、张源认为新老媒体结合将造就舆论新格局,陈力丹则讨论“人肉搜索”等问题。新媒体研究还扩展到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管理学等其他学科视角,既有文化批判,也有应用研究。杜骏飞谈到网络社会管理的困境与突破,胡泳分析了互联网上创造的公共领域,蔡骐、谢莹分析了受众视域中的网络恶搞文化,龚玲等分析了网络口碑对受众品牌态度的影响。但也有学者开始更为宏观视野的观照,高钢对互联网未来发展与社会变革进行了前瞻性研究,丁未则通过深入的个案研究探讨了新媒体斌权问题,彭兰从社区到社会网络拓展了互联网研究视野与方法。但整体而言,从每年剧增的论文中可以看到大量的研究还是低水平和重复性的,大多数论文还是新媒体实务方面。这一阶段的新媒体实务研究主要集中在不断出现的新媒体形态,如博客、手机媒体、数字电视和网络电视以及web2.0的传播形态,大多数文章还是现象分析和案例研究,大多还停留在经验性描述的层次,但研究层次也在逐步提升,研究问题也在逐渐深入。此时传播学及其他学科的进入也推动了新媒体研究,社会网络分析法等新的研究方法也引入到新媒体研究中。
2008年,网络媒体开始跻身主流媒体。2009年8月,门户网站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门户网站。微博随之蓬勃发展,不仅各种网络热词迅速走红网络,而且微博也逐渐显示出强大的传播力。2010年被称为媒介融合年,我国“三网融合”起步,如果说微博在改变传播形态,那么“三网融合”则在改变传媒业态。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发布了国内第一部全面关注中国新媒体发展状况的年度报告——新媒体蓝皮书,它不仅及时全面反映我国新媒体发展现状和趋势,而且较好的整合了国内十分零散的新媒体研究力量,从这个意义来看功莫大焉。同年,崔保国主编出版的《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团》(蓝皮书)也开始对新媒体研究积累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