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批世界遗产到底是哪天列入的?

每到夏天,都会陆续有遗产地庆祝列入《世界遗产名录》XX周年。比如我们记忆特别深刻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大运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都是6月22日;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是7月15日,当天还在大会举办地伊斯坦布尔发生了未遂军事政变,让人想不记住也不可能。

因此,这一个个日期,也成为了遗产价值和故事不可分割的一个数字。

但是,我一直的一个疑惑是,我们首批6项世界遗产地的纪念日,始终语焉不详。每当查阅新闻报道或是回顾性文章,大多数信息都只精确到1987年12月(当年还是在每年冬天开会,后来改到的夏天),很少有能够明确到哪一天的。

也有少许回顾材料会写明是当年的12月11日。不过,这个12月11日,真的准确吗?

我先是问了几位熟悉长城遗产的同事和朋友,没有人能够给出确切的答案。于是,我先是查阅了一下当时的《文物报》,和今天第一时间报到申遗结果不同,1987年12月的文物报,并没有任何文章提到这6项遗产申报的消息,看来当时申遗成功不是什么重大消息,大家也不关注。

我又到世界遗产中心官网,翻阅1987年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的档案,发现当年的会议召开日期是12月7日-11日。除此之外,对于哪天讨论哪个议题,并没有在会议档案里体现。经过搜索后发现,实际上, UNESCO给各遗产地颁发证书上写明的日期,就是12月11日。这是官方认证其成为世界遗产的正式日期,肯定没错。

长城的世界遗产证书,写的是1987年12月11日

所以,问题解决了?当然没有!

我的另一个疑惑产生了: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每一届世界遗产大会所认定的世界遗产,其官方列入日期,应该是大会最后通过大会决议那一天,而不是中途审议“敲锤通过”的那一天。如果按照这个逻辑,丝绸之路、大运河、哈尼梯田……它们的“成功日期”,肯定不是6月22日,而是当年大会闭幕式的日期,哈尼是6月27日,丝路和大运河都是6月25日。

再比如良渚古城遗址,去年申遗成功日期是7月6日,但在最后的证书上写的是7月10日,即大会结束的日期。

良渚的证书写的7月10日,但大家普遍按照7月6日来纪念

但我觉得,大家显然更想记住的,应该是第一个日子。

其实,这种习惯认知的某个纪念日和官方认定的纪念日的差异,在很多领域都有。最典型的是美国总统选举。我们知道,2008年11月4日,奥巴马击败麦凯恩,当选为第一个非裔美国总统。但是如果我们说奥巴马成为美国总统,按照我所理解的所谓“正式时刻”,应该是2009年1月20日他就职那一刻。虽然两个时刻都很重要,但显然人们更加铭记11月4日。

而世界遗产评定也是如此。在已经委员会讨论通过之后,不可能有任何一项遗产在最终决议中被“反水”。因此,如果说是某项遗产成为世界遗产的“官方日期”,是当年会议决议通过那一天计算,原则上是没有错的。但是,如果说某项遗产“申遗成功”纪念日,那么我觉得还是按照人们习惯使用的“敲锤”一刻,更符合事实。

不过,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就不能说中国首批世界遗产成功申遗的日期是12月11日了。因为,肯定有另外介于12月7日-11日中间的某一天,是它们通过委员会的认可的日期,是那个属于人们心理习惯认同的“申遗成功”那一天。

这是哪一天呢?

如果说国内文件都没有提到过,我想到了国外的文件。在同一年与长城等遗产地共同列入名录的,还有英国的哈德良长城,按照当时外国人对世界遗产的关注程度和报道力度,可能他们的报道中会有蛛丝马迹。于是我找到一篇报道,是这么写的:Thirty years ago to the day (7th December 1987), two ancient fortifications gained global recognition in the UNESCO headquarters in Paris. 这里的两个古代防御设施,指的是哈德良长城和中国长城。那么,这篇文章所写的12月7日靠谱吗?

我觉得不太靠谱,因为如果按照我们今天的大会节奏,不可能在开幕式这一天就审议申报项目。而且这篇文章的背景是哈德良长城在某年的12月7日举行纪念活动,当然要强调7日这个节点。

为此,我专门讨教了世界遗产中心亚太部的景峰主任。非常感谢景主任在百忙之中帮我搜索了当年的会议材料,这份会议材料也没有明确列出每一天的日程。根据他核实的会议信息,当年是12月7日召开的开幕式、会议选举和秘书处报告。从第二天12月8日开始审议预备清单(议题6)和遗产提名(议题7)。同时,在会议报告中记录,12月9日讨论了议题9国际资金援助问题。

因此,所有提名的61个项目(最终通过了41项,中国通过了6项,但大熊猫保护地没有通过)肯定是在12月8日-9日之间讨论的。按照当年项目讨论的顺序——字母排名推算,排在澳大利亚、玻利维亚、巴西之后的第四个国家就是中国,……因此,中国的项目肯定是在12月8日就审议通过了。

有人问时差问题有考虑吗。巴黎时间和北京时间相差6个小时,因此只要是在当天晚上18点之前(北京时间第二天零点)通过的审议,北京时间肯定都还是12月8日。而且世界遗产大会是不会开夜场的,所以时差应该不是问题。

如此一来,困惑我很久的一个问题算是得到了解决:

中国首批6项世界遗产——泰山、长城、明清皇宫、莫高窟、秦始皇陵兵马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在1987年12月8日,成功申报世界遗产!

这个决定,在12月11日大会结束前,会议报告通过之时,由世界遗产委员会最终确认。

从产生这个问题,到最终解决问题,我花了两三天的时间,期间还动用各种搜索手段,并叨扰了景峰主任。最终得到了答案,还是令人欣慰的。这虽然是个看似不起眼的问题,但毕竟算是澄清了中国世界遗产事业中的一个关键时间点,而且还发现了两套“申遗成功时间”之间的差异,及其背后所展现出来的世界遗产申报机制的微妙之处。

这是一篇很无聊的考证文,但写完之后,觉得还是很有意思的。

1987年12月8日,让我们记住这个纪念日吧。

(0)

相关推荐

  • 福州世界遗产大会十大看点(上篇)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于7月16日至31日召开,7月16日在福州举行开幕式后,会议将转至线上,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历史上首次以在线形式审议世界遗产议题.   本届大会是一次加长版的会议,将审议2020 ...

  • 福州世界遗产大会十大看点(下篇/番外篇)

    上篇请戳福州世界遗产大会十大看点(上篇),本文为下篇及番外篇.   ⑥ 世遗大国TOP10变化大 中国退回第二   今年大会比较特殊,相当于把两届合并到一届办,因此不少国家的申遗项目较多,此前介绍过德 ...

  • 寻一条有韧性的世界遗产保护之路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柳森 日期:2021-09-19 玉河水潺潺流入丽江古城. (1/5) ■本报记者 柳 森 1987年12月11日,在第11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中国的故宫.周 ...

  • 贵州世界遗产:保护与发展和谐并进

    来源:贵州日报2021-07-16 09:22 X 贵州是全国世界自然遗产数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从2007年到2018年,11年时间,贵州荔波喀斯特.赤水丹霞.施秉喀斯特.梵净山相继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 ...

  • 摄影:万里长城(中国的世界遗产)

    摄影师:潘长宏 2021年4月27日

  • 一册邮票带你看遍中国的世界遗产,老收藏家抢着入手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现在听起来显得过时的流行语却是一种永不过时的心声,或许很多人都列出了长长的名单,想要走遍世界. 我们时常看到一些推荐:一生一定要去的50个最美的地方 ...

  • 看遍中国的世界遗产

    看遍中国的世界遗产 苏杭日记 A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遗产"全在这 逛逛大好河山,瞅瞅灿烂文化 记忆 时间 爱情 亲情 友情 感知 人生 人生 ...

  • 【转发收藏!#中国#的世界遗产 】目前中...

    [转发收藏!#中国#的世界遗产 ]目前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5处,居世界第一,其中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文化遗产37项.世界自然遗产14项.你去过多少个?转发收藏全名单,挨个去打卡吧! ...

  • 中国的世界遗产,罕见且无法替代的财富

    今天,2021年6月12日 不仅仅是端午假期的第一天 也是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即中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中国拥有种类齐全的世界遗产 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数量居全球首位 中国也是拥 ...

  • 中国的世界遗产1(上合世遗)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1987)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主城西南约50千米处.目前,遗址的科学考察工作仍在进行中.在该遗址发现的北京猿人大约生活在中更新世时代.同时发现的还有各种各样的生活物品,以及可以 ...

  • 中国的世界遗产---红河哈尼梯田

    历史发展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元阳哈尼族梯田从封闭的哀牢山走向了全国和世界.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游客纷至沓来. 在1993年的第一次国际哈尼族文化研讨会期间,中国.荷兰.日本.美国.英国.泰国等10多个国 ...

  • 中国的世界遗产55个,山东占了三个,除泰山、三孔外还有谁?

    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设置了<世界遗产名录>,由于进入名录的景点不仅将成为世界级的名胜,还能够接受"世界遗产 ...

  • 中国的世界遗产图鉴【2020版】

    中国,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 截至2020年,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5项. 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2项, 世界自然遗产14项, 世界自然与文化双 ...