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的太平古街
河源是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这里,有波澜壮阔的万绿湖,有风光旖旎的桂山风景区,有融合东西方建筑风格的巴伐利亚庄园,还有美丽的太平古街。这条商业老街虽历经数百年沧桑,但风情依旧,它见证了河源的历史变迁。
太平古街位于河源老城,建于清朝,盛于民国,临近新丰江畔,采用民国时期岭南流行的'上楼下廊'式的骑楼结构,行走其间,颇似行走在广州的一德路、北京路一带。如今,这条太平古街,就像海口的骑楼老街、汕头的小公园街区、潮州的牌坊街、温州的五马街一样,都会使尽招数,让这些瑰宝除尘去污,修旧如旧,穿衣戴帽,重现出勃勃生机和迷人光彩。
来到太平街,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扇大门,大门上面写着'太平古街'四个大字,四个大字的下面还有四个红灯笼,非常漂亮。走进太平街,鳄湖青曲、鼓楼春霁、桂岫晴岚、燕石长亭、梧峰夕照、龙津晚渡、龟峰宝塔、逍遥幽壑这槎城八景的古屏风迎面扑来。沿街古色古香的建筑物,是颇具特色的客家木骑楼,局部渗入西方建筑风格,分散在古街各处的杂货铺依旧保持了旧日模样,不少老字号的店名还依稀可见,显得别具一格。
在这条沉淀了近百年历史的古街上,鼎盛时期,有300多家商铺进驻其中,经营范围涵盖了药材、布匹、陶瓷、饮食、日用百货等各行各业。无数的商品在这里流通,无数的故事在这里流传,它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河源人成长,承载了几代河源人的记忆。
太平街在乾隆年间称之为'中廊市', 主要由横街、酒饼巷、上街、正街交叉形成,原长700多米,由南北至东西和西北至东南走向,呈两个十字形,因此也叫十字街。20世纪初,骑楼建筑从南欧、地中海一带传至广州,继而迅速风靡到岭南地区。1931年,太平街采用临街'上楼下廊'的骑楼结构,人车分道,商住融合,拓宽当时的太平路路面,并将原麻石条铺成的路面改铺为水泥路。早年商业兴旺,整条街呈现出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故称为太平街。太平街里的许多老店铺,古老得像流传几代的古董,是民国老河源城繁华商业的最后象征和记忆。当时,太平街周边的店铺达到了二三百间,并带到动了附近沙边街、化龙街、中山路一带的商业繁荣。不少家住太平街的,都有一个商号。比较著名的老商铺,有童氏'齐兴昌'、邝氏'天成号'、缪氏'中山旅馆'、义合隆、怡隆栈等;比较有名的建筑,还有谢氏'宝树堂'、张氏'百忍堂'等。
太平街东接中山路,西交化龙路街道,两边接通若干小巷。这些很旧的小巷,又窄又长,上面长满了细细的青苔,一派斑驳和古旧之感。每天清晨,伴随着木门开启的吱吱声,巷子里踱步的踏踏声,巷口的吆喝声,人们开始三三两两在大街上出现了。有挑着扁担卖青菜的大婶,有打着呵欠推开栓式店铺大门的大叔,有背着书包从骑楼上蹦下来赶着去上学的孩童……伴随着猪脚粉的香味,街上开始热闹起来,杂货店的老板娘准确地将摊位挪出占街面多一点点的位置;写对联的老伯扶扶厚重的老花眼镜,放下毛笔,抬头望一眼脚步杂乱的街市;瓷器老板用鸡毛扫小心翼翼地掸了掸铺前的锅碗瓢盘……这些市井之声交织在太平街里,满满是生活气息,很是鲜活。
太平街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地位,使得几乎每一位老河源人都与其有莫大关联。从布匹棉襟、五金交电、瓷器药材,到时令鲜蔬、酱料咸杂,及至油烛冥镪、对联寿衣……街上的商铺保留着最质朴的元素,木制的招牌、手写的大字,部分商铺保存了港商的元素。每逢过年,大红灯笼高高挂,人头攒动。街上挂的是年味儿,大爷写出来的是年味儿,小孩抬头看的气球是年味儿,大婶手推车上卖的是年味儿,男男女女提着的也是年味儿……和后来拔地而起的楼房,闪烁的霓虹灯火不一样,它古色古香,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诗。1956年,新成立的人民政府对太平路进行改造,道路两边极俱南洋风格的外廊式骑楼保持不变。去年,这条古街进行了再一次改造,保留了客家木骑楼的风格,修旧如旧,更名太平古街。
现今的太平街,按'修旧如旧、一店一景'的原则重新修茸一翻,在有效保护客家古风建筑历史遗产的基础上,巧妙地兼备了古典与流行,怀旧与时尚,传统民俗与现代情调两种生活态度,提升了河源的古典气质。改造后的太平古街热闹依旧,风韵不减,成为集文化、商业、旅游、休闲、餐饮为一体的特色古街。
太平街的样子变了,但它给人们带来的美好记忆不会被抹去。这条久浸时光的老街,传承着城市的文脉,积淀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是河源的一块瑰宝。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