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还是“电视+”?
最近两年电视受到新媒体前所未有的冲击,收视和广告不断下滑,有人担心电视会像报纸那样出现“断崖式”下滑。因此,电视转型的愿望和需求日显迫切。然而,怎么转?最大的难题在于媒体融合和电视转型的路径选择上,是选择“互联网+”还是“电视+”?成了中国电视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其实“电视+”不是今天才有,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电视市场化产业化的进程,多元化的产业经营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如电视购物、影视城等。但相比当时收入丰厚、操作简单的电视广告来说,这些经营项目不过是小儿科,不被重视。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崛起,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电视台不仅办起视频网站、手机电视,“电视+电信”的产物IPTV 也发展起来了。然而,电视作为内容产业的商业模式并没有太大改变,主营业务还是节目制作和播出,还是采用以节目置换广告的经营模式。尽管有了多种经营,但在传统媒体思维主导下,始终是小打小闹,形成不了大气候。诚然,我国电视产业化的提升空间还很大,“电视+”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总体而言,改革开放后这三、四十年里,依靠政策支持和资源垄断,电视台作为传统主流媒体的日子还是过得很滋润的,电视作为进入千家万户的家庭媒体牢牢占据第一媒体的位置。即使有了互联网,电视人也不以为然,坚信传统电视的视听传播地位不可撼动。为了应对新媒体的挑战,近年来电视界提出“电视+”的理念,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行业思维:立足电视,拓展外延,以我为主,谋求发展。潜意识里就是不想被互联网吃掉,维护自己的独立性。然而,2014 年互联网广告首次超过了电视广告,2015 年电视台的广告收入进一步下滑,有的地方台广告下降还十分厉害。这到底是怎么了?是电视自身出了问题?还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
重新认识互联网。不是我不明白,而是世界变化太快。自我感觉良好的电视人一直把它的竞争对手互联网视为一种新技术或一个新渠道,其实互联网不仅仅如此。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电视在传播技术、视听效果、用户体验等方面的优势已不明显,而网络视频的内容丰富大大抵消了高清电视带来的技术优势。而更为可怕的是新一代互联网的出现,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加入,互联网技术背后的商业逻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技术,也不仅仅是新的传播渠道,而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发展思维。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兴媒体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而是基于互联网的媒介平台。BAT 崛起的商业帝国攻城略地,网络视频异军突起。为什么网络视频发展迅猛?为什么视频网站不差钱?因为它们背后有强大的媒介平台,媒介平台能够聚合更多的社会资源,传统媒体根本难以匹敌。这是一个“平台为王”的时代。
最近两年,网络视频在TV 端、PC 端和移动端全面出击,传统电视步步为营,艰难狙击。虽有广电总局的保驾护航,干掉了一个个盒子,稳住了融合竞争的制高点,然而没有任何一个行业光靠保护会有很大发展。在“用户至上”的今天,在什么时候看电视(视频),在什么地方看,用什么方式看,是由用户来决定的。面对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电视,我们不禁思忖,“电视+”还能走多远?
“互联网+”的世界。笔者曾应《人民论坛》的邀约,撰文介绍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互联网思维是什么?它不限于互联网行业,而是由互联网发展所带来的思维革命,笔者把它概括为三大要义:颠覆性创新、开放中博弈,合作中共赢。这些思维方式对于互联网是与生俱来的,但在电视业却难以舒展。囿于传统电视的体制和机制,“电视+”的开放性和聚合性要比“互联网+”差很多。UGC、移动社交、自媒体的出现,让互联网拥有更加广泛的节目资源、用户资源和发展空间。
“互联网+”的世界有多大?那要看它的本质是什么?“互联网+”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供需重构。过去我们看电视就是欣赏节目,现在看电视还可以抢红包,满足了观众新的需求。在“互联网+电视”的融合场景中,电视观众变成了手机用户。过去我们通过节目来经营观众,先有产品再有观众;现在我们通过经营粉丝来生产节目,先有用户再有节目。粉丝文化、社群经济、二次元、移动社交重构了“电视———用户”的供需关系,“羊毛出在狗身上让猪来埋单”的思路盘活了产业,创造了新的商业价值。在“互联网+”的视阈中,电视不仅可以看,还可以玩还可以用,未来电视将成为一个多维空间。
或许有人认为“互联网+”会让电视“丧权辱国”,丢失原有的阵地。但是反过来想一想,如果这一阵地已成了“不毛之地”,守住又有什么用?况且能否守住还是一个问题。或许有人认为传统电视缺少互联网基因,“互联网+”存在先天不足。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但笔者相信通过后天努力是可以改变的。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电视,用“互联网+”推动媒体转型,是电视媒体实现突围的正确方向。
不少电视人把“互联网+”理解为“+互联网”,以为只要一上网就会化腐朽为神奇,其实这是一个误区。简单地把节目搬上互联网并不就是“互联网+”。同时,我们也要避免另一个误区,把“互联网+”视为只是进入一个虚拟空间。“互联网+”不是空中楼阁,它一定要接地气,一定加上传统产业才能形成从线上到线下的商业闭环。因此,媒体融合和电视转型的理想模式一定是“互联网+电视”,两者不可缺一。媒介融合的本质是产业融合,对于电视业,“互联网+电视”才是真正的融合。电视的社会资本和互联网的传播优势结合起来才能玩得转,走得远。那么,谁来主导呢?是“互联网+电视”,还是“电视+互联网”?笔者认为应该是“互联网+电视”,“互联网不仅仅是一个媒介,更深刻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一种重新构造世界的结构性力量。”①在今天,互联网不仅是技术手段还是基础设施,互联网不仅是一个产业还是一种新思维、一种新文化。我们一定要用先进文化和创新思维来促进中国电视的网络涅槃。
《声屏世界》2016/2 原文:《转型路向:互联网+电视》
最近许多人提出关于网络直播等问题,不能一一作答,诸位可以来微信中扫码“分答”,向谭天提问,还可以偷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