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巨婴Michael王?收割同情的尬屏营销然并卵!

Michael王赶飞机迟到的故事,朋友圈原著民们都应该有所耳闻了吧。

这支H5的剧情很简单,Michael王原计划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往北京向客户提案,没想到,哼哧哼哧跑到机场后才发现,跑错了!

一边误机已成事实,另一边,在Boss张的夺命连环call下,又发现,电脑没电,发PPT受阻。要知道,这可是唯一的救命机会啊。

就在Michael王徘徊在失业的边缘时,剧情出现了转折,Boss张告知,提案改到了明天,Michael王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

长按二维码体验H5

H5一出,遂在朋友圈刷屏,正如H5末尾所预知的那样,不少职场人转发分享的原因,都是“此情此景似曾相识”、“这分明就是曾经的我嘛”、“熟悉的场景,熟悉的对白,熟悉的焦虑”…

抛开其他的不谈,极强的代入感,是这支H5开年刷屏的重要原因。出差谁都有过,晚起两小时、误机五分钟的焦虑,谁也不是没体会过。或许同行还能脑补出Michael王迟到的原因:迟到是因为晚睡,晚睡是因为熬夜改PPT,越改越焦虑,越改越崩溃,直到最后睡意全无。

而Michael王为了省钱,订的是最早的那班机票……

于是,H5被指向了一个更宏大的主题:人人都曾是Michael王,在快的窒息的时代,我们谁都有过力不从心的时刻。或者,换个更流行的说法:刷屏的不是Michael王,是我们心底潜藏的焦虑。他就像保温杯、像丧茶一样,是人们的情绪载体。

咳咳,小编只想说,歪歪到这里,咱还能不能聊点其他的了。比如,你不觉得这支H5所谓的洞察真的很尬吗?不说别的,就说以下两点:

谁弱谁有理的刷屏神逻辑

作为一支纯视频类的H5,整个作品(除结尾外)都是以Michael王的第一视角来呈现。这就让观众产生了一种代入感,仿若身临其境。

赶飞机、赶地铁、赶方案、赶稿子……谁还没被虐过五六七八十遍了,职场新人嘛,正常的。

不过,当结尾出现Michael王的真容时,突然惊觉的戳心。怎么看,都不像新人了,这种低级的错误还犯,这人得有多不靠谱。

怕误机,能不能提前两个小时起床;既然有随时改稿的需求,能不能备个充电宝;这么重要的提案,都不知道事先确定一下机场再出发么?难道没出过差吗?没提过案吗?

只能说,就职场层面,Michael王显然还停留在巨婴层面。而对于观众来说,与其说,刷屏刷的是职场人的焦虑,不如说,是对Michael王人在囧途的同情更多些。

换句话说,传播焦虑就高级,传播同情就低人一等么?都不是,焦虑易传播,是因为它激起了人们内心的恐惧,谁也害怕隐隐的不安变成既定现实,因而分享转发就像是排泄口,用第三方来映照自己。

而同情则有被消费的风险,由于每个人的逆商不同,诸如Michael王的经历,一部分人会深有同感,而另一部分则会为之不齿,将全部过失归因到主角个人。在这种心态下,再让这群人由此及彼,对品牌产生好感,就更不可能了。

正如毒鸡汤大神咪蒙所说,职场不相信眼泪,要哭回家哭去。一个Michael王换来一大波路人黑,是真得不偿失。

当然或许有人会说,有争议才是好营销,有争议和代入才火啊,那只能说明你不懂营销,你营销三观不正。

品牌毫无存在感,这波刷屏也就刷了Michael王而已

更为重要的是,归根结底,广告是为了卖货,而一个再出彩的H5的存在价值都是要为品牌和产品服务的,创意再好,如果把品牌的戏都抢完了,还是然并卵。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泰国的神转折广告好看吧,那么请问,除了剧情以外,你还能记起什么呢?或者,看了那么多泰国广告,你能说出几个泰国品牌。当你的情绪都被前面的剧情消耗殆尽的时候,其实好不容易出现的营销植入往往是被你有意无意屏蔽的。

显然,剧情如果不能和产品、品牌信息融合到一起,或者其本身无益于推进人们对品牌或产品的认知度、美誉度,还是不够好,是真的尬。

就像《Michael王赶飞机迟到了》这支H5,有90%的剧情都集中在Michael王在机场的各种紧张、焦虑,直到最后几秒,才突然转折到坐入神州专车的悠闲舒适。

先不说,前后剧情落差太大转折的有多生硬,光是这种很尬的逻辑就很难让人接受,Michael王的各种状况,显然不是堵车造成的,结尾突然转到神州专车身上难免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况且,和Michael王动辄职场小命难保的焦灼比起来,神州专车的存在感简直不值一提。

对此,这支H5的制作方氢互动表示,之所以做这支H5,是因为春节走心的品牌太多,想做不一样的泥石流。所以,借此为你提供一个安静的地方,让你在这里,可以放下全世界的焦虑。

只想对氢互动说:我们当真记住了Michael王!

然后呢,没有然后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